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智能影像設備聚焦“便攜+智能”屬性,2023年全景/運動相機全球空間近400億,且乘風短視頻、戶外運動等發展浪潮,2023-27年有望以10%~15%的複合增速持續擴容。格局角度看,近年來本土廠商立足突出的產品力、持續迭代的產品矩陣已躋身全球市場前三。供應鏈角度,光學+DSP/SOC爲智能影像設備核心元件,成本佔比超5成,同時AI等軟件算法重要性持續提升。看好本土智能影像設備產業發展,建議關注全景運動相機龍頭,以及光學鏡頭&模組供應商。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行業概覽:智能影像設備聚焦“便攜+智能”,全景/運動相機2023年全球空間近400億。
智能影像設備是集成計算處理能力的便攜影像設備,包括全景相機、運動相機、航拍無人機、可穿戴攝影設備等,相較於傳統影像設備而言在產品形態&外觀(更小巧精美等)、拍攝靈活性(更便攜等)以及後期處理便捷性(快速剪輯&編輯等)等多維度均有顯著提升。2015年前後VR浪潮到來,2019年前後短視頻平臺興起,2022年前後戶外運動需求快速成長,智能影像設備市場受益時代浪潮而迅速增長。
根據Frost & Sullivan數據及預測,手持類智能影像設備市場規模2023年爲364.7億元,2023-2027年有望保持約12.9%的複合增速,2027年市場規模望達到592億元。其中,可實現360°拍攝的全景相機市場規模爲50億元,除用於日常生活&運動&娛樂記錄外,全景技術在視頻會議、機器人等新運用場景拓展有望進一步打開市場天花板;而主要面向戶外運動場景的運動相機2023年全球市場超300億。
競爭格局:本土廠商已躋身全球市場前列。
全景/運動相機產品由海外大廠GoPro等最早佈局,近年來本土廠商如大疆創新等迎來跨越式發展,市場份額已躋身全球前列。
1)全景相機領域,根據Frost & Sullivan的數據及預測,2023年在消費級全景相機領域,影石創新的品牌Insta360、日本理光、GoPro的全球市佔率分別爲67.2%/12.4%/9.2%。
2)運動相機領域,根據Frost & Sullivan報告,全球主要運動相機品牌包括GoPro、影石創新、大疆創新等。本土廠商立足於對用戶需求的前瞻式把握、突出的產品力、持續迭代的產品矩陣,以及持續強化的、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品牌”,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且近年來海外老牌大廠GoPro因戰略失焦+主業產品迭代放緩而逐步掉隊,看好本土龍頭持續增強的市場地位。
產業鏈:光學+DSP/SOC爲核心元件,成本佔比超5成,AI等軟件算法重要性持續提升。
手持智能影像產品核心元器件包括CIS、鏡頭、DSP/SOC芯片等,參考Frost & Sullivan數據,攝像頭模組(鏡頭、CIS、DSP/SOC、軟板)、結構件、配件、包材、電池的成本佔比爲58.5% /10.2% /10.4% /3.0%/3.0%,其中DSP/SOC芯片成本佔比達30%+。其中:
1)光學部分,主要由CIS+鏡頭組成。
2)DSP/SOC,對運動影像捕捉能力以及拍攝畫面的成像品質起着關鍵作用。
3)生產環節,行業內主要以外協代工生產模式爲主。
4)軟件算法,在市場上智能影像產品硬件形態逐步趨同背景下,AI、全景拼接、防抖等軟件算法能力逐步成爲各頭部廠商聚焦發展、實現差異化的重要領域,其中在AI技術包括包括AI剪輯、AI調色、AI追蹤、AI全景自動拍攝、AI視頻畫質增強等方面。
風險因素:
行業發展不及預期風險;重要原材料供應中斷風險;其他影像產品市場擠佔智能影像設備產品市場的風險;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關稅等國際貿易摩擦風險;匯率波動風險;本土廠商現有產品競爭力下滑風險;本土廠商新產品迭代不及預期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