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獨立AI應用登場!主打社交+智能,硬剛ChatGPT?

格隆匯
昨天

當地時間4月29日,Meta宣佈推出一款基於Llama4模型的獨立AI應用程序。該公司表示,這是其邁向打造更個性化AI的第一步。

在此之前,OpenAI的ChatGPT、谷歌的Gemini以及微軟的Copilot早已推出獨立AI應用。相比之下,Meta的步伐稍顯遲緩。

Meta推出獨立AI應用

在官網介紹中,Meta表示,現在用戶可以選擇在獨立應用中體驗基於語音對話設計的個性化AI,此版本是Meta AI的首個版本。

此前,Meta AI已經被嵌入公司旗下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平臺供用戶使用。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在發佈視頻中透露,目前已有近10億用戶在Meta系應用中使用過Meta AI。

雖然與AI聊天機器人對話並非一項新技術,但Meta在官網介紹中強調,MetaAI的設計核心在於“理解用戶”。

“Meta AI的設計初衷是瞭解你,因此它的答案更有幫助。它易於溝通,因此互動更加順暢自然。它更具社交性,可以展示你關心的人和地方的事物。”

交互模式的多樣性是Meta AI的一大亮點。默認模式下,它會通過網絡搜索獲取最新信息解答疑問;若用戶渴望更自然、更人性化的對話體驗,則可切換至“全雙工”模式。這一語音模式,能讓AI直接生成自然語音回應,而不是閱讀書面回覆。不過,此模式目前存在一定侷限性,暫時無法訪問實時網絡信息。

此外,MetaAI還發揮了自身“社交”優勢,內置“發現”(Discover)功能在“發現”板塊中,用戶不僅能夠瀏覽他人分享的AI助手使用技巧,還能將自己的實用心得發佈分享,在互動交流中探索更多AI應用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集成圖像生成、編輯等實用功能,Meta AI應用還支持與其他設備應用無縫協作。

具體來說,將Facebook和Instagram個人資料關聯至賬戶中心的用戶,在使用MetaAI應用程序時,可獲得更個性化的交互體驗。Meta AI會整合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個人資料、偏好內容等信息,爲用戶量身定製專屬服務。

此外,Meta將全新Meta AI應用程序與雷朋Meta眼鏡的配套應用Meta View深度整合。在部分國家和地區,用戶可自由切換眼鏡端與應用端的MetaAI交互,實現無縫銜接。與此同時,網頁版MetaAI也同步升級。

目前,Meta全新AI應用已正式登陸iOS和Android平臺。語音對話功能率先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上線,而個性化回覆功能暫僅面向美國、加拿大用戶開放,後續有望逐步拓展覆蓋範圍。

向對手發起挑戰

在AI應用競爭愈發白熱化的當下,OpenAI的ChatGPT、谷歌的Gemini、微軟的Copilot、馬斯克旗下xAI公司Grok以及Anthropic的Claude紛紛推出獨立應用,搶佔市場高地。

儘管推出獨立AI應用的步伐稍顯遲緩,但Meta卻握有不容小覷的"底牌"—— 龐大的用戶基數。Meta稱,截至去年12月,人工智能助手每月能吸引近6億用戶。而OpenAI在今年2月公佈的數據顯示,其每週活躍用戶爲4億。

此外,Meta首席財務官蘇珊·李指出,截至今年1月,Meta AI月活躍用戶已攀升至7億,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扎克伯格更是信心滿滿地表示,2025年將是高度智能和個性化的人工智能助手覆蓋超過10億人的一年,並堅信Meta AI能夠成爲領先的人工智能助手

不過,在這片競爭紅海之中,Meta AI也面臨着嚴峻挑戰。隨着個性化服務的深入發展,內容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據媒體報道,一份報告指出,無論是Meta AI官方聊天機器人,還是用戶自建的聊天機器人,均出現過涉及露骨性愛對話的情況。即便對話對象爲未成年人或設定爲未成年人身份,該對話依然會進行。

儘管Meta在一份回應調查的聲明中表示,該報告“具有操縱性,並且不能代表大多數用戶與人工智能夥伴的互動方式”。但這一爭議仍然令人們擔憂。扎克伯格甚至表示,希望放鬆道德規範,提升聊天機器人的互動體驗,從而保持競爭力。

研發投入方面,今年1月,扎克伯格透露,Meta計劃投入高達650億美元擴展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目的是在與OpenAI、谷歌等對手的技術主導權爭奪戰中搶佔先機。

3月底,OpenAI宣佈完成400億美元融資,這一私人科技領域史上最大規模的融資,使其估值飆升至3000億美元,進一步鞏固了其領先地位。同時,埃隆・馬斯克宣佈,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完成對社交媒體平臺X的收購,交易金額達330億美元,並透露xAI當前估值已達800億美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