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4月29日電 4月29日,泡泡瑪特股價收於197.50港元/股,今年以來的漲幅已經超過120%。2024年,泡泡瑪特股價上漲349.60%,同期的香港恒生指數上漲17.67%。
受旗下IP LABUBU在全球發售受到熱捧的帶動,泡泡瑪特App於4月25日登頂美國App Store購物榜,並一躍成爲App Store免費總榜的第四名。
彭博近日彙總的40名分析師中,有38位分析師對泡泡瑪特給予“買進”評級,2位分析師給予“持有”評級。
業內人士對新華財經表示,泡泡瑪特、卡遊等中國企業的產品在海外市場火爆,核心競爭力是中國文化元素影響力的提升,以及企業精準捕捉市場需求,在設計方面針對全球市場不同區域的審美偏好,結合當地本土化元素,引領新潮,迎合消費者需求;另一方面得益於社交媒體的紅利,達人直播以及社羣可以觸達核心用戶羣體,增強了用戶黏性。
首隻10倍股誕生
去年以來,以漫畫、動漫、遊戲等IP爲原型的二次元周邊商品,通過賦予商品“陪伴”和“精神消費”等情緒價值,正在成爲年輕人的消費新寵。數據顯示,相關企業數量已超667萬家,96.7%的企業爲近5年內新成立。
除了泡泡瑪特旗下的“前方高能”系列盲盒產品引發搶購風潮,來自中國的卡牌在eBay上的交易額也屢創新高,“中國樂高”布魯可的海外社交平臺粉絲已突破百萬。
不僅如此,受訪卡遊發行商表示,國內二手卡牌“玩家們”已經不滿足於國內市場,正在着手開拓更有想象力的海外市場。
產品的炙手可熱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青睞。據新華財經統計,與2024年的低點相比,泡泡瑪特股價最大漲幅已超過10倍;今年初赴港上市的布魯可,截至4月29日股價上漲128.67%,2024年經調整年度利潤同比增逾7倍。
卡遊則於近日重啓港股IPO,該公司2024年實現營收100.57億元,創出歷史新高,集換式卡牌年銷量達48億包。由於卡遊的成本主要在卡牌生產和IP授權方面,與之對比,設計要比卡遊複雜的泡泡瑪特和布魯可,毛利率去年分別爲66.8%、52.6%,均不及卡遊的71.3%。數據顯示,2022年到2024年,卡遊經調整後淨利潤分別爲16.2億元、9.3億元和44.7億元,賺錢能力正在趕超同行。
海外市場大爆發
隨着國內潮玩產業逐漸擴大規模,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進軍海外市場。
泡泡瑪特數據顯示,2024年海外營收佔比近四成,其中東南亞地區營收同比增超六倍,北美地區同比增超五倍。北美地區2025年一季度收入已接近2024年全年收入。“在2024年高基數的基礎上,依然有信心實現2025年銷售額同比增長50%以上,海外銷售額同比增長100%以上。”泡泡瑪特董事長王寧表示。
積極尋求海外擴張是卡遊的主要戰略之一。去年10月,卡遊與孩之寶達成深度合作,取得《小馬寶莉》系列的全球授權,並率先在日韓、東南亞等地區發售,驗證了其在海外卡牌市場“文化+技術”的高附加值路徑。
2024年,布魯可海外銷售收入同比增長高達518.2%,但海外收入佔比僅2.9%,對整體收入的作用還不明顯。從區域收入結構看,亞洲市場(不含中國)以61%的佔比成爲布魯可海外業務的核心支柱,北美及歐洲市場則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公司表示,北美市場通過KA渠道和電商平臺,聚焦中低價位段拼搭玩具的差異化競爭,逐步打開市場份額。
東北證券研究諮詢分公司總經理李冠英對新華財經表示,過去中國企業主要是幫助國際品牌代工,利潤薄但不用應對複雜的國際市場,只要滿足採購方的要求就行。隨着中國在全球整體地位的提升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同時熟悉國際環境的人才隊伍也成熟起來,這都爲中國企業從製造到品牌創造了條件。
華西證券傳媒分析師趙琳亦認爲,文化IP產品並非單純靠IP粉絲就能一勞永逸,還需要製造業在技術和工藝上進行革新。這些潮玩企業出海是新的產業趨勢,代表的年輕一代人的消費動向,同時也需警惕海外的法律法規和文化、風俗等系列風險。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