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宇新材闖過“註冊關”,張馳團隊曾獲密友紀仲林贈與1240萬

藍鯨財經
04-30

文|創業最前線

4月25日,同宇新材料(廣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宇新材)註冊生效。

自2015年成立以來,同宇新材一直專注於電子樹脂領域,產品主要應用於覆銅板深生產,而站在公司背後的實控人張馳則是化工領域的一位高材生,畢業於四川大學,獲得了高分子博士學位。

而四川大學不僅是張馳的母校,還爲張馳帶來了一位“貴人”——紀仲林。在創辦同宇新材前身時,紀仲林將1240萬元現金贈與了張馳帶領的創始團隊。

據悉,張馳是位“80後”,比紀仲林小16歲,二人是四川大學校友。儘管存在明顯的年齡差,但同宇新材稱,二人“是多年的朋友,長期保持較爲友好密切的交往”。

無論如何,張馳將同宇新材帶到了深交所門前,但就在距離創業板僅有一步之遙時,公司卻出現利潤兩連降的現象。

登陸資本市場之後,同宇新材如何提振業績將成爲外界關注的焦點。

 獲贈千萬資金背後,張馳與紀仲林的“忘年交”

創辦同宇新材,不算是張馳、蘇世國的首次創業。

早在2014年4月,張馳就聯合好友蘇世國、席奎東、章星創辦了古一化工,從事電子樹脂的貿易業務。只不過,在創立之時,是由各自的配偶共同持股。後來,鄧凱華入股古一化工。 

圖 / 同宇新材回覆函

就在創辦古一化工1年多後,張馳等人又決定再次創業,成立專門的公司從事電子樹脂的研發、銷售和生產——2015年12月,幹潤泰與紀仲林共同出資設立同宇新材的前身同宇有限,註冊資本3000萬元。

其中,幹潤泰背後還是張馳、蘇世國、鄧凱華、章星、曾玉(席奎東配偶)這幾位成員。

同宇有限正式成立之前,紀仲林先參與了同步化工的土地廠房拍賣,並以3442.26萬元拍得上述財產,其中3000萬元視爲註冊資本的實繳出資,超出註冊資本的442.26萬元爲紀仲林對公司的借款。 

圖 / 同宇新材回覆函

除了這筆400餘萬元的借款,紀仲林還“慷慨”贈與了張馳團隊上千萬資金。

在同宇有限創立之時,紀仲林決定投資1600萬元。其中只有360萬元是對公司的投資,對應12%股權。與此同時,紀仲林將剩餘1240萬元現金贈與張馳帶領的創始團隊,幹潤泰最終獲得88%股權。 

圖 / 同宇新材回覆函

紀仲林的慷慨並非沒有緣由。同宇新材表示,張馳和紀仲林是“四川大學的校友以及多年的朋友,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較爲友好密切的交往。”

以此來看,二人算得上是“忘年交”。招股書顯示,紀仲林出生於1965年,今年60歲,而張馳是位“80後”,今年44歲,兩人相差16歲。

雖然“拱手讓出”大股東之位,但紀仲林在同宇新材的地位非同一般。2019年,紀仲林向公司拆借1100萬元;2021年,又拆借300萬元。對於這些借款,公司並未簽訂借款協議,對借款利息也僅進行了口頭約定。 

圖 / 同宇新材招股書

據悉,紀仲林最早從事個體運輸,後又從事鐵礦承包開採,積累了豐厚的家庭資產。此後,紀仲林佈局了新材料、管材、養殖、學校、酒等產業,這些產業多聚集在河北省。

天眼查顯示,紀仲林擔任大股東的石家莊聚能管業、唐山隆匯重工均曾成爲被執行人。除此之外,紀仲林曾經控制的遷西縣津東聯運車隊更是多次成爲被執行人。

頗令外界好奇的是,既然紀仲林如此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又手握雄厚資金,爲何只保留少數股權?爲何選擇將上千萬現金直接贈與?雙方之間是否存在其他利益關係?是否存在利用“贈與”名義規避實控人認定的嫌疑?這種非市場化的資本注入,是否爲後續的控制權博弈埋下隱患?

對此,同宇新材方面向“創業最前線”表示,紀仲林貨幣實繳出資360萬元,持有同宇有限12%的股權,並向創始人團隊現金贈與1240萬元,是經創始人團隊與紀仲林協商確定,各方均不存在爭議。

與此同時,同宇新材再次強調,“紀仲林和張馳系四川大學的校友以及多年的朋友,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較爲友好密切的交往。”

同宇新材方面聲稱,控股股東和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支配的公司股份,權屬清晰且不存在爭議,不存在委託持股或其他利益安排。 

大型“朋友圈”集合,利潤兩連降

依靠紀仲林贈與千萬資金起家的張馳團隊,十分善於管理人脈關係,不少客戶、供應商都來自於“熟人圈”。

2015年12月,同宇新材正式成立;2016年4月,公司正式投產。同月,公司就開始與南亞新材建滔集團生益科技展開合作。 

圖 / 同宇新材回覆函

“創業最前線”梳理發現,蘇世國曾在生益科技工作7年,擔任研發工程師;鄧凱華、章星均曾任職於南亞新材;章星還曾在建滔集團旗下的廣州建滔工作。

另外,章星曾任職的宏昌電子、廣州建滔還是公司供應商。 

圖 / 同宇新材回覆函

不僅如此,張馳、章星工作過的亨斯邁,鄧凱華工作過的聯茂電子都成爲了同宇新材的客戶,堪稱是一個龐大的“朋友圈”集合。

依靠這些客戶迅速發展起來的同宇新材,如今難以擺脫大客戶依賴症。2022年至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期),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佔當期營收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8%以上。在這期間,南亞新材、建滔集團、生益科技一直是公司的前五大客戶。 

圖 / 同宇新材招股書

客戶集中度高意味着議價能力弱,而同宇新材的主要產品售價已經下滑。目前,其主要產品包括MDI改性環氧樹脂、高溴環氧樹脂、DOPO改性環氧樹脂、BPA型酚醛環氧樹脂、含磷酚醛樹脂固化劑等系列。

2023年和2024年,這五大核心產品的平均單價全線下滑。其中,2023年各產品的平均單價降幅在26%至40%之間;2024年的降幅則在5%至20%之間。 

圖 / 同宇新材招股書

對於產品售價的下降,公司解釋稱,受原材料價格下滑影響,爲加強產品競爭力和有效維護客戶關係,下調了產品的銷售價格。

從結果來看,公司業績已經受到影響。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同宇新材實現營收11.93億元、8.86億元和9.52億元,起伏不定;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88億元、1.64億元、1.43億元,出現兩連降。 

圖 / 同宇新材招股書

對於業績下滑,同宇新材坦承與產品銷售價格有關。除此之外,其表示,還主要受產能瓶頸制約、全資子公司江西同宇建設期虧損等因素影響。

即便深知產品售價下滑的影響,同宇新材還在降價。其預計,2025年一季度主營產品銷售價格同比下滑10.37%。

而利潤下滑的勢頭也沒有就此停止。2025年一季度,同宇新材預計實現營收2.76億元,同比增長25.60%;歸母淨利潤3314.90萬元,同比下滑4.43%。

 圖 / 同宇新材招股書

倘若產品售價一而再,再而三地壓價,同宇新材的利潤空間只會進一步壓縮,而這絕非是資本市場想要看到的局面。

 存貨飆升,募投項目“畫大餅”?

此次IPO,同宇新材擬募集資金13億元,其中12億元用於擴產,即江西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電子樹脂項目(一期)(以下簡稱:江西同宇項目)。 

圖 / 同宇新材招股書

同宇新材計劃擴產的電子樹脂,是電子產品中的一種重要材料。

公開資料顯示,電子樹脂是製作覆銅板的三大原材料之一(樹脂、增強材料和銅箔),對覆銅板性能有重要影響,而覆銅板是加工印製電路板(PCB)的基礎材料,PCB則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也是電氣鏈接的載體,廣泛應用於智能家電、計算機、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行業。

實際上,江西同宇項目已經於2024年7月開始投產,處於設備調試、試生產、產能爬坡階段。

 圖 / 同宇新材招股書

對於江西同宇項目,同宇新材寄予厚望。按照規劃,江西同宇項目將於2026年完全達產,達產當年預計營收44.38億元、利潤總額9.44億元。

圖 / 同宇新材回覆函

招股書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9.52億元、利潤總額1.65億元。這也意味着,要想在2026年達成這一目標,公司要在2年時間內至少“再造”3個同宇新材,這個目標或許難以企及。 

圖 / 同宇新材招股書

另外,同宇新材究竟是否需要如此大的產能,還是個問號。招股書顯示,在江西同宇2024年7月開始投產之後,公司的存貨明顯增加。

2022年和2023年,其存貨分別爲5111萬元、5027萬元,基本平穩。到了2024年,其存貨達到9529萬元,同比大漲約90%。 

圖 / 同宇新材招股書

那麼,如此激進的產能規劃,是否建立在合理市場預測之上?另外,公司如何保證江西同宇在2026年完全達產後,完成44億元的營收目標?公司是否存在爲上市融資,誇大募投項目影響的情況?

對此,同宇新材方面對“創業最前線”表示,目前國內高性能覆銅板用電子樹脂的缺口較大,市場前景廣闊。據Prismark預計,中國大陸到2026年PCB產值規模預計達到546.05億美元,2021-2026年均複合增長率爲4.3%,仍居市場主導地位。

“公司面對下游市場需求增長,產能較爲緊張,實施募投項目以擴大現有產品產能具有必要性。隨着公司競爭力的不斷提升,業務的進一步開展,未來新增產能消化具備合理性和可行性。”同宇新材方面表示。

其實,拋開願景美好的募投故事,同宇新材當前的資金需求反而更爲迫切。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同宇新材的貨幣資金爲9106萬元。同期,其短期借款爲6086萬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爲1984萬元,合計約8070萬元,幾乎快要逼近貨幣資金的數額。 

圖 / 同宇新材招股書

而同宇新材也明確,此次IPO計劃將1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此前,同宇新材爲了滿足資金需求,曾進行違規轉貸。具體而言,公司在取得部分銀行借款時,爲滿足銀行對貸款資金用途的監管要求,將取得的銀行貸款支付給部分供應商,然後由供應商於當日或者間隔幾日將資金劃轉回公司銀行賬戶。

在2020年至2021年,公司通過江陰涵豐科技、廣東亦凡新材料、廣州鑫舟化工、廣東普什貿易4家供應商進行轉貸,資金合計1691萬元。 

圖 / 同宇新材回覆函

雖然同宇新材宣稱,公司已經嚴格管控,不再出現轉貸行爲,但這已經暴露出公司存在內控管理漏洞。

如今,同宇新材註冊生效,即將登上資本市場。不過,上市只是一個新起點,對公司的新考驗纔剛剛開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