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67隊隊員鍾顯超半場加速過掉防守隊員後,高高躍起準備扣籃終結,但是補防球員選擇犯規將其拉下,前者重重摔在籃球架的地板上。
在他身下的地板上,赫然印着“美凱專業籃球地板”。而在距離他不足一米的籃架上,展示着脈動、蒙牛、瀘州老窖百調的標誌。
這是《中國經營報》記者在2025街球霸王聯賽首站巡迴賽上看到的畫面。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李寧(02331.HK)旗下的反伍街球聯賽、361°旗下的觸地即燃聯賽、運動品牌維動體育旗下的赴戰3.0聯賽等均在4月份密集開打。
只是在衆多自主籃球賽事IP中,除了街球霸王擁有多位冠名商、贊助商以及供應商之外,其他大多數賽事的商業化和產業化進程仍需進一步加強。
多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市場上能夠獨立獲得盈利的籃球賽事並不多。但是,不同品牌主導自主籃球賽事的最終訴求不盡相同,應將賽事的作用放在整個產業生態中討論。
草根賽事迎來爆發期
2024—2025賽季的CBA季後賽正在進行,而在全國多個籃球館和室外球場中,若干個自主籃球賽事同步舉辦。
日前在南昌舉行的街球霸王全國巡迴賽首站,8支參賽球隊進行了12場比賽。鍾顯超作爲廣東67隊的球員多次命中關鍵球。
而在不久前,361°旗下自主賽事“觸地即燃”新賽季揭幕戰在武漢打響。24支草根戰隊及4支特邀嘉賓隊參賽,覆蓋學生、草根球手、前職業球員等多元身份。
與此同時,維動體育自主賽事“赴戰3.0”已經在百色、鄭州等多個城市舉辦。即將在5月底舉辦的總決賽,目前已經開始對外售票。
除此之外,2025李寧反伍街球聯賽、星街戰接球聯賽、達克寧×路人王城市賽等多個自主籃球賽事同步開打。
記者注意到,各個賽事在保持競技性的同時,在規則上都有所創新,確保比賽的觀賞性和大衆參與性。比如,“赴戰3.0”採用單節25分和4對4全場賽制,並設置4分點等規則;觸地即燃沿用FIBA國際籃聯的3×3賽事規則。在小組賽期間,得分翻倍的最後1分鐘被稱作“觸地即燃時刻”;而街球霸王則限制職業球員參賽人數,鼓勵更多草根選手參與賽事當中。
數據顯示,我國具有良好的籃球基礎和觀賽人羣。據中國籃協2024年發佈的《中國籃球運動發展報告》,我國籃球人口已達到1.25億人,核心人口約7610萬人,其羣衆認可度是集體球類排名第一的運動項目。在3—17歲的孩子中,48.1%的父母帶過孩子打籃球,61.1%的父母帶孩子看過籃球比賽轉播,41.3%的父母現場帶孩子看過籃球賽。
事實上,職業籃球賽事之下,諸多“野球賽事”早已存在多年。在抖音及其他短視頻平臺興起之後,很多非職業籃球運動員獲得曝光,一大批籃球廠牌成立,並收穫很多籃球愛好者的關注。
在此基礎上,商業化的自主籃球賽事IP應運而生。體育運動品牌、MCN機構以及部分以年輕人爲主流消費羣體的快消企業,紛紛通過籃球賽事迎合用戶需求,並以此增強客戶羣體的黏性和品牌忠誠度。
記者曾在多個自主籃球賽事現場看到,主辦方往往會設置互動環節,通過投籃、答題等形式,增加品牌曝光和用戶認知。
根據街球霸王賽事方提供的信息,南昌站的3天賽事期,累計萬名觀衆湧入賽場,網絡平臺“街球霸王南昌站” 話題播放量3億,直播吸引1.4億人次圍觀。
商業化進程待破局
伴隨着民間籃球賽事的蓬勃發展,很多現役和退役職業球員也紛紛進入街球賽場,職業籃球與街球之間的界面逐漸模糊。
剛剛退役不久的前CBA球員喬文瀚,佔用了山東TEAMWORK廠牌中的職業球員名額,在本次街球霸王的比賽中多次投中關鍵球。而在之前的赴戰3.0鄭州站的比賽中,他取得了40多分,收穫衆多粉絲。他告訴記者,在從職業賽場退役之後,自己大部分時間都在參加各種籃球賽事。
在其他相關籃球賽事中,曹巖、孟博龍、李青翔、王增傑等前職業球員早已實現身份轉換,通過街球賽事延續籃球生涯,並獲得不菲的收入。
前八一隊隊員曹巖,退役後轉型籃球KOL,目前在抖音平臺擁有260萬粉絲。他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我現在做網絡一年的收入,比我打球最多的那一年,算起來一年都比打球10年多。”
國內某籃球賽事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位擁有幾十萬粉絲的籃球KOL,此前屬於CBA賽場的邊緣人,但他的實戰能力強,每年打街球、野球、相關商單以及帶貨等收入,保守估計在200萬—300萬元。
不過,對於賽事自身及主辦方而言,其商業化進程仍有很多提升空間。
儘管關注籃球的人羣大多擁有年輕、個性、潮流等標籤,但是,真正讓贊助商掏出真金白銀支持,卻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
通常來講,成熟的民間自主籃球賽事,商業化大致可分爲門票收入、贊助商以及周邊產品開發。記者關注到,國內很多品牌方主導的自主籃球賽事,多爲免費觀賽,鮮有通過線下售票獲得收入,更遑論媒體版權收入。
並且,在贊助體系和商業化方面,各個賽事不一而同。
上海美凱地板是街球霸王的賽事供應商。該公司董事長黃瑞更對記者提到,公司與NBA中國合作已有10餘年時間,街球霸王作爲NBA中國的原創賽事IP,美凱自然會全面參與其中。
另據街球霸王賽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賽事首個賽季便與13家客戶達成合作,包括耐克、Shake Shack、Hyperice、瀘州老窖、威爾遜和外星人電解質水等。
而在赴戰賽事中,每次城市站均會在當地進行招商合作。另在比賽間歇,線上直播間會同步啓動帶貨,線下還會展示相關產品進行銷售。
相對來講,此類賽事已經逐漸形成IP,屬於草根賽事的佼佼者。而對於大多數籃球賽事來說,距離商業化還有很長距離。
鄭州市某賽事負責人曾向記者展示其商業規劃書,但最終因賽事影響力有限而折戟。
高鐵老炮籃球俱樂部創始人羅承告訴記者,很多由球迷自發組織的區域性籃球賽事,大多屬於“玩票”性質,更多依賴熱愛和個人財力支撐。並且,部分賽事因前期投入不夠,在專業性和傳播等方面均有很大提升空間。
他還提到,目前各個賽事還存在球員審美疲勞的問題。“賽事很多,但是能夠實戰且擁有一定粉絲基礎的籃球運動員卻是有限的。這導致很多網紅球員頻繁‘串場’,時間久了就會影響觀看體驗。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培養出合適的籃球運動員的週期和投入都是漫長的。”
多個賽事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坦陳,單就計算賽事現場的投入產出,很多都是虧損運營。自主籃球賽事的商業贊助體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上述多位負責人認爲,需要將籃球賽事放在主辦方的整個經營生態中去理解。
赴戰賽事相關負責人表示,每次賽事前後,外界對於赴戰以及主辦方維動體育的關注度都有提升,這將帶動公司在體育運動產品的銷售,以及拉昇維動品牌在年輕粉絲中的知名度。根據相關媒體報道,自2022年啓動赴戰賽事之後,該品牌銷售額從2022年的9000萬元上升到2024年的超5億元。
街球霸王賽事相關負責人則提到,公司旗下擁有MCN機構——恩畢威,簽約多名知名籃球博主,通過舉辦賽事可以爲大家提供一個更好的展示平臺。
而對於頭部運動品牌來說,賽事成爲重塑品牌力的重要抓手。
361°在2024年財報中提到,對自有賽事的佈局是公司品牌戰略中的重要一環。2024年,公司成功打造“板上見”“場上說”亮相全新賽事和活動。目前,公司已經構築起具有競爭力的賽事生態體系,並在賽事國際化推廣方向取得進展。
李寧在財報中提到,反伍街球聯賽成爲街頭籃球愛好者的年度盛會,大力提升了“反伍”籃球鞋系列的知名度和曝光度,充分發揮線下賽事與線上營銷協同發展的積極效應。
“中國具有豐厚的籃球羣衆基礎,伴隨着抖音及其他短視頻平臺的興起和迭代,未來大衆籃球賽事供給會愈發豐富,自主籃球賽事會逐漸進入盈利週期。”一位自主籃球賽事負責人對記者說。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