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日報客戶端
當地時間4月29日,亞馬遜宣佈將在每件商品價格的旁邊標註一個數字,以此公開顯示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商品額外成本。特朗普政府立即對此發起猛烈抨擊,白宮新聞祕書稱此番定價計劃是“敵對和政治行爲”。更有多家媒體披露,特朗普得知消息後立即給亞馬遜CEO貝索斯打電話討說法。
對此,亞馬遜趕緊回應,公司僅“考慮”在部分商品上顯示關稅費用,且這些商品屬於其超低價購物版塊Amazon Haul,而非整個平臺。特朗普對這番“緊急撤回”似乎很滿意,稱“他解決問題的速度很快,做得對。他是個好人”。
這一通威脅恫嚇下來,亞馬遜怎麼標價已經不重要了,倒是白宮上下誇張的應激反應,又一次暴露了自身的不安。衆所周知,特朗普政府濫施關稅以來,美國本土供應鏈受到嚴重衝擊。就拿亞馬遜來說,超過70%賣家和品牌的貨源都在中國。亞馬遜公司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也早就發出警告,美國對華徵收高額關稅或導致第三方賣家將成本“完全”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雖然特朗普將關稅當作治療一切美國病的藥方,並反覆在社交媒體上靠嘴硬“安撫民心”。然而,咖啡價格漲了,超市貨架空了,醫療供應鏈崩了……面對切身困境,美國民衆的不滿情緒高漲。商家標註成本的舉動無疑是再次“公開處刑”,本就心虛的政客自然看誰都是“敵對”。可問題就擺在那裏,“不予顯示”有用嗎?
白宮非要在商品標籤上較勁也不是頭一回了。此前,在美國紐約特朗普大廈的紀念品商店裏,產地是越南、美國等地的商品都照常展示標牌,衆多“Made in China”的標牌卻被貼紙蓋住。
美國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最新數據顯示,受預期惡化影響,美國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五個月下降。以另一個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爲例,起先“硬剛”要求中國供應商自行承擔高額關稅,可短短20天后,迫於庫存壓力只得提出“中國恢復供貨,關稅我們來出”。
美國政客仍在各種場合高調挽尊,“全世界都佔美國便宜”“是別人離不開我們”。但事實是,全球產業分工格局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全球化進程中,美國獲得的利益更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下載量暴增的中國跨境電商應用,還是紐約民衆凌晨3點排隊搶購的中國相機,抑或是白宮發言人攻擊中國時穿的精緻裙子……無論怎麼捂嘴矇眼,事實都勝於雄辯。
眼不見無法心不煩。顯然,保護主義難以讓美國製造業回春,加徵關稅無法實現貿易逆差清零,內病外治更不會讓美國“再次偉大”。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