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化工巨頭陶氏化學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並宣佈啓動新一輪戰略調整計劃。
財報顯示,陶氏化學當季營收爲104.31億美元,同比下降3.1%;淨利潤爲2.3億美元,相較於去年期的6.74億美元下降65.9%。
根據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陶氏化學在2025年一季度的淨虧損達到了2.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5.38億美元的盈利水平出現大幅逆轉。
爲應對危機,陶氏宣佈將進一步優化全球產能佈局,並計劃關停三家高成本、高能耗的歐洲工廠。其中,德國博倫的乙烯裂解裝置、施科保的氯鹼和乙烯基資產,以及英國巴里的基礎硅氧烷工廠均被列入評估範圍,可能面臨永久性關閉。
這一舉措是陶氏自2023年以來發起的20多項“資產行動”的延續,此前陶氏已關閉了阿根廷聖洛倫索的聚醚多元醇工廠、中國臺灣南崗工業區的烷氧基化工廠,並出售了軟包裝粘合劑業務等非核心資產。
不過,行業分析指出,陶氏的戰略調整短期內或難逆轉頹勢。全球聚氨酯、環氧丙烷等關鍵化工品產能過剩問題持續,陶氏也已將二季度的銷售額預期下調至104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此外疊加地緣政治以及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或將延緩化工行業恢復中期盈利的時間,可能會進一步擠壓陶氏的盈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