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華社
一場春雨不期而至,打溼地皮也“染”綠樹梢,天山南麓遲來的春意更加肆意蔓延。踏上田壟,透過綠茵般的麥田遠遠望去,一臺臺辣椒自動移栽機正筆直地駛過田野,播下兩行嫩綠的辣椒苗後,蕩起一縷微塵。
走進雨後鬆軟的地裏,辣椒自動移栽機由一臺拖拉機牽引,拖拉機安裝有北斗自動導航系統,駕駛員不碰方向盤車輛也能自動調整方向,確保拖拉機沿鋪好地膜的地壟方向行駛。
“這是自動投苗旱地移栽機,平均每天可移栽30畝地左右。”博湖縣本布圖鎮本布圖村辣椒種植戶馬天輝說,自從採用機械化栽苗後,家裏幾十畝地兩三天就能栽完,不僅省了人工還大大節約了時間,再也不愁找不到幹活的人了。
得益於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日照時間長等獨特自然條件,新疆焉耆盆地對農作物紅色素的積累極爲有利,也孕育出色素辣椒、加工番茄等產業。
2024年,博湖縣工業辣椒種植面積達7.95萬畝,年產幹椒4萬噸,縣域內色素辣椒加工企業(合作社)達12家,辣椒種植戶相較上一年度每戶增收近3000元。“有國家農機補貼政策的支持,農戶購買農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僅辣椒、番茄自動移栽機保有量就有190多臺。”博湖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羅克曼·如則說。
從人工移栽到全自動移栽機,從人工駕駛到北斗導航自動駕駛,從人工採摘到機械化採收……伴隨各類機械化、智能化、自動化農機研發應用,各類作物的耕種收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
“我們從2010年開始研發這個機器,一直改進迭代到第五代才投向市場。”巴州一家農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梁佳告訴記者,現在的番茄、辣椒移栽機只需把苗盤放到相應的傳送帶上,夾苗裝置就能自動作業,每行每分鐘能栽種160株苗,基本實現了移栽的自動化作業。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四十里城子鎮,農戶操作移栽機在農田裏移栽番茄苗(4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丁磊 攝
而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的千畝加工番茄種植基地,數臺新式番茄移栽機正有條不紊地移栽加工番茄苗。“移栽機可一次性完成打孔、栽苗、扶苗、覆土壓實等工序,相當於30人的工作效率。”種植戶劉豔玲說。
新疆是全國最大的加工番茄種植和生產基地。目前加工番茄已實現全程機械化,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98%。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四十里城子鎮,農戶操作移栽機在農田裏移栽番茄苗(4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丁磊 攝
在新疆優質枸杞產地精河縣,枸杞的栽種、旋耕等環節同樣實現了機械化操作。“我們在除草機上加了智能識別器,能夠對枸杞和雜草進行智能化識別,可以有效提高除草的效率,降低勞動強度。”精河縣農業農村機械化發展中心高級工程師馬曉燕介紹,目前當地正在集中精力開展枸杞採摘機的研製開發。
隨着北斗導航技術、全自動移栽機等現代農業技術裝備的應用普及,各類先進的機械化、智能化、自動化設備成爲春耕“主力軍”,曾經的小衆作物已成爲頗具規模的富民產業,多類產品走出國門遠銷海外。
雨過天晴陽光正好,拖拉機轟隆隆駛過地壟,嫩苗紮下根後隨風搖曳。數月過後,成熟的辣椒、番茄、枸杞又將在戈壁灘上匯成一幅幅火紅的豐收畫卷。(記者苟立鋒、丁磊)
來源:新華社
編輯:張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