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最後一個交易日落下帷幕,從A股主要寬基指數表現來看,除了wind微盤股指數,其餘寬基指數全數收綠,偏愛成長風格的指數跌幅較小,科創50、科創綜指、科創100在4月分別跌1%、1.18%、1.35%。滬深300、中證A50、中證A500在4月均跌3%。創業板50、創業板指表現最差,4月分別跌7.4%和8.4%。
港股4月也是震盪回調,恒指、恒生科技指數截至4月29日分別跌4.8%和6.95%。
格隆匯2025年“全球視野,下注中國”十大核心ETF最新月度表現出爐,4月下跌2.57%。
其中港股創新藥ETF本月領漲,4月累計上漲1.41%,今年累計上漲28.69%。消費ETF在4月上漲0.62%,A500ETF基金(512050)本週小幅下跌0.11%,4月下跌3.48%。
1.A500ETF基金(512050)本週小幅下跌0.11%
A500ETF基金(512050)本週小幅下跌0.11%,4月下跌3.48%。
A500指數,作爲新“國九條”後首只核心寬基指數的定位,疊加“促消費”“科技自立自強”等政策支持,推動新經濟企業加速發展,以及ESG篩選標準(A級以上佔比53%)和互聯互通機制,有望吸引外資和內資。
A500指數覆蓋全部35箇中證二級行業、91箇中證三級行業,樣本行業分佈與全市場高度契合,一級行業覆蓋度達100%。相較於傳統寬基指數(如滬深300),其顯著降低金融板塊權重,超配工業、信息技術、醫藥衛生等新興產業,更貼閤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方向。
指數聚焦半導體、新能源、人工智能、通信設備等新經濟領域,樣本股中266只爲滬深300未覆蓋的細分行業龍頭,權重佔比近20%。
當前政府政策逐漸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從行業分佈來看,A500指數行業分佈相較於滬深300指數超配電子、電力設備、醫藥生物、國防軍工等領域,更加聚焦新質生產力行業。
同時,當前美國加關稅政策加劇全球產業鏈重構壓力,客觀上強化國內自主可控產業的戰略優先級,當前A500指數中自主可控概念成分股佔比28.32%,高於中證全指的15.44%。
A500指數當前處於估值低位,配置性價比相對較高,目前指數PETTM爲14.2倍,處於近十年46.58%歷史分位,疊加盈利改善預期,具備戴維斯雙擊潛力。
A500ETF基金(512050)是交投最活躍的A500ETF,今年日均成交額爲39.51億元,位居同類標的第一,今年規模增長8330.2萬,最新規模高達162.3億元,位居同類產品前列。
2.港股創新藥ETF 4月表現最佳
港股創新藥ETF是4月表現最佳的ETF,4月累計漲1.41%,年內漲幅擴大至28.69%。
港股創新藥板塊的持續強勢與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有關。醫保局明確“真金白銀”支持創新藥,加快審批與支付覆蓋。
近日七部門印發《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案(2025—2030年)》,提出通過數智技術賦能醫藥工業,推動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AI可以加速藥物研發(如DeepSeek模型應用)、ADC/雙抗等前沿領域商業化落地。
此外,醫保支付環境優化,多地推進創新藥械多渠道支付覆蓋,如丙類目錄的推出進一步改善創新藥支付體系。
創新藥同樣有國產替代的邏輯,近期這一波以恒生醫藥爲代表的創新藥走勢凌厲,主要反饋的就是國產創新藥國際化能力的加強。
創新藥企業出海的確在加速,2024年License-out交易額超300億美元,國際化能力驗證。
同時多家港股創新藥企業2024年財報表現亮眼:
信達生物營收增51.8%,首次實現Non-IFRS盈利;康方生物核心產品獲批上市,推動收入增長;百濟神州海外收入佔比達58%,全球化佈局成效顯著。
港股創新藥ETF跟蹤中證香港創新藥指數,覆蓋港股市場不超過50家主營創新藥研發的上市公司,聚焦創新藥全產業鏈,包括化學制藥(43%)、生物製品(36%)、醫療服務(14%)等。
前十大權重股佔比約70%,集中度較高,包括藥明生物、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康方生物等細分領域龍頭。
3.消費ETF在4月小幅上漲0.74%
消費ETF在4月小幅上漲0.62%。
消息面上,“五一”假期前夕,各地陸續出臺重磅優惠活動,推出一系列便民優惠舉措,爲假日經濟注入新動能。其中,發放消費券成爲多地刺激消費的關鍵舉措。
大力提振消費是政府2025年首要工作任務,3月16日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部署了8大方面30項重點任務。
從各地舉措看,地方政府正在全面落實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因地制宜增加消費型供給,創新消費場景,優化消費環境,聚集消費人氣,切實釋放消費潛力。
4月25日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羣體收入,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儘快清理消費領域限制性措施,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擴圍提質實施“兩新”政策,加力實施“兩重”建設。
銀河證券指出近期消費方面的政策對服務消費的重視程度開始提升,並已推出了部分綜合性改革方案,後續服務相關政策以及政策落地值得期待。政策+假期制度改革有望進一步提振需求。據航旅縱橫,受益於五一假期天數增加,截至4月24日,五一期間國內航線機票預訂量同比+319%。
消費ETF跟蹤中證主要消費指數,覆蓋滬深兩市必需消費龍頭股,聚焦食品飲料(佔比53.71%)、農林牧漁(12.85%)等必需消費領域。前十大成分股權重佔比66.9%,包括貴州茅臺、伊利股份、五糧液、牧原股份等消費龍頭。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