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就讓長安福特給裝到了。
2024年長安福特的銷量增長了近6%,更是實現了20.9億元的淨利潤。
要知道,一衆合資品牌還在虧損的泥沼中苦苦掙扎,唯獨長安福特上岸了,實屬難得。
如此了不起的成就,以至於長安福特新能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楊大勇,時至今日仍沉浸在這份喜悅之中。
在最近的上海車展上,楊大勇稱長安福特“走出不一樣的路”。
什麼不一樣的路?歸結起來就兩點:堅守高端化拒絕價格戰,新能源差異化路徑。
然而,在筆者看來,上述兩點都是經不起推敲的。
楊大勇口口聲聲說拒絕價格戰,但就在近期,長安福特各車型紛紛降價,有的還搞起了“一口價”。
至於新能源方面,楊大勇所謂的差異化,倒不如說是進展緩慢的自我安慰。
數據不會說謊,今年第一季度,長安福特的銷量明顯下滑。
恐怕,楊大勇的這份樂觀和從容,要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一季度銷量下降,
堅守高端又發起“一口價”
2024年,長安福特全年銷量24.7萬輛,同比增長5.97%,全年累計淨利潤20.9億元,成爲了合資車企中極少數實現銷量、利潤雙增長的車企。
對於這一成績,楊大勇在近期接受採訪時,直接點明瞭原因,“長安福特目前全系車型均價22萬元,是主流合資品牌中價格最高的”。
在不參與價格戰、堅守主銷車型價格體系的同時,長安福特還用特別版車型、也就是用配置“減法”來擴容用戶池。
楊大勇表示,正是這種“保底思維”讓長安福特在2024年守住了盈利基本盤。
不過,現實情況是,雖然楊大勇聲稱不打“價格戰”、“不參與價格戰”,但實際上長安福特在終端的優惠力度並不算小,終端的讓利使得蒙迪歐等車型的性價比更爲突出,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消費者。
除此之外,在筆者看來,長安福特2024年實現盈利,還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首先,長安福特果斷停掉了福克斯、福睿斯等低利潤燃油車型,並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幾款核心車型上,包括蒙迪歐和銳界L等。
尤其是蒙迪歐,在經歷了銷量瓶頸之後,長安福特果斷投入,將蒙迪歐做到了極致性價比,使得其月銷重新破萬。
再者,在2024年長安福特只推出了幾款改款車型,並沒有推出全新車型,這就降低了重新打造新車系的風險和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最後,基於福特“在中國生產、向全球銷售”相關策略,2024年長安福特同樣加大了出口力度,這樣既規避了國內價格戰,又利用中國產業鏈的成本優勢實現利潤最大化。
綜上來看,長安福特能夠在2024年實現盈利,不僅僅是高端化和拒絕價格戰的堅守,而是一系列操作的共同作用。
然而,這些操作是否持續有效,纔是市場更爲關注的焦點。
數據來得很直接,一進入2025年,長安福特馬上迎來了銷量三連跌,第一季度累計銷量同比下跌14.09%,僅有4.78萬輛。
銷量大戶蒙迪歐,去年12月銷量破萬,進入2025年之後也就三五千的月銷量。其他車型,更是不值一提。
照這個勢頭下去,長安福特今年的銷量和盈利,都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了。
這種背景之下,長安福特倒是不裝了,多款熱門車型開始了降價促銷。
其中,蒙迪歐混動版直降3.8萬元,銳際直降5萬元、燃油版一口價11.98萬起。
楊大勇說好的不參與價格戰,結果,啪啪打臉。
新能源車型銷量慘淡
不跟風還要堅持到2030年
在提到新能源領域的佈局時,楊大勇表示,長安福特不會跟風,要造“福特式中國車”。
“福特汽車在中國就是結合差異化和高端化的策略來佈局,包括未來福特轉型做新能源車的時候,也會遵從於這個戰略。”
說什麼差異化、高端化,光是“未來轉型”這幾個字,就直接揭露了長安福特新能源發展的緩慢。
時至今天,中國汽車市場的電動化滲透率已經超過50%,L2級及以上自動駕駛滲透率超過50%,新能源發展趨勢已經非常明瞭了。
然而,長安福特在新能源領域幾乎可以說沒有什麼成績可言。
2024年,長安福特發佈了大馬力E混動技術,並推出了蒙迪歐、銳界L等大馬力E混動車型。
不過,這個大馬力E混動技術,屬於是油電混動,嚴格意義上說並不屬於新能源技術,甚至不能上綠牌。
長安福特真正稱得上新能源車型的,一個是純電車型福特電馬,去年最高月銷量才201輛,大部分月銷量也就兩位數。這樣的銷量表現,別說跟國產新勢力比了,就是連合資品牌的邊都摸不着。
就在2025年第一季度,福特電馬的銷量分別爲11輛、13輛、4輛。
另一個新能源車型,是銳際插混新能源,銷量低到都找不到具體數據。
這樣的新能源表現,還有臉說不跟風?
2023年9月,長安福特跟長安汽車組建了新能源合資公司,喊着要大幹一場。
結果,大幹了快兩年,長安福特一款像樣的新能源車都沒推出來。
楊大勇對此曾解釋道,“我們正在準備的一款新能源車,光平臺就升級了三次,車子的定位、配置都在不停地調整”。
有人會說,這是傳統合資品牌新能源轉型的通病。
但是,就在近期的上海車展上,日系品牌已經開始新一輪產品攻勢,包括東風本田S7、廣汽豐田鉑智3X,以及廣汽本田P7等,都於近期上市。
這轉型速度,直接甩開了長安福特。
就這樣,楊大勇還在上海車展上挽尊呢,說什麼“合資品牌這一輪的智能新能源產品只是解決了有無問題,還並未真正與中國品牌形成差異化”,長安福特來做智能新能源,“不僅要解決有無,更要將差異化進行到底”。
真是嘴硬啊。
在此之前,楊大勇還說過,“計劃到2030年前後,每年推出一款新能源車型”。
只是,新能源佈局如此遲緩,長安福特還能等到2030年嗎?
感謝您的關注
如果您有話
請留言
點贊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