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72小時再交易!市場已總結出“川普2.0時代交易準則”

華爾街見聞
05-03

特朗普頻繁“推文炸彈”重創市場,投資者摸索出“三天不動”的避險新策略。

特朗普重返美國政壇後頻繁通過社交媒體發佈政策信息,引發市場動盪。爲規避政策快速反轉帶來的損失,債市投資者已總結出“72小時交易規則”:特朗普發佈消息72小時內若無反轉,再採取交易行動。

債市投資者“草木皆兵”

債券投資者曾多次因立即響應特朗普的推文而蒙受損失。

例如,特朗普發帖威脅對歐洲葡萄酒加徵200%關稅後,多家投行迅速進行場外交易,押注相關公司(如包裝商Ardagh Group SA、Verallia及標籤製造商Fedrigoni SpA)債券價格下跌。

然而,幾天後,當最終關稅清單公佈並無葡萄酒時,債券價格迅速反彈,令提前行動者措手不及。類似地,對加拿大鋼鐵徵收50%關稅的威脅也很快被放棄。

這些頻繁反轉的事件,令債券投資者對特朗普推文心存忌憚。

“72小時規則”:在反覆中尋求確定性

市場參與者痛定思痛後,部分銀行和投資者開始採納“72小時規則”,即在特朗普發佈政策信息後的72小時內避免行動,以防政策迅速反轉帶來損失。

媒體援引三位資深債市專家的話稱,在特朗普發佈任何潛在的重大政策信息後,他們會按兵不動,等待三天(72小時)。如果屆時其立場未變或未撤回,市場才傾向於相信該政策可能真正落地,並據此進行交易。

Insight Investment的基金經理布拉甘薩(Catherine Braganza)表示:

“我們已不再立即行動,因爲總存在政策反轉的風險。投資者逐漸對這類信息產生免疫力。”

與“推文風暴”賽跑:時區優勢與加速交易

除了事後觀察,市場也在尋求主動規避風險。

歐洲的銀行家們發現,利用時區差可以爭取寶貴時間。他們開始加速債券發行流程,力圖在特朗普“醒來”發帖前、在美國市場開盤帶來潛在情緒擾動前,完成定價並鎖定投資者。

“所有人都高度警惕24小時的頭條風險,尤其在美國時段頻率更高,”摩根士丹利EMEA投資級銀團聯席主管Matteo Benedetto坦言,“在紐約開盤前完成交易絕對更好。”

這種緊迫感改變了操作慣例:愛爾蘭電信公司Eircom Finance DAC罕見地在一天內完成垃圾債發行、路演和定價;即便是LVMH這樣的藍籌巨頭,也選擇在歐洲時間下午1點前敲定其19億歐元債券的最終條款,以規避美市風險。

投資重心轉向“抗關稅”行業

持續的政策不確定性,疊加經濟學家當時估計未來一年“特朗普引發衰退”的概率達45%,促使信貸投資者重新審視風險,通用汽車、梅賽德斯-奔馳、麥當勞、寶潔等公司或撤回業績指引或報告銷售下滑,進一步強化了市場的避險情緒。

在此背景下,投資者開始青睞那些受貿易摩擦影響較小、需求穩定的非週期性行業。

Insight Investment的Braganza就表示,其公司關注罐頭番茄生產商、手機服務提供商等。“人們不會因爲關稅而不做飯,也不會扔掉手機,”她解釋道。

還有一些投資者呼籲市場迴歸基本面分析,關注企業核心價值,但在全球供應鏈深度交織的現實下,“說易行難”。

或許,正如M&G Investments的Fabiana Fedeli所說的那樣,應對特朗普的推文風險“更像一門藝術而非科學”。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