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經濟觀察團
在金融領域低調壯大多年,攜程金融近日因隱私違規問題被推上了輿論風口。
據4月18日相關官方信息,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檢測發現67款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移動應用,多款金融類APP被點名通報。新經濟觀察團統計發現,這些APP包括:捷信金融、攜程金融、車貸e通、匯通啓富-山西證券、蘭州銀行企業版、陽光村鎮銀行、武清村鎮銀行、分期白條、村鎮銀行(福建農商)、移動白條等。
其中,攜程金融APP涉及的違法違規情形爲:個人信息處理者向其他個人信息處理者提供其處理的個人信息的,未向個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稱或者姓名、聯繫方式、處理目的、處理方式和個人信息的種類,並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App客戶端向第三方提供個人信息,包括通過客戶端嵌入的第三方代碼、插件等方式向第三方提供個人信息,未做匿名化處理。
根據行業經驗,業內APP涉及到個人隱私違規的一般是貸款業務。而攜程金融基於小貸、消金和融擔等牌照,已經佈局了信用分期、現金貸、分期商城、貸超導流等信貸全品類。
其中,攜程自有品牌爲拿去花和信用貸,前者爲信用購產品,也可取現;信用貸放款方除了攜程金融旗下的重慶攜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還與各大金融機構開展聯合放款,單利3.6%起,最高可借298000。
根據攜程金融信用貸披露的《信用貸協議及信息授權》,用戶需要一鍵同意《個人信息使用授權書》、《個人信息對外提供授權書》、《尚誠消金個人信息查詢及使用授權書》、《重慶攜程小貸個人信息使用授權書》等9份協議。而在相關協議中,攜程金融還以藍色字體嵌入了41家“合作金融機構”的名單,包括:
上海尚誠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南京銀行、渤海銀行、華瑞銀行、韓亞銀行、江蘇銀行、蘇銀凱基消費金融、金美信消金、北京中關村銀行、寧波銀行、錦程消金、新網銀行、星展銀行、南銀法巴消金、中油消金、陽光消金、招聯金融、衆邦銀行、中信消金、天津攜程融資擔保、晉商消金、寧銀消金、富民銀行、深圳滙豐融資擔保、河北幸福消金、百信銀行、平安消金等41家金融機構。
這意味着,在貸款申請過程中,按照用戶因風險資質不同,可能會被匹配給其中的任意一家或多家機構來獲得最終放款。至於攜程金融在放款前是否會向用戶取得單獨授權,我們無法知曉。
不過,在信用貸申請頁面下方,攜程金融做出了三項承諾,稱“堅守合規、三重防護安全保障、保障個人隱私”,相信其非常重視對個人信息保護。
但與信用貸產品相比,攜程貸款超市內導流的產品隱私保護就有瑕疵。
在其貸款超市——借錢優選內,爲攜程旗下的拿去花、度小滿、北銀消金e點貸、中銀消金-錢包,以及大額信用貸、車抵貸、房抵貸、企業貸產品導流。
而後面四款產品統稱“大額好借”,是攜程金融與合作機構聯合提供的大額融資服務。但對於具體的貸款中介名單,攜程金融在《個人信息使用授權書》中也用藍色字體標註了“第三方貸款服務商”字眼,但是具體的貸款中介名單需要筆者點進去,然後根據所選貸款產品和所在地進行查詢才能查詢到。
小編於是在其平臺填寫需要申請的各類產品和所在地(北京),攜程金融爲筆者列出了多家貸款中介的名單,包含多家線下貸款中介,包括:
中津融匯普惠(天津)服務外包有限公司、杭州歡融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四川御順金融外包服務有限公司、北京碧航洲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疆萬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網銀行、恆昌衆鼎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廣州泛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筆者提交融資需求之後,攜程最終匹配的貸款中介名爲杭州歡融商務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歡融”)。不到一分鐘,筆者就接到了工作人員的電話,其一開口直呼筆者全名,並稱自己是攜程金融線下貸款合作方。
隨後,筆者在微信溝通時與其確認,其向筆者承認爲攜程金融的“線下的合作商”,辦公地點在富力中心,可以辦理抵押貸、個人信貸以及企業貸款。
他表示,其不是網貸小貸公司,對接的線下對接的產品都是屬於銀行產品,包括四大行,各種地方性的小銀行、一類銀行、二類銀行都有對接。至於貸款利率,他表示,要看筆者的具體情況。一般來說,綜合的話是年化3.6(%),他們有三個點的人工服務費。
企查查顯示,杭州歡融註冊資本100萬元,法定代表人爲王言彪,經營範圍包括代理記賬、信息諮詢服務等,旗下沒有任何金融相關牌照。杭州歡融旗下設立了14家分支機構。
中津融匯普惠(天津)服務外包有限公司情況也類似,旗下沒有金融牌照,經營範圍包含“接受金融機構委託從事金融信息技術外包服務”,旗下設有51家分支機構,可見是比較大的線下貸款中介。
四川御順金融外包服務有限公司也沒有金融牌照;北京碧杭洲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也沒有,經營範圍包括“技術服務、信息諮詢服務”等;新疆萬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易鑫集團旗下的公司,但易鑫集團只有融資租賃和融資擔保牌照,不得直接用於放貸;廣州泛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疑似爲助貸公司,但也沒有小貸牌照。
很明顯,在這個過程中,攜程金融並不提供貸款服務,只是收集個人信息收集後直接轉給異地線下貸款中介,且沒有對筆者姓名進行匿名化處理,也無法完全掌握隨後線下貸款中介如何進一步處理筆者的個人信息。
誠然,信貸行業發展數年,線下貸款中介作爲重要的一環,存在有其合理性,不能一棍子打死。但其中的不法分子引發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以及過度包裝用戶信息導致金融機構風控失靈等潛在風險,已經被監管機構點名集中排查。
至於這次被點名通報的原因是否真與導流業務有關,我們無法知曉,但確實暴露出攜程金融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一些漏洞。針對此次被點名問題,新經濟觀察團小編多次聯繫攜程金融公關部工作人員,要求其提供回應口徑,但截止發稿前未獲得回覆。
作爲頭部互聯網公司,攜程金融在金融領域潛行多年,拿下了第三方支付、小貸、保理、融資擔保、保險代理等多張金融牌照,還是尚誠消費金融公司的股東,信貸業務發展十分穩健,並且獲得了較大的規模和行業經驗。但對於金融這種與風險相伴的業務,頭部平臺更應以身作則,正視問題、積極面對、解決問題,這不僅是對平臺上的千萬借款人負責,也是對合作的金融機構負責,決定着平臺未來的長期健康發展。
而新經濟觀察團小編作爲行業深度觀察者,將持續關注攜程金融的動態,不定期向讀者分享。
責任編輯:曹睿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