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事件: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我們認爲從銀行角度主要有以下方面值得關注。
宏觀政策導向不變:超常規逆週期調節鞏固經濟社會基本面,利好銀行業穩健經營。預計後續增量政策有望進一步出臺,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鞏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基礎,應對國際經貿鬥爭帶來的外部衝擊。
財政政策更加積極,銀行信貸、資本受益,服務實體和風險管控能力提升:(1)銀行信貸基本盤繼續受益:會議指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發行使用。目前超長期特別國債已提前發行。一季度貸款投放好於預期,預計受益於財政加力支持兩重兩新。(2)銀行補充資本正當其時,不排除中小銀行使用專項債補充資本的可能性:3月末四家國有大行5200億元增資方案發布,考慮到對等關稅帶來的經營風險和信用風險,當前時點補充資本具備及時性和必要性。部分沿海地區中小銀行直接面臨關稅影響,且當前專項債使用效率和方向均有提升空間,或可爲區域性中小行補充資本提供支撐。
降準降息預期增強,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政策性金融工具創新成焦點:降準幅度預計25-50BP,可能在本次會議後落地,降息幅度預計20BP,可能在5月或6月到來,測算綜合影響銀行息差-11.05至-10.09BP。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政策性金融工具創新重點圍繞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方向。(1)科技創新:本次會議再度提及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的“科技板”;(2)消費: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3)穩外貿:可能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或政策性金融工具幫助外貿企業應對關稅衝擊。此外,未來政策行可能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用於科技、消費、外貿等領域重大項目資本金,或爲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一方面可解決重大項目資本金缺口,另一方面將推動商業銀行通過銀團貸款等方式跟進配套融資。
關稅升級、外需走弱背景下,銀行零售業務有望受益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本次會議強調要提高中低收入羣體收入,大力發展服務消費,清理限制性措施,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銀行零售客戶風險降低、資質拓展、需求擴容可期,有利於消費金融發展;同時,消費貸價格戰弱化也有助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繼續,加速不良風險釋放,助力銀行輕裝上陣:會議指出繼續實施地方政府一攬子化債政策。當前地方化債穩步推進。會議關注房地產市場穩定、城中村改造和收儲。部分地區收儲和城中村改造加速,銀行對公房地產不良雙降,商品房銷量降幅收窄,銀行資產質量有望進一步改善。
投資建議
宏觀政策導向不變,銀行基本面積極因素積累。降準降息預期增強,銀行息差短期承壓但存款成本優化形成支撐。市值管理加力重塑銀行估值,中長期資金入市利好紅利行情兌現。我們繼續看好銀行板塊配置價值,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
經濟不及預期,資產質量惡化的風險;利率持續下行的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