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週二提請人們關注一組經濟數據。這些數據顯示,以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經濟增速明顯超過美國和歐盟。
馬斯克在X上寫道:“這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意外。”他引用了xAI的Grok聊天機器人的數據,2025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GDP將達到約35.29萬億美元,而美國爲28.78萬億美元,歐盟爲21.99萬億美元。
這些數據表明,按國內購買力調整後,中國經濟規模是美國的1.23倍,是歐盟的1.60倍。
世界銀行的最新數據支持了這一趨勢,顯示中國是全球領先的經濟體,2023年經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的GDP約爲34.66萬億美元,而美國爲27.72萬億美元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2025年中國經濟將以4%的速度增長,而美國爲1.8%。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預計將佔到全球GDP的19.68%,而美國佔14.75%。
此前,馬斯克還回應了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在X上的一篇帖子。當達利歐暗示美國仍然是世界上主要的消費國和債務國時,馬斯克反駁說:“中國是一個比美國大得多的製成品消費國。今年,中國消費者購買的汽車將超過美國和歐洲的總和。”
在這篇題爲“爲時已晚:變化即將到來”的帖子中,達利歐警告說,全球從美國經濟和地緣政治影響力的轉移不再是猜測,而是正在進行中。他寫道:“巨大的貿易和資本失衡正在造成不可持續的狀況和被切斷的重大風險。”他指出,越來越多的全球公司計劃減少對美國貿易的依賴。
達利歐認爲,美國不能無限期地過度消費並依賴外國貸款。他說:“假設一個國家可以向美國出售和貸款,並獲得硬通貨(即沒有貶值的)美元的回報,這是天真的。”他呼籲“協調工程和實施”,以避免無序崩潰。
馬斯克迅速反駁了達利歐的一個核心觀點。他寫道:“更正:中國是一個比美國大得多的製成品消費國。今年,中國消費者購買的汽車將超過美國和歐洲的總和。”
達利歐回應馬斯克說:“我很高興我們能通過這樣的交流來探尋真相。我向Grok詢問哪個國家消費的製造品最多,並得到了如下信息。儘管衡量制造品消費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有一點無可爭議: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品進口國。我們就別糾結細節了,無論怎麼衡量,美國都是進口商品的主要消費國,而且這種消費很大程度上是靠借債來支撐的。我們是否可以就一個核心問題達成共識——那就是:美國製造能力不足,而政府舉債驅動的消費又過多,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達利歐的警告基於這樣一種觀點,即美國仍然是全球經濟引力中心的主要消費者和債務人,但馬斯克的數據點顛覆了這一點。
如果中國現在是全球主要的消費國,槓桿就會發生變化。達利歐認爲,由於不可持續的政策、不斷惡化的信任和地緣政治失誤,美國正面臨着在全球孤立的風險。他指出了歷史上的相似之處,稱今天的軌跡是“貨幣、國內政治和社會以及國際地緣政治秩序如何變化的古老故事的當代版本”。
達利歐主張“冷靜、分析和協調的工程和實施,將不平衡和自給自足的需求視爲共同的挑戰,以產生需要發生的‘漂亮的’去槓桿化和再平衡。”
達利歐和馬斯克都認爲,全球力量正在重新調整,但他們在如何調整和爲什麼調整的問題上存在分歧。達利歐認爲,如果不進行認真的改革,美國將走向金融和地緣政治孤立。馬斯克的反駁完全改變了這個問題:世界已經向前發展了,中國引領着全球消費。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