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紀要):今年 iPhone 新機中的份額將降至七成

海豚投研
05-01

高通(QCOM.O)於北京時間 2025 年 5 月 1 日上午的美股盤後發佈了 2025 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截止 2025 年 3 月):

以下爲 高通 2025 財年第二季度業績說明電話會紀要,財報解讀請移步《高通:三星 “補血” 難續力,蘋果 “拆臺” 藏暗雷》

一、$高通(QCOM.US)財報核心信息回顧:

二、高通財報電話會詳細內容

2.1、高管層陳述核心信息:

1. 2025 財年第二季度財務表現

總收入:109.8 億美元。

非 GAAP 每股收益(EPS):2.85 美元。

半導體芯片業務(QCT):收入達到 95 億美元

許可授權業務(QTL):收入爲 13 億美元。

增長亮點:

汽車和物聯網(IoT)業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 59% 和 27%。

分紅回購:向股東返還 27 億美元,其中包括 9.38 億美元的股息以及 17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資金。

2. 技術與產品進展

移動業務:

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我們推出了 x85 5G 平臺,這是全球最先進的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調制解調器到天線系統。x85 平臺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應用於手機、汽車和物聯網產品。在智能手機領域,我們預計該平臺僅會應用於安卓設備;

在手機領域,截至目前,全球各大安卓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已推出或發佈了 90 款搭載驍龍 8 Elite 的旗艦機型;

AI PC 業務:

自 2024 年年中首款驍龍 X 高性能設備推出以來,已有超過 85 款設計正在生產或開發中,並且目標是到 2026 年實現超過 100 款設計的商業化。據第三方數據顯示,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在美國和歐洲前五大國家的零售市場中,基於驍龍平臺的個人電腦在價格超過 600 美元的 Windows 筆記本電腦中佔比約 9%

擴展現實(XR):

與 Meta 等合作伙伴的長期合作推動了 XR 業務的發展;

谷歌合作,推出基於 Snapdragon XR 平臺的設備;

目前,全球合作伙伴設計的智能眼鏡款式已超 15 種。

工業物聯網(IoT):

在推進邊緣工業智能的重大進程中,公司正與 Palantir 合作,將其智能企業系統和人工智能能力集成到公司的先進平臺上。

汽車業務:

獲得了 30 個新項目,其中包括 5 個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項目,以及來自中國汽車製造商的訂單,如蔚來極氪、長城、東風等車企。

全球汽車製造商基於公司平臺推出了 14 款商用車,自本財年開始以來,此類商用車的發佈總數已達 29 款。。

公司與 Visteon 和 Patel 展開新合作,基於驍龍座艙平臺打造下一代 AI 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並且,公司將與 ASV 聯合提供一套預集成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解決方案,支持 L1 和 L2+ 級別功能。

邊緣網絡業務

推出了基於 x85 的驍龍之翼第四代固定無線接入精英平臺,它是全球首款支持 5G Advanced 的固定無線接入(FWA)平臺。

3. 財務展望

2025 財年第三季度預期:

非 GAAP 收入預計在 99 億至 107 億美元之間。

非 GAAP 每股收益預計在 2.60 至 2.80 美元之間。

QTL 業務:

預計收入在 11.5 億至 13.5 億美元之間,EBT 利潤率在 67% 至 71% 之間。

QCT 業務:

預計收入在 87 億至 93 億美元之間,EBT 利潤率在 28% 至 30% 之間。

手機業務預計同比增長約 10%,物聯網和汽車業務分別同比增長約 15% 和 20%。

4. 收購情況

高通於 2025 年 3 月 11 日宣佈了一項協議,收購 Edge Impulse Inc.(未披露具體財務細節)。

Edge Impulse,這是行業領先的邊緣人工智能開發平臺之一,它能讓超過 17 萬名開發者打造適用於廣泛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比如資產追蹤與監測,以及在預測性維護系統中利用計算機視覺、時間序列數據、音頻事件識別和語音識別等多種人工智能能力進行製造異常推斷。

5.2029 財年目標

非手機業務:實現 220 億美元營收;

個人電腦業務:實現 40 億美元營收;

XR 業務:實現 20 億美元營收;

汽車業務:實現 80 億美元營收;

工業物聯網業務:實現 40 億美元營收

2.2、Q&A:

Q 針對手機市場的業績指引時,都考慮了哪些?有沒有考慮關稅提前備貨等影響?

A關稅的應對方式體現在業績指引中,它反映了目前對關稅所帶來財務影響的評估。目前來看,並未發現有任何實質性的直接影響

沒有收到客戶大規模的提前採購訂單,這表明他們的訂單模式是合理且穩定的。

Q 大約一個季度前,儘管你表達了一些樂觀態度,但在當前沒有在模型中將華爲的收入計入版稅中。鑑於目前簽署協議的困難背景,能否分享一些關於這些談判的最新情況?

A關於華爲談判,目前沒有更新的消息。談判仍在進行中,但目前沒有可以分享的進展。

Q 關於物聯網業務,似乎這是本季度超出預期的業務領域。能否詳細說明是什麼推動了增長?另外,對於這個板塊,是否有關於需求提前的跡象?

A 在物聯網領域,消費、網絡和工業三個子領域均實現了增長。最大的增長貢獻者是工業領域。我們對市場的看法是,市場正從微控制器向微處理器和 AI 過渡。公司的技術組合在這次過渡中是有優勢的。

當公司的物聯網收入時,包括 PC、XR、工業和網絡等領域時,公司技術與這些領域的相關度越來越高。

Q 關於你們的併購渠道和戰略,如何看待這些收購在當前終端市場中對公司能力的增強情況?相對而言,有些收購是爲了拓展現有的終端市場,而有些收購則爲你們帶來了更多的增長支柱,使你們能夠進入更多新增的終端市場,那麼這些收購又該如何理解呢?

A 公司接下來的重點是切實擴充物聯網業務領域,尤其是在工業領域,這是一個明確的方向。在工業領域的邊緣側,先進計算和人工智能存在着巨大的機會。我們對 Edge Impulse 和 Focus AI 所做的收購,實際上是在構建一個軟件平臺,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技術擴展到所有不同的垂直領域,並且我們可能會繼續通過類似這樣的收購來擴充這個平臺。

Q 通常,財年第四季度從季節性來看,增長率在中個位數到高個位數之間。除了宏觀經濟因素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對該季度的預期?

A 當我們展望第四季度時,顯然最重要的是宏觀環境。

具體到 QCT(半導體芯片業務),看安卓、汽車業務和物聯網業務時,從環比和同比的角度來看,公司預計會呈現正常的季節性變化;然後在蘋果產品業務方面,公司預計在 2025 年秋季推出的產品中,公司的份額會降低。預計在那次產品推出時,公司份額大約爲 70%。其餘的情況和你預期的大致相符。

Q 如何評估在中國的業務呢?有沒有看到客戶有想要放棄像你們這樣的美國供應商,而更多地轉向聯發科的跡象呢?如何權衡這些因素的呢?

A 就目前而言,公司的地位很穩固。公司在中國的業務覆蓋情況,一方面有在中國國內銷售的產品,另一方面還有大量產品從中國銷往世界其他地區。這正是驍龍在那裏具有獨特地位的原因。

就在幾周前,公司在上海車展上達成了一些新的合作關係,包括在汽車領域拓展了業務渠道並獲得了新的項目。公司在中國的客戶羣體中,沒有看到合作熱度放緩的跡象,這涵蓋了智能手機、個人電腦、汽車、擴展現實領域,在工業領域也有一定的熱度。

Q 芯片毛利率。在第二季度它有所下降,大概下降了 90 個基點左右(0.9%)。似乎對第三季度的指引顯示毛利率也會有類似幅度的下降。儘管手機業務表現似乎更傾向於高端機型(考慮到新興市場智能手機的疲軟),但爲什麼毛利率會下降?這是不同業務板塊間的產品組合問題嗎?

A 我們看到低端產品方面有一些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毛利率產生了輕微影響。但當你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毛利率趨勢時,我們對實際情況和業績指引都挺滿意的,而且也沒有什麼新情況要告訴你。這只是各季度之間產品組合的變化情況而已

Q 關於關稅,我知道你說沒有直接的重大影響,但你說你在指引中考慮了目前所看到的情況,比如對於關稅的間接影響,有什麼樣的假設?

A 公司沒有看到任何重大的直接衝擊。存在較小的直接衝擊和一些需求的輕微變化。我們已經在數據中反映了這些因素,並納入了我們的預測。但沒有什麼足以顯著到改變我們業績指引的方向。

至於間接影響,顯然這是我們正在密切關注的方面。目前對我們來說,要預測這方面的情況是有難度的。

Q 在其他公司面臨困境的市場中,你們在汽車領域繼續表現出色,並計劃到 2029 財年將業務規模翻倍。能否談談增長驅動因素?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何時會有更強勁的增長?

A 有幾個驅動因素。如果你還記得我們之前概述和披露的項目儲備情況,我們提到其中三分之一是 ADAS 項目。公司有一些即將量產(SOP)的項目,在這些項目中,驍龍數字底盤(Flex)平臺能夠在同一芯片組中集成數字座艙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功能。僅在 ADAS 方面,公司在本季度宣佈了 5 個新的 ADAS 項目。

Q 關於手機業務,你提到該業務同比增長了約 10%。能否分解一下,我猜是兩個主要部分,即中國市場和其他大客戶業務的相對貢獻。你還提到了一些關於中國市場補貼的影響。能否提供更多細節?這是可持續的需求增長,還是補貼導致了需求的提前釋放?

A 從補貼的角度來看,在中國市場,本季度的總出貨量符合預期。如果你考慮高端手機(售價超過 400 美元),它們在新售出設備中的佔比已從 2019 年的 21% 增長到了 2024 年的約 30%。高端機市場的擴大,是公司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Q 關於 PC 業務,公司產品線已經有所變化,可能進入一些較低價格點的市場。這對今年物聯網領域內 PC 業務的增長意味着什麼?當你們進入這些較低價格點市場時,這些產品的毛利率是否與你們目前的物聯網業務相當?

A 在個人電腦業務上,公司從路線圖的高端產品起步,並確立了在性能方面的領先地位。從那以後,我們總共推出了 4 個平臺,覆蓋了價格低至 600 美元的個人電腦。而且今年晚些時候,下一代芯片也將問世。

公司預計到 2026 年將有 100 款設備實現商業化。目前,公司已獲得了超過 85 個項目。在應用程序移植和遊戲移植方面,我們現在已經將 1400 款遊戲移植到了該平臺上,並且有 750 個原生應用程序。公司預計到 2029 財年的市場份額將達到 12%。

Q 談一談競爭方面的情況,你們所感受到的競爭壓力是增大了還是減小了,尤其是在高端市場。對於 CSS(Arm 終端計算子系統),它可能會爲手機廠商(OEM)直接提供現成的應用處理器(AP),對你們是一種威脅嗎?

A 智能手機領域的競爭格局沒有變化。按客戶羣體來細分的話,公司和三星的合作關係很穩定。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和他們自己研發的芯片競爭。公司提升了業務的份額,過去份額是 50% 左右,現在份額提升到 75% 左右。而且我們一直和這個客戶執行多年期的合作協議。面向中國本土客戶的競爭時,實際上主要是公司和聯發科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公司很高興看到高端市場有所擴大。對於兩家公司來說,這個市場足夠大,這就是公司看到的未來的競爭格局。

Q 公司在 AI 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增加了 NPU,並因此提高了 ASP(平均售價)。但英特爾表示,在 PC 領域,他們沒有因增加 AI 能力而提高 ASP。爲什麼 AI 在移動領域效果這麼好?對於你們未來的產品,你是否仍然認爲更多的 AI、更多的 NPU 將帶來更高的 ASP?

A 真正重要的是趨勢,手機和 PC 是有所差別的。

手機領域,擁有一個能爲你做事的智能助手的能力——甚至從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來看,能看到爲小屏幕開發的應用場景更加明確了。而目前在這個發展週期所處的階段,有點類似於我們當初看到的功能機向智能手機過渡的階段

AI 能推動更多的 NPU 內容進入手機,並提高了 ASP(平均售價)。隨着這一切在大規模部署併產生大量新的用例後,這將是一場關於誰能提供更多的 NPU 性能而不影響電池壽命的競爭。

PC 領域的情況略有不同。首先,當進入 PC 領域時,公司的目標是提供多天的電池續航時間、更快的 CPU 和更佳的外形設計。現在,這一趨勢在 PC 領域也有所不同。因爲對於那些經常使用 AI 的功能,存在一個經濟層面的考量。因此,公司之所以獲得 PC 的項目,是因爲擁有更好的筆記本電腦。它運行速度更快,外形更小。但 PC AI 剛剛開始起步。

隨着越來越多的軟件即服務(SaaS)公司,尤其是在面臨競爭壓力時,更小的模型使得雲端和邊緣設備在推理方面展開競爭。屆時會看到更多這樣的應用場景,而 NPU 也將大放異彩。

Q 關於你們提到的美國大客戶市場份額將降至約 70%,這對你們的運營支出(OpEx 有影響嗎?你們在控制 OpEx 方面做得很好,但隨着該業務的減少,OpEx 的變化軌跡是怎樣的?以及當退出這一主要客戶時,高通的利潤結構將如何變化?

A 公司的 OpEx 戰略非常明確,並且我們在兩年前就制定了這一戰略,即保持現有 OpEx 投資規模,並將投資從手機領域轉移到我們正在關注的新領域,包括汽車領域,以及物聯網領域的 PC XR 和工業領域

在營收方面,隨着蘋果營收的減少,公司設定的目標能夠彌補這部分收入損失,並且從整體的損益情況來看,能讓公司處於良好的境地。。

Q 公司將自由現金流的回報提高到 100% 回報給股東,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是個積極的信號,想了解一下促成這一舉措的因素是什麼?

A 在過去幾年中,公司的現金流一直非常強勁,因此現金儲備是在增加的。鑑於目前的股價,這是一個利用現金餘額並增加股票回購的機會。當然,我們在這麼做的同時,也會保持我們在併購方面的戰略靈活性。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