京東再探下沉市場:京喜自營5個月內連推兩個百億計劃,欲新增1.5億用戶

時代財經
昨天

  近日,京東(JD.US、09618.HK)京喜自營宣佈正式啓動“廠貨百補”計劃,每年再投入100億,用於用戶體驗、物流服務升級及工廠效率提升。這是自2024年11月京喜自營發佈啓動“白牌國貨工廠百億扶持計劃”後,又一個百億計劃。

  兩個百億計劃的背後,是京東再一次試圖用白牌商品撬動下沉市場的決心。

  京東京喜自營負責人祁婷指出,2025年,京喜自營要打造1000個百萬單民生爆品、10000個十萬單民生爆品,深挖下沉市場,爲京東一年獲取1.5億新用戶。

  在補貼力度上,此次 “廠貨百補”計劃補貼不僅涵蓋了站外付費流量、站內廣告投放、優惠券補貼等營銷資源,還納入了物流補貼,以減輕工廠的運營成本。京東方面表示,京東物流將爲京喜自營的商品提供送貨上門服務,工廠無需承擔任何物流費用。同時,京喜自營還將依託京東出口轉內銷2000億計劃,扶持10萬個外貿工廠成功轉內銷。

  近年來,京東的下沉市場業務經歷過多次調整。

  最初,京東京喜是2019年時京東爲對標拼多多,推出的主打下沉市場的一款明星產品,曾一度佔據京東在微信的一級入口,爲京東帶來大量的用戶增長。

  2020年,隨着社區團購大火,京東整合了旗下社區團購業務,成立了京喜拼拼。當年年底,京東組建了“京喜事業羣”,將隸屬於不同事業羣面對下沉市場的業務合併,包括社交電商京喜APP、社區團購業務京喜拼拼、快遞業務京喜達、以及B2B業務京喜通等。

  但進入2022年,京東京喜開啓了一輪優化調整,“京喜事業羣”被拆散重組,旗下子業務併入京東零售體系。

  直到2024年5月,京東京喜重新調整面世,改名爲“京喜自營”,主打全託管模式,再次殺入下沉市場。

  如今在短短5個月內,京東京喜連續推出兩個百億計劃,又在下一盤怎樣的棋?

  在4月25日的產業帶發展大會現場,京喜營銷負責人羅佳在接受時代財經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從整個京東零售板塊來看,京東自營的部分其實已經做的很強勢了,能給用戶帶來很好的體驗;但是用戶對於低客單價的商品仍有需求。

  在京喜自營的戰略規劃上,羅佳表示,去年第一階段,京喜自營目標是快速獲取新用戶,成績可喜。所以今年,除了拉新外,提升復購率和用戶留存是重點任務。通過不斷提升商品豐富度,進一步滿足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迅速打開市場。“底線就是商品好,商品好,復購就會好,這是一個多方共贏的局面。”羅佳說。

  據京東方面的數據,2024年京東11.11京喜自營單日訂單量突破1000萬,今年規模較上年更是大增5倍,迄今合作商家超百萬,覆蓋全國244個產業帶,服務2.6億消費者。

  至於京喜自營是否會與京東自營產生競爭,羅佳認爲,二者存在模糊地帶,但不等於存在競爭,更多的是一種交融。而內部爲了減少內耗,也會有一個區分,“京東自營是做品牌和高客單價商品,目的是保證用戶的良好體驗;我們(京喜自營)更多做低單價的商品,會更傾向於給工廠提供服務,而不是品牌。二者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道分水嶺,也同時豐富了京東整個用戶的需求。”

  目前,時代財經在京東App首頁搜索“京喜自營官方店”,進入後瀏覽發現,該店鋪所銷售的商品價格大部分在10元以下,也有些產品如雙肩包、充電寶等價格在幾十元不等。所售產品幾乎全場一件包郵,不論商品的單價是多少。

  據瞭解,京喜自營全託管模式的核心在於其高效、低成本的運營模式。憑藉京東的供應鏈體系,商家只需專注生產與品質把控,其餘的運營、客服、營銷、物流以及售前售後服務等環節均由平臺接管。京喜自營爲商家提供全鏈路數字化賦能等一攬子解決方案。

  在“極致性價比”的背後,利潤空間來自供應鏈端的管控。“採銷人員會從商品成本開始做拆解,和商家一起想辦法科學合理節約成本。”羅佳認爲,這也是京喜自營對比於其他電商平臺的優勢所在。

  近兩年,用白牌商品爭奪低線市場的戰局再起波瀾。

  與品牌商品相比,“白牌”通常指的是由產業鏈上游的生產商或渠道商直接供應的品牌,以高性價比著稱。與品牌商家相比,平臺能在與白牌商家的博弈中,獲得更高的話語權。因此,白牌也左右着電商競爭格局。

  諮詢機構MSC的數據顯示,2024年,下沉市場的消費規模已超過17萬億元,佔全國消費總規模的近60%。諮詢公司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中國超過66%的個人消費增長將來自下沉市場,特別是縣城。

  不僅僅是京東盯上了下沉市場的巨大潛力。淘寶、拼多多抖音也採取了一系列扶持產業帶商家的措施。淘寶2024年下半年相繼推出“淘寶新產地” “淘寶星產地”等營銷產品,扶持產業帶的白牌商家;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臺也紛紛推出“百產計劃”、產業帶計劃等,招募產業帶商家入駐,並藉助直播電商等形式將白牌商品滲透進偏遠村鎮。

  2025年,電商巨頭在下沉市場或還有一戰。

(文章來源:時代財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