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小米病”的車圈,把車展變成“高仿小米”開會了

Vista看天下
昨天

車圈的風水輪流轉,轉得要比娛樂圈還快了。

一個月前全網圍觀車企們天天上熱搜、大佬爭相喊話的時候,誰能想到今年的上海車展居然無聲無息地就要結束了。

上週我們作爲媒體也拿到了一張車展門票——本鄉巴佬還以爲終於能來當下最能出梗的“科技圈春晚”見見世面。

什麼現場看車圈老總們脣槍舌戰啦,第一時間見識各家出的新車啦,拍拍各種科技感車模啦……

還領到了小米展臺送的棒球帽。

誰知車展才當頂流沒多久,就迅速過氣。

不復去年的全網圍觀、熱搜霸屏,倒是看了不少圍着展臺直播賣車的銷售,以及好幾輛“高仿小米SU7”。

記得小米SU7剛推出時被笑“學保時捷”,而如今國內廠商們又開始扎堆學小米——

我宣佈,這屆車展這麼無聊,雷軍負全責。

01 小米新車缺席,但車展上到處都是“假小米”

近兩年車展上的絕對頂流小米,這次顯得格外低調。

沒有發佈會,雷軍全程都未露面,預熱很久的新車YU7也沒亮相,展廳裏只陳列了十幾輛各種顏色的SU7和SU7 Ultra。

我在逛小米展廳的時候還疑惑這紅橙藍白粉紫都有了,怎麼沒有辨識度最高的“閃電黃”。

直到逛完大半個會展中心才明白——閃電黃都在別的車上呢。

可以看出小米依然是車圈最大流量,其他品牌想盡辦法也要“蹭”點熱度。

埃安在展廳裏的一臺車,被吐槽“遠看保時捷、近看小米SU7,揉揉眼鏡才發現是紅米SU7埃安”。

不僅黃色帶豎條的塗裝、車頭的開孔機蓋都跟小米SU7 Ultra一模一樣,甚至連側面都直接寫了一個“Ultra”。

只不過仔細一看,這個機蓋的“開孔”好像是實心的。

新能源品牌也就算了,就連越野車也來湊熱鬧。

我頭一次在一輛北京越野上看到如此鮮亮的黃色——車身上不僅同樣寫了Ultra,還畫了個閃電形狀,生怕人不知道這是“閃電黃”。

只是不細看還以爲買到了寶可夢痛車,很難想象越野大哥能開它出門。

@高翔GAOX

當然更多車企也不是在簡單粗暴地“蹭熱度”。只能說小米SU7在流量上的成功,給了他們更大膽的思路。

比如我在車展現場看到的紫色新車,比過去十年加起來看到的還多。

雖然來自衆多不同品牌,但每個都讓人想起去年小米SU7霞光紫在武大櫻花樹下拍的那組“神圖”。

“車還是低調黑白最好賣”的傳統規則,在顏值經濟面前一敗塗地。

去年成都車展出圈,靠的是各種女高管風、科技風的車模。相比之下上海車展的車模從數量到噱頭都跌了一大截。

說實話,全場最讓我後悔錯過的“車模”,其實是之前直播搞全網招聘的青海搖網紅張詩堯。

是的你沒看錯,在燈火輝煌、滿是高科技裝飾的汽車展臺上,在鋥光瓦亮、代表高端生活的展車前——五個穿西裝、戴着白手套小夥,正在表演搖花手。

@小6

去年車企們自己就是流量本身,今年卻紛紛整活蹭流量。

比如都開始瘋狂搞聯名,把展廳搞得像商場中庭,到處都是網紅打卡點和帶IP的“痛車”。

阿維塔的展廳裏擺滿了穿太空服的銀色兔子雕塑;Smart跟Smart則是跟塗鴉大師Keith Haring聯名。

你可能不知道Keith Haring是什麼,但應該在某些快閃店或者服裝店裏見過下圖這個東倒西歪的彩色小人圖案。

比亞迪跟黑神話悟空聯名,廳裏最拉風的一臺展車看起來像金箍棒變的。

而搶佔年輕女車主路線的品牌,必須要放一臺從方向盤到輪胎都貼滿毛絨的“毛絨車”。

卡皮巴拉或成爲最大贏家(bushi),一路走下來看到三四個品牌跟它聯名。

我還在五菱展廳裏坐進去試了試,但因爲座椅儀表盤方向盤通通都是毛茸茸的,屁股一挨座位立刻感覺氣溫升高、開始冒汗。

02 吹了半天“科技感”,但逛展的人只惦記領帽子

大概從前年開始,隨着新能源行業的突飛猛進,車展的畫風鄙視鏈頂級已經從“高端商務”變成了科技感、前沿感。

但現在連科技感也能流水線定製了。

幾乎每個新能源車企,都會在常規車型的旁邊像模像樣地擺一輛飛行汽車或者是概念車。

不過以我淺薄的見識來看,大部分都只能算是“汽車模型”。

有的概念車把方向盤設置在前排正中間,有的乾脆把方向盤做成可以360°旋轉的大滾輪,比起汽車更像90年代科幻電影裏的宇宙飛船。

這玩意真要落地量產,恐怕要到2055年了吧!

真正能投入使用的“科技產品”,其實是機器人和機器狗——對,就是如今已經成爲開業剪綵、企業年會必備老演員的那種。

像下面這種給機器狗安個狗頭,讓它表演原地踏步的還屬於比較保守的。

升級版本是讓機器狗披掛上陣在紅地毯上表演舞獅,還要配上《男兒當自強》的BGM。

不騙你們,當機械舞獅們隨着“做個好漢子”的旋律突然跳轉面向我的時候,我真的被嚇得後退了一步。

唯一看着跟科技好像真沾點邊的,是小鵬展臺的“機器人車模”。

車展前我就刷到了何小鵬在微博上的宣傳,逛展時也剛好趕上他帶着機器人在展廳裏挨個介紹自家的車型。

只不過當時的狀況大概是這樣的——在何小鵬和機器人往下一個點位移動之前,現場的保鏢和工作人員會提前拉起人牆,確保這段行走路線的暢通。

……別吐槽機器人太奶跑馬拉松要仨人跟着了,機器人車模幹一次活可得十幾個工作人員開路。

事實上,也不能怪各個品牌的展廳都在卷花活。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這屆上海車展確實沒有什麼現象級的新車。

討論度最高的網紅車型,依然是華爲在去年公佈的百萬豪車尊界S800,只不過去年底廣州車展時這輛車還被關在“禁止拍照”的小黑屋。

今年外型可以隨便看了,內飾實物依然沒有曝光,就算是吊胃口也實在是有些太久。

蔚來旗下的螢火蟲挑在車展前幾天公佈了售價,但因爲跟外界之前預估的差不多,引發的討論也很有限。

現場更讓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蔚來的銷售,還沒進到場館裏的我就先遇到了兩個,到處找人掃碼參加活動、留資料。

展前預熱看似各出奇招,車企們找明星、鋪噱頭宣傳的熱火朝天。

到最後真正最火爆的展臺,依然是沒新車也沒雷軍的小米——排隊領限量帽子的隊伍,早上9點就能在場館外繞好幾圈。

03 行業越無趣,車展越無聊

說實話,對於此前只在網上刷各種車圈熱鬧的我來說,上海車展其實有點讓人失望的。

但一個行業展生生變成普通網友也會關注的流量場,其實也就是最近一年的事兒。

以往車展雖然也會發布新車、介紹行業發展,但更重要的功能是賣車。

2023年廣州車展還特地強調“不以銷售爲目的”。

純粹的汽車愛好者和有購車需求的人才有動力關注,展廳裏常見銷售排排站開動員大會,誓要成交更多大單。

結果裏面還是一堆銷售。@Fun途

隨着越來越多新能源車企開始把店開進商場,普通人逛街順便就能看車,無需專門到大型車展去看,原本車展已經漸漸邊緣化。

直到小米靠雷軍的個人形象和營銷才能,盤活了整個局面。

堪稱熱度爆表的去年北京車展,也正好是新能源品牌們營銷最猛、車圈流量開始蔓延到大衆視野的節點。

高管扎堆露臉,車展真正成了比以前電影節紅毯還熱鬧的地方。

不同於今年的極盡低調,去年雷軍幾乎是小米汽車“行走的吉祥物”。

每天都會去不同的友商的展臺溜達,連被拍到的穿搭都有三套。

周鴻禕爬上車頂,徹底開啓了他作爲“車圈網紅”的職業生涯。

新能源品牌的展廳天天擠到走不動,而傳統燃油車的展廳人跡寥寥,似乎也暗示了之後一年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

年中的成都車展,出圈的是各種機器人風、女高管風車模。

也正是各家汽車品牌嚐到流量甜頭,開始瘋狂把品牌形象往“科技感”“年輕化”捯飭的時候。

今年車展上也有一些時髦車模。

年尾廣州車展看似沒有那麼多花活,但卻是車企們在智能駕駛的賽道上打到最白熱化的階段。

不僅新勢力們在鼓吹自家的智駕水平,傳統車企也紛紛給自家新車安裝起了輔助駕駛功能。

車展只是一面旗幟,展示的其實是整個行業風的方向。

當汽車市場本身的發展從突飛猛進開始走向瓶頸期,車展開始變得“無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在上海車展開始的前幾天,工信部發布通知要求車企和科技公司對自動駕駛宣傳進行更加嚴格的規範。

在當下,相當於給新能源廠商們最後一張牌也套上了枷鎖。不少車企緊急更改了物料,撤下了有關“高階智駕”的內容。

反而是不少傳統燃油車品牌,似乎在藉機試圖重新搶回戰場——

從停產滯銷的經典車型,到跟供應商合作對新出燃油車型進行智能化改造。

同時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新能源產品線,不再想着“教育用戶”,開始思索用戶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車。

從去年開始,像瑪莎拉蒂、保時捷、勞斯萊斯這些豪華車經常被報道銷量下滑、高端濾鏡不再。

但也有人依然保持自己的風格。

比如看完了全部8個大展區,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其實是保時捷的展廳。在一片藍白色調的“未來感”展臺中間,只有它走的復古範兒。

設計了一個巨大的雙層展示區,裏面放滿了各種經典車型。

@KK的玩車日記

最裏面的展示牆上掛上了醒目的四個大字——“無可替代”。

或者可以說,過去一年車展動向在網上的刷屏和出圈,本來就是汽車行業突飛猛進帶來的副產品。

當行業本身走入深水區,車展也當然會剝除光環,重新迴歸“行業展覽”的本質。

而現場的一個對比,或許更能直觀說明當下汽車行業的現狀——

車展第一天,各個車企都在開發佈會。高管們、代言人們在科技感滿滿的展廳裏談技術發展、科技未來、用戶體驗。

到了第二天,每個高大上的展臺周圍都擠滿了立着手機,正在大聲直播賣車的“帶貨天團”。

你看,喊再多高大上的詞,最後還是爲了把車賣掉。

@環球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