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監管加強行業規範 智駕頭部公司有望受益

智通財經
昨天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4月28日,工信部發布2025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其中提出需要強化駕駛輔助、自動駕駛等智能網聯汽車標準供給。此前,工信部召開閉門會議,進一步規範產業鏈公司對於輔助駕駛的宣傳、發佈、測試、OTA升級等活動。

中信證券認爲,產業鏈公司料將重點提升產品成熟度與安全性:1)資源投入方面,預計主機廠將進一步收斂軟硬件架構,以保證產品成熟度,並加速數據收集;2)技術演進方面,能夠提升系統魯棒性的激光雷達有望加速滲透,功能邊界明確、安全責任劃分清晰的L3級別有條件自動駕駛也有望獲得更多資源投入。重點推薦智駕行業的頭部公司。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工信部持續規範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產品成熟度與安全性爲提升重點。

4月28日,工信部發布2025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其中提出需要強化智能網聯汽車標準供給,具體包括:1)駕駛輔助(L2):加快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等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修訂車道保持輔助系統標準,推動倒車輔助等標準研製,提升駕駛輔助產品安全水平;2)自動駕駛(L3):推動自動駕駛設計運行條件、自動泊車、自動駕駛仿真測試等標準批准發佈及實施,加快自動駕駛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研製,構建自動駕駛系統安全基線。此前,工信部於4月中旬召開行業會議,進一步規範產業鏈公司對於輔助駕駛的宣發、測試、OTA升級等活動。我們認爲,清晰的責任界定、產品成熟度與安全性是此次監管部門的重點關注方向,並將帶動行業更加良性健康發展,資源逐步向頭部企業所集中,有利於智駕行業頭部公司。

監管要求車企規範智駕相關術語,並通過多種方式保障駕乘人員安全。

行業此前對NOA功能多宣傳爲L2+或者L2.9,而此次監管態度明確,對L2和L3設立了清晰的宣傳界限和責任認定。對於現有的L2級別輔助駕駛,產業鏈公司已開始規範相關表述,例如華爲已從4月中旬調整表達爲L2組合駕駛輔助,地平線(09660)已將Horizon SuperDrive表達爲城區輔助駕駛。

另一方面,監管鼓勵車企通過多種方式保證駕駛員安全,華爲在4月中下旬公開發布商用L3解決方案,小鵬則於近日推出了智能輔助駕駛安心服務,定價239元/年,能夠在行車輔助駕駛激活至退出後5秒內、泊車輔助駕駛運行過程中,對交通事故承擔賠付責任。

監管後續希望對L2和L3的宣傳釐清界限,明晰責任:與L2需要駕駛員隨時接管不同,L3級別有條件自動駕駛能夠在無需駕駛員介入的情況下,處理其設計運行範圍內合理預期的所有駕駛情況,自動駕駛系統是上述場景中的駕駛和責任主體。L3級別有條件自動駕駛的安全責任劃分清晰是監管所鼓勵的方向,產業鏈公司或將加大對L3的研發投入。

從行業進展來看,工信部正有序推進試點工作,於2024年6月發佈首批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名單,共有9個聯合體入選。從產業鏈公司的進展來看,華爲已發佈支持高速L3的ADS Ultra,致力於推進相關功能的落地,尊界S800將成爲ADS Ultra的首發車型之一。

安全性將成爲駕駛輔助的重要賣點,激光雷達有望逐步成爲“標配產品”。

2023年起,主機廠加速投放L2級別組合駕駛輔助功能。與視覺方案相比,激光雷達在夜間的識別能力更強,識別精度更高,識別障礙物更多,能夠提升相關功能的魯棒性與安全性。雖然激光雷達此前在行業中更多的是中高價格車型的頂配配置,但我們認爲經歷了此輪規範之後,安全性將成爲L2級別智能駕駛的重要宣傳點,激光雷達作爲安全性的兜底傳感器,有望加速滲透。

目前,理想L6智能煥新版/i8等標杆車型,已將激光雷達由選配轉爲標配,後續我們認爲更多車企可能會看齊理想汽車,做出激光雷達標配的選擇。從激光雷達的供給層面來看,禾賽科技、速騰聚創(02498)均已推出單價低至1200元左右的高性價比激光雷達。目前,搭載禾賽科技激光雷達的零跑B10,價格已下探至11.98萬元。

根據佐思汽研數據,2024年激光雷達的國內滲透率已提升至6%(同比+4.3pcts)。隨着輔助駕駛的加速滲透,以及高性價比的激光雷達逐步放量,我們預計2025年激光雷達的國內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至12.5%以上。

風險因素:

新技術的推廣速度低於預期;智能網聯汽車政策扶持力度低於預期;組合駕駛輔助出現的惡性事故。

投資策略:

工信部持續規範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我們認爲,產業鏈公司料將重點提升產品成熟度與安全性:資源投入方面,預計主機廠將進一步收斂軟硬件架構,以保證產品成熟度,並加速數據收集;技術演進方面,能夠提升系統魯棒性激光雷達有望加速滲透,功能邊界明確、安全責任劃分清晰的L3級別有條件自動駕駛也有望獲得更多資源投入。在行業監管逐步完善的趨勢下,汽車智能化產業鏈有望受益。我們推薦以下幾條投資主線:1)智能駕駛研發進展領先的主機廠;2)激光雷達頭部供應商;3)智能網聯汽車檢測與仿真測試服務頭部公司;4)其他智能駕駛頭部零部件供應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