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有重磅發佈

中國移動
04-29

4月29日,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在福州開幕,中國移動在峯會期間舉辦以“智煥新生,共創AI+時代”爲主題的人工智能生態大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烈宏,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郭寧寧,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張兆民,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黃凱斌,中國移動總經理何飈,副總經理張冬、程建軍等出席活動。

何飈表示,人工智能已成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關鍵領域和重要引擎,全球各國、產業各方都在加強戰略佈局,開啓技術高度平權、算力迅猛增長、應用廣泛普及的新階段。一是“人工智能+”重塑數智生活方式,AI智能體成爲信息服務新入口,通過整合社會全量知識,爲各類場景、複雜任務提供專家級、個性化服務;二是“人工智能+”重塑生產運營形式,深度嵌入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營銷服務、運營管理全鏈條,加速形成“模型即服務”等新生產平臺,創建“數字孿生”等新生產形式;三是“人工智能+”重塑社會治理模式,賦能數字政府建設,融入辦公輔助、決策支持、現場管理、流程優化等環節,顯著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和科學決策水平;四是“人工智能+”重塑科技創新範式,加速向通用人工智能、超級人工智能發展,賦予人類前所未有的未知領域探索能力,加速各領域科技創新突破。

人工智能生態大會上

中國移動發佈了

“九天”人工智能基座升級、

首批信息消費“新三樣”產品、

AI能力聯合艦隊

三項重磅成果

立足“供給者、匯聚者、運營者”定位

全面實施“AI+”行動計劃

聯合產業各方

共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

共促人工智能煥“新”向“實”

賦能經濟社會數智化轉型

重磅乾貨都在這兒

速來圍觀!

發佈全新升級的“九天”人工智能基座

4月29日,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期間,中國移動正式發佈了全新升級的“九天”人工智能基座,全面提升人工智能要素供給能力,標誌着中國移動正深化推進AI+行動計劃,推動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聚產業合力培育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將技術創新轉變爲實際生產力,助力數字中國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次,“九天”人工智能基座圍繞“大算力、大模型、大數據”實現三大升級。大算力方面,實現“雲計算”向“雲智算”升級,提供全新算力服務。一是增強算力供給能力,推動萬卡級、千卡級智算中心倍增擴容,開展十萬卡智算中心前瞻研究,提升萬卡並行、異構混訓、斷點續訓、推理加速等能力;二是增強算網傳輸能力,推動800G和1.2T超高速網絡試點落地,實現算力樞紐間超高速、大帶寬、低時延互聯暢通,支撐全國一體化算力網;三是增強算網調度能力,推進“算網大腦”向“算網智腦”擴增,提高算力資源利用效能。

大模型方面,加快“九天”大模型能力升級,面向重點行業及關鍵領域,針對複雜系統智能化、泛在普惠可控等行業共性需求,重點升級3款基礎大模型。升級多模態大模型,爲工業、能源、智慧園區等場景提供複雜動作理解、時序動作預測、情境推理等高階視覺能力;創新業界首個通用結構化數據大模型,支持10萬行以上超長規模表格數據理解,可爲政務、金融等行業提供複雜結構化數據深度洞察、多表數據關聯分析等能力;全新打造九天深度思考大模型,具備解決複雜通用推理和科學問題的能力。

大數據方面,實現大模型數據集供給範式升級,全面促進產業數據要素融通。一是強化公司海量數據(維權)價值釋放,構建基於人工智能的“採存算管用”全鏈條治理新範式,系統提升數據智能感知、數據智能治理等能力;二是強化行業多維數據供給,廣泛匯聚多模態通用數據,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和開放共享,爲全產業提供跨行業跨領域的優質數據。

未來,中國移動將深化實施“AI+”行動計劃,錨定“供給者、匯聚者、運營者”定位,持續加強技術創新,打造特色領先優勢,聯合產業各方,共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推動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促進人工智能煥“新”向“實”。

布中國移動首批信息消費“新三樣”產品

4月29日,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期間,中國移動攜十餘家產業合作伙伴共同登臺,首次集中展示中國移動信息消費“新三樣”產品。

當前,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爲代表的信息消費“新三樣”,正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中國移動深化推進“AI+行動”,此次集中發佈的“新三樣”產品,全面覆蓋“人、車、家”生活場景,將有望與產業鏈上下游共同推動產業創新、釋放消費潛力,不斷滿足人民羣衆美好生活需要。

智能網聯汽車:重塑未來出行的“移動智能空間”

在AI技術的驅動下,智能網聯汽車正從電動化邁向智能化。中國移動依託“連接+算力+能力”優勢,聚焦“智聯、智艙、智城”需求,打造“網算數智安”一體化AI CAR服務體系,通過泛在覆蓋的確定性自智網絡、網算融合的雲邊緣體系、場景關聯和融合應用的數據能力、創新應用的智慧座艙新場景、L2+到L3的駕駛保障升級等五大能力,爲車主、車企、交通治理提供全方位能力支持,助力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

智能體終端:用簡單命令實現複雜任務

在AI時代,隨着模型能力快速提升、智能體技術加速演進,AI技術逐步呈現出“跨應用、跨終端、跨生態”的發展趨勢。大模型得以實現深度意圖理解、複雜任務規劃以及高效任務執行。同時多智能體協同重構生產力網絡,突破單體能力邊界。中國移動通過技術共研、場景共創,充分發揮產業各方優勢共同發佈包括ai眼鏡、AI平板等多款嵌入智能體的終端產品,依託中國移動終端智能體服務平臺,聚焦辦公、娛樂等場景,爲廣大用戶提供覆蓋各類型場景的個性化、便捷化、智能化服務體驗。

具身智能機器人:爲靈敏的身體賦予智慧的大腦

目前業界機器人多偏重“小腦”,運動能力開發較爲成熟。而中國移動則依託強大的算力網絡基礎設施,聚焦於訓練機器人通用的“具身大腦”,開發自主學習、自主作業、自主出行與自主交互四大能力;並通過基礎網絡優勢和九天大模型,顯著提升機器人多模態數據處理、意圖識別、推理決策和複雜任務拆解的效率,推動“算力+網絡+AI”的垂直體系在不同具身載體上的深度融合,讓不同形態的機器人都能實現複雜環境下的安全導航、人機交互時的情智兼備和多元場景中的泛化操作。

本次大會,中國移動還將圍繞信息消費“新三樣”產品體系舉辦中國移動終端智能體及具身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兩場專題分論壇,進一步闡釋中國移動對於“新三樣”的產品規劃及生態合作方向。

在數字經濟與AI革新彼此交織的浪潮中,中國移動以信息消費“新三樣”爲錨點,以“雲網智算”爲基礎,攜手產業夥伴共同推進“新三樣”產品體系構建,構築智能生態新圖景,開啓智能生活新篇章。

發佈“中國移動AI能力聯合艦隊”

4月29日,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期間,中國移動攜21家投資生態企業正式發佈“中國移動AI能力聯合艦隊”。依託“產業引領+資本賦能”雙輪驅動戰略,中國移動構建了覆蓋“算力基礎設施-垂直領域模型-場景落地應用”的全棧式AI產業生態,全面展現從技術底座到商業落地的完整能力鏈條。

“1+3+N”艦隊矩陣:技術縱深與場景融合並進

“AI能力聯合艦隊”以“1+3+N”創新陣型破浪啓航:“1”爲中國移動打造的核心 “航母基座”,依託雲計算、5g 網絡、大數據等基礎設施,構築起堅實的技術平臺底座;“3”是三大專業攻堅編隊,第一艦隊是由6家企業組成的算力攻堅艦隊(摩爾線程、謙合益邦、後摩智能、曦智科技、華翊量子、玻色量子),構建了覆蓋“主流-前沿-前瞻”的算力技術梯隊,既涵蓋當前主流的GPU算力方案,又佈局近存計算、存算一體等前沿技術,同時前瞻性地覆蓋了光計算等中期技術路線以及量子計算等遠期發展方向。第二艦隊是由4家企業構成的模型中樞艦隊(科大訊飛、聯匯科技、中科類腦、暗物智能),聚焦垂直領域大模型研發,重點突破多模態交互、行業知識蒸餾、輕量化部署等關鍵技術。第三艦隊則是由11家企業構成的場景賦能艦隊(亞信科技華宇軟件、西井科技、瓦特曼、鈦虎機器人、清大科越吉威空間、中科慧遠、諦聲科技、鎂佳科技、幫安迪),錨定智能製造、智慧能源、智慧港口、鋼鐵冶煉、人形機器人應用、智慧商客服務、自然資源管理、智能汽車座艙、化工園區安全等九大場景,加速 AI 技術的商業化落地;“N”則象徵着AI技術賦能千行百業的無限可能。

鏈長基金強鏈補鏈,資本賦能生態共贏

艦隊企業主要來自於中國移動鏈長基金投資佈局企業。鏈長基金是由中國移動發起設立的產業鏈發展基金,踐行鏈長使命擔當,緊密圍繞國資委“9+6”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着力發揮中央企業“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個作用。基金聚焦數字經濟和移動信息現代產業鏈規劃投資佈局,以大帶小、強鏈補鏈,錨定產業鏈薄弱環節,以鏈式投資模式推動人工智能、移動通信、算力網絡、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子產業補短鍛長,加速前沿領域攻關,持續以資本力量助力提增產業鏈生存力、競爭力及發展力。

航母領航生態共榮,開啓智能時代新篇章

從算力攻堅到場景深耕,從技術自立到生態共榮。中國移動AI能力聯合艦隊的啓航,標誌着從“技術單點突破”向“生態協同創新”的戰略躍遷,充分展現了中國移動以“航母”帶動“護衛艦羣”協同發展的產業引領能力。未來,中國移動將繼續踐行鏈長責任使命,以“產業+資本”雙輪驅動深化AI領域投資,持續擴容“AI能力聯合艦隊”生態圈,通過匯聚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構建開放共贏的創新生態,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賦能行業數字化轉型。

未來已來

中國移動願與各產業夥伴一起

全面推進人工智能科技創新、

產業發展和賦能應用

聯合產業打造更多應用示範

以場景培育驅動產業生態發展

推動人工智能規模應用、規模拓展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