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蜂擁而起的消費新變化,
尤其是渠道多元化和消費個性化,
已成爲擺上桌面的待解問題。
文丨劉保建
本月,百威亞太迎來重大人事變動。全球首席供應鏈運營官程衍俊“上馬”首席執行官及聯席主席。而前掌舵者比利時人楊克,早在今年2月便已離開百威。
楊克的離任,在業內被廣泛解讀成“爲公司的糟糕業績負責”。百威亞太交出的去年成績單不夠樂觀,銷量、營收、盈利呈現全面下滑,盈利大減13.2%尤爲醒目。百威作爲中國高端啤酒領跑者,如今顯露出“優勢被消解”的跡象。
事實上,2024年對於整個啤酒行業,都是充滿挑戰的“低谷”之年。規模以上啤酒企業產量下降0.6%,一改前年增長2.3%的良好勢頭。與此同時,整體營收減少5.7%,成爲食品飲料行業中唯一下滑的品類。
行業產量、營收雙降的背後,折射出中國啤酒消費市場的新變局。去年以來,高端啤酒增速放緩,傳統即飲渠道出現下滑,而精釀爆款頻出,渠道新業態湧現,也給傳統啤酒帶來較大挑戰。
曾幾何時,啤酒巨頭們思考最多的是 “機會在哪裏”。如今,蜂擁而起的消費新變化,尤其是渠道多元化和消費個性化,已成爲擺上桌面的待解問題。
█
高端增速放緩,進入2.0階段
自2000年起,我國啤酒市場歷經了三個重要階段,每個階段有着鮮明的特點。
2000-2012年,國內啤酒市場處於快速擴張的增量賽道。爲提升市場佔有率,龍頭企業“跑馬圈地”,通過併購整合迅速做大規模。彼時,低價是決定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行業處在量增驅動模式。
2013-2017年,行業縮量調整,低端和價格戰已無法贏得市佔率,頭部廠家轉而捕捉高端需求,逐漸放棄“以價換量”策略,紛紛湧入高端市場尋找新增長。
2018-2023年,啤酒產量持續下行,高端化成爲主線,提價成爲主旋律。得益於高端化戰略,啤酒龍頭收穫營收增長,噸價提升帶來盈利顯著改善,整個行業進入“量縮價增”的結構性增長。
然而,到了2024年,啤酒高端化邏輯發生了明顯改變。無論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啤酒企業華潤啤酒,還是在高端份額領先的百威亞太,亦或是處在頭部的青啤和重啤,普遍收入承壓。
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銷量的下滑,頭部公司尤其明顯。數據顯示,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降了11.8%,其中第四季度的銷量更是減少了18.9%。華潤啤酒去年的銷量下降了2.5%,青啤和重啤的銷量則分別下降了5.9%和0.8%。行業前五中,唯有前幾年處於發展低谷的燕京保持了銷量正增長。
對於銷量下滑這一現象,啤酒巨頭們將其歸因於市場環境的變化。
首先,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啤酒消費意願疲軟,傳統即飲渠道的消費場景和人流量在逐漸減少。去年,餐飲市場和夜場等啤酒消費重要場所出現了明顯的收縮,對銷量產生影響。
其次,高端銷量增速較幾年前有所放緩。華潤啤酒董事會主席侯孝海提到,行業底部產品還在收縮,但“目前12-13元價格帶的啤酒增速確實沒有以前高了”。
高端市場增速放緩,使領先者百威亞太受到較大沖擊。2024年,百威亞太在中國的每百升收入再次出現下滑,按照內生口徑同比下滑1.4%。
“那種瘋狂增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啤酒高端化進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啤酒營銷專家方剛對雲酒頭條表示,雖然高端化方向不會改變,但高端化1.0 階段已經做大了基礎, 所以在2.0 階段,行業自然會進入一種溫和式增長。
高端化第二階段的增速下調,勢必開啓高端的新打法。勤策諮詢消費報告顯示,啤酒邁入高端化進程下半場,方向不改但“增速換擋”,未來將進入“打磨運營”。
█
卡位8元檔
縱觀全球,國際啤酒市場普遍經歷過從市場總量萎縮,到逐步邁向多元化、個性化發展的轉型。尤其是當市場消費呈現需求細分化、場景多樣化後,巨頭們都會下場競逐。
國內也不是特例。隨着高端進入下半場,啤酒消費觀念從單純追求高質高價,到傾向於選擇那些具有性價比突出的產品。這種轉變,讓上半場中不突出的次高檔(80-10元),在如今迎來了快速放量。
侯孝海提到,目前發展最快的依然是8-10元、10-12元這兩個細分市場。
從市場觀察看,8元已然成爲啤酒競爭最爲白熱化的價格帶。華泰證券分析,在消費者務實觀念下,8元產品切中高品質、中價位屬性,是行業升級的核心驅動。
近年,燕京啤酒推出卡位8元價格帶的大單品U8,在一衆巨頭低迷中走出了不一樣畫風。2022年-2024年,燕京U8的銷量增速分別超過50%、36%以及31.40%。儘管增長速度逐年放緩,但仍是市場中的一抹亮色。
在高端化增整體紅利減弱的當下,卡位8元及以上的價格帶,成爲了少數的確定性機會,各大巨頭不約而同地加大在這一價格區間的佈局力度。
百威亞太旗下哈爾濱啤酒,已經將部分市場資源針對性轉移到8-10元價格帶,以強化在這一細分市場的競爭力。
華潤啤酒在8-10元、10-12元這兩個價格區間,分別擁有勇闖天涯 superX 和雪花純生。侯孝海表示,在華潤啤酒的“3+3+3”戰略規劃中,始終把這兩個當作最重要的細分價格帶,將堅定不移地把這兩大單品打造成年銷量達到100萬噸的超級大單品,建立市場領先地位。
“今天8元價格帶已經成爲主流,10元以上價格帶將是戰略爭奪地帶。”方剛說。
█
加速非即飲渠道,搶消費場景成新賽道
過去,啤酒的消費場景主要集中在餐飲、夜店、聚會等。然而,隨着新一代年輕羣體成爲市場主力軍,以及線上化、智能化等新消費趨勢的發展,啤酒消費場景悄然生變。
曾經佔據主導的即飲消費在減少,非現飲渠道在蓬勃興起,展現出強勁的勢頭。諸如夜間音樂節、露營地、小酒館、街邊路旁、室內小酌等,這些與情緒、氛圍相關的場景,正在拓寬啤酒的消費邊界,成爲啤酒市場的新活力。
曾幾何時,啤酒龍頭藉助大手筆、大規模的“買店”,構築終端渠道壁壘,搶佔到了市場份額。如今,面對非即飲渠道崛起,又加速對線上、即時零售的佈局。
“即時零售是啤酒行業的下一個戰略渠道。”方剛說,由於消費者對啤酒新鮮度和飲用溫度有較高追求,所以在即時零售渠道購買啤酒的比例遠超其他酒種。隨着消費者主權時代來臨,啤酒通過即時零售渠道實現的銷售只會越來越高。
爲尋找新增量,啤酒巨頭在即時零售等新渠道上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今年3月,華潤雪花啤酒與歪馬送酒宣佈成立聯合項目組,專注於定製品開發與場景化營銷,探索電競、露營、夜市等場景的定製化產品與服務。
2024年,百威亞太在即時零售上獲得雙位數增長,未來會把增長重點放在家庭市場中。青島啤酒推出的“鮮啤1903”,主打即時消費場景,在24座城市實現新鮮直送。而重慶啤酒將加速開拓非現飲渠道,以彌補即飲消費場景復甦乏力所帶來的市場缺口。
酒業獨立評論員肖竹青認爲,啤酒賽道的競爭,已從過去的搶渠道轉變爲對消費場景的挖掘,尤其是高端啤酒賽道上,爭奪即時消費場景的競爭分外激烈。
非即飲業務佈局,還是驅動行業增長的一股新力量。國泰君安判斷,非現飲場景銷量佔比提升,將成爲啤酒行業2025年結構升級的重要推力,也有望爲高端化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責任編輯:王翔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