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源媒匯 陳不白
問鼎國內最賺錢的消費金融公司,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螞蟻消金”)揚眉吐氣,旗下的兩大王牌——花唄、借唄也再次嶄露頭角。
4月22日,螞蟻消金髮布2024年年度報告。2024年螞蟻消金實現營業收入152.13億元、淨利潤30.5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6.30%、1907.23%。淨利潤直接翻了19倍多,不僅讓同行們看傻了眼,也驚呆了4億多花唄、借唄用戶。
螞蟻消金2024年的業績看似“遙遙領先”,但若與花唄、借唄原先的運作公司相比,還是遜色不少。
淨利潤較巔峯期下降近40%
公開信息顯示,螞蟻消金成立於2021年6月,持有消費金融牌照,經營花唄、借唄兩大品牌,主營發放個人消費貸款業務。
雖然2024年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但是覆盤過往4年發展歷程會發現,螞蟻消金過得並不輕鬆。
在創立之初的前兩年,螞蟻消金一直對業績諱莫如深。
在官網上,螞蟻消金並未上架2021年業績報告。雖然發佈了2022年業績報告,但也僅僅披露了總資產、總負債、淨利潤,連最基本的營業收入都沒有公佈。可見前期螞蟻消金的經營壓力不小。
螞蟻集團成立螞蟻消金,主要是爲了承接完成品牌隔離整改的現象級消費信貸產品花唄和借唄。在螞蟻消金接手花唄、借唄之前,花唄的公司主體爲重慶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借唄的主體爲重慶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雖然螞蟻消金沒有公開起步時候的業績,但是對比接手前的兩家公司業績情況,螞蟻消金運營花唄、借唄的表現並不出色。
源媒匯根據天眼查披露的數據進行加總,覆盤了2016-2024年花唄、借唄背後主體公司的業績情況。
在螞蟻消金接手之後,花唄、借唄的資產規模一直是在大幅增長的,相關指標也披露得比較完整。在營收方面,花唄加借唄一直到2024年才逐漸恢復元氣,超越6年前——2018年的峯值141.56億元,但也僅超出10.5億元;而在淨利潤方面,雖然2024年花唄加借唄(螞蟻消金主要業務)淨利潤達到30.51億元,較上年翻了19倍,但是相比4年前,2020年的峯值50.78億元,少了約20億元,足足下降了近40%。
注:數據來源於天眼查,2016年至2020年相關數據爲重慶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已改名)、重慶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已註銷)合併之後的數據,單位(億元)。
對於爲何螞蟻消金接手花唄、借唄之後,業績大幅落後於此前兩家小貸公司運營時的表現,源媒匯致函螞蟻消金,截至發稿前並未獲得回覆。
徒有其表的資產規模
從行業角度看,此前消費金融的“榜一”位置,一直由招商銀行旗下的招聯消金把持。雖說螞蟻消金在2024年業績超越招聯消金,但也只是在部分指標上領先。
具體來看,在營收方面,2024年招聯消金、螞蟻消金的營收分別爲173.18億元、152.13億元,二者之間還存在21.05億元的差距。而這還是建立在招聯消金營收同比減少11.65%的基礎上;在淨利潤上,2024年螞蟻消金的淨利潤暴漲1907.23%達到30.51億元,但也只是比招聯消金的30.16億元多了0.35億元。要知道,2024年招聯消金的淨利潤可是下降了16.22%。
螞蟻消金、招聯消金和馬上消金,這三家業績最好的消金公司,走的都是互聯網模式。其中,螞蟻消金主打支付寶平臺上的花唄、借唄,兩大產品最高額度均爲20萬元。截至2023年年末,螞蟻消金已經與61家金融機構聯營合作,以“聯合貸”形式向用戶放款。
招聯金融也有兩大“殺器”——好期貸、信用付,分別依託招聯消費金融APP、招聯金融自有電商平臺以及合作商戶消費場景。
馬上消費則主打安逸花,平均貸款額度僅爲2000-3000元,通過旗下APP、小程序、公衆號、服務號等自主獲客渠道以及百度、京東等第三方平臺獲客。
但是在資產規模方面,螞蟻消金一騎絕塵。截至2024年年末,螞蟻消金的總資產達到3137.51億元,遙遙領先招聯消金的1637.51億元和馬上消金的655.6億元。
這並非是因爲螞蟻消金的業績好、積累出來的,而是其固有的業務模式造成的。
有別於其他消費金融產品,花唄是一款類信用卡產品,可以爲用戶提供最長41天免息期。這些免息使用花唄的信貸資產,也被算入了螞蟻消金的總資產。根據相關ESG報告,2023年大約75%的消費者使用花唄未支付過利息費用。另據螞蟻消金在其ESG報告中披露的數據,截至2024年末,花唄的用戶規模爲4億左右。
基於上述原因,雖然螞蟻消金的資產規模大幅超過招聯消金和馬上消金,但是在營收、淨利潤方面並未與二者拉開實質性的差距。
“王炸”組合未見效果
作爲螞蟻集團的“嫡系”,螞蟻消金的這張消費金融牌照得來並不輕鬆。
從2018年開始,螞蟻集團就開始着手申請消費金融牌照。歷經兩年時間,2020年9月14日,螞蟻集團獲得彼時的銀保監會批覆,在重慶籌建“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即螞蟻消金;2021年6月4日,螞蟻消金正式成立並開業。
爲了發展好螞蟻消金,螞蟻集團也是精挑細選,將得力干將,網商銀行原行長黃浩調過來主持大局。自1996年9月開始,黃浩曾在中國建設銀行供職多年,歷任建行總行計劃財務部副總經理、電子銀行部總經理、網絡金融部總經理等職。2015年12月,黃浩加入螞蟻集團,先後擔任螞蟻集團副總裁、螞蟻消金董事長等職。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期間,黃浩曾擔任網商銀行行長、執行董事。
對於小微業務,黃浩曾有一段金句廣爲流傳:“傳統銀行服務得比較好的大中型企業螞蟻不碰,金額在200萬以上的貸款不碰,這被螞蟻作爲一項紀律來執行。”可見,黃浩在小微業務方面還是相當有見地的。
手握花唄、借唄兩張王牌,加配專家型董事長,螞蟻消金的“王炸”組合卻沒有打出“王炸”效果。雖然2024年螞蟻消金的淨利潤翻了19倍,並且力壓招聯消金成爲國內最賺錢的消金公司,但2022年、2023年螞蟻消金的淨利潤分別只有區區8.41元、1.52億元,實在是“羞於見人”。
扛過兩年業績“沉默期”,2023年7月黃浩卸任,金曉龍出任螞蟻消金第二任董事長。值得注意的是,金曉龍還是現任網商銀行董事長。在“雙料董事長”金曉龍手上,螞蟻消金完成全面承接花唄、借唄業務,並結束品牌隔離,徹底轉型爲持牌消費金融主體。
在黃浩、金曉龍的接力掌舵下,螞蟻消金的資產增長看起來相當快,從2022年至2024年,一年升一個千億臺階,但是並非全部由業績增長推動。在產品模式之外,還有股東方的助力。
僅在2023年,螞蟻消金的註冊資本就進行了兩輪增資。2022年末、2023年末螞蟻消金的註冊資本分別爲80億元、230億元,相當於一年時間註冊資本就翻了近2倍。
資產快速擴容,不良資產也在激增。雖然螞蟻消金沒有公佈具體不良數據,僅看其掛在銀登網上待轉讓的不良資產,就能知道其出清不良資產有多急迫。螞蟻消金2025年第1期個人不良貸款轉讓公告顯示,單期資產包金額(未償本息總額口徑)5.81億元,公開競價起始價爲5020萬元,僅爲債權金額的8.6%,不到一折。
在業務合規方面,螞蟻消金也面臨不小的壓力。2025年3月28日,螞蟻消金因公司治理不完善、風控獨立性不足、貸後管理不到位、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等違規事實被處以罰款140萬元。此外,花唄、借唄投訴量高企,截至2025年4月25日,在第三方平臺黑貓投訴上,僅借唄的投訴量就超過12萬條。
業績高光之下,螞蟻消金還是得查漏補缺,紮實做好基本盤。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