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着證券行業2024年年報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披露完畢,外資券商在2024年的業績悉數出爐。
整體來看,2024年外資券商營業收入相較2023年有所提升,高盛(中國)證券業績領跑。不過,仍有一些外資券商處於虧損狀態。
多家外資券商去年淨利實現翻倍增長
從整體來看,2024年外資券商營業收入相較2023年有所提升,淨利潤扭虧爲盈。
根據此前中證協向券商下發的《證券公司2024年度經營情況分析》,截至2024年末,外資公司總資產507.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2%,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9.8億元,同比增長13.7%,實現淨利潤4.3億元,同比扭虧爲盈。
從各知名外資券商的表現來看,高盛(中國)證券業績領跑,2024年淨利大增158%至4.98億元;摩根大通證券則在去年實現2.59億元的淨利,兩家券商的2024年淨利潤均實現100%以上同比增長。瑞銀證券則在2024年實現淨利1.5億元,相比2023年大幅增長693%。摩根士丹利證券2024年盈利0.18億元,相比2023年實現扭虧爲盈。
不過,依然有不少外資券商2024年是虧損狀態,包括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大和證券、瑞信證券、星展證券、渣打證券等等。
3家外資券商經紀業務營收超5億元
整體來看,由於大部分外資券商設立僅數年時間,牌照有限,不同外資券商展現出差異化競爭優勢。例如,高盛(中國)證券、摩根大通證券、瑞銀證券的經紀業務較強,去年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均超5億元;摩根士丹利證券則是唯一去年投行業務淨收入超過1億元的外資券商。
具體來看,高盛(中國)證券在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8.41億元,較2023年增長20%,淨利潤爲4.98億元,較2023年增長158%。
劃分業務條線看,2024年度,高盛(中國)證券投行和自營業務均有所下滑。具體來看,高盛(中國)證券實現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爲8.71億元,同比增長57%;投資銀行業務淨收入爲47.75萬元,同比減少97%;投資諮詢業務淨收入爲596.70萬元,同比增長4%;利息淨收入爲5151.29萬元,同比增加151%;自營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爲7126.24萬元,同比減少56%。
2024年,摩根大通證券實現營收9.65億元,同比增長27.37%;實現淨利潤2.59億元,同比增長117.22%。分業務來看,摩根大通證券2024年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相比2023年實現增長,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則大幅下滑。
摩根士丹利證券在2024年盈利了0.18億元,相比2023年扭虧爲盈,主要得益於投行業務的增長。2024年,該機構實現投行業務淨收入1.23億元,年報稱,該機構去年協助一家戰略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A股上市公司股份,公司還協助多家行業龍頭公司在香港資本市場完成股權融資項目。此外,該機構作爲財務顧問完成了2單併購重組交易。
年報還顯示,截至2024年末,摩根士丹利證券設有一家分公司(即北京分公司)以及一家全資子公司,即摩根士丹利證券投資(北京)有限公司。
此外,瑞銀證券在2024年實現了超10億元的營收,其中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達到5.56億元。
部分知名外資券商仍虧損
另外一些外資券商則在2024年出現虧損。
例如,星展證券在2024年實現營收5941.08萬元,同比增長66.31%;淨虧損1.69億元。截至2024年末,該機構共有員工122人,設立了1家證券營業部,業務範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證券承銷保薦及證券自營。
大和證券2024年實現營收4726萬元,同比減少27.34%;淨虧損1.35億元,虧損幅度較2023年度有所擴大,2023年淨虧損0.49億元。分業務看,大和證券2024年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均較2023年度明顯下滑,不過自營業務收入明顯增加。
渣打證券也披露了該公司自2024年3月22日正式展業後首份年報。渣打證券在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049.66萬元,虧損7808.73萬元。據悉,渣打證券由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全資控股,並於2024年12月16日完成首家分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設立。
外資在華髮展進展不斷
外資公司是我國證券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進外資、服務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外資機構通過新設證券公司、增資或申請增加牌照等方式加快佈局中國市場。
目前,外商獨資證券公司已有5家,分別是摩根大通證券、高盛(中國)證券、渣打證券、法巴證券、瑞銀證券。另有7家合資券商實現了外資控股,其中3家的外資股東持股比例已達到或超過90%,還有約10家外資/合資券商仍在排隊候場。
今年以來,外資券商在華佈局新進展不斷。
今年3月,法巴證券正式在上海開業,該公司註冊資本爲人民幣11億元,業務範圍爲證券經紀、證券自營、證券投資諮詢、證券資產管理。股權結構上,法巴證券由法國巴黎銀行全資控股,從申請、正式獲批到正式開業,法巴證券用了近4年的時間。
瑞銀證券也在近日加入外商獨資券商陣營。天眼查信息顯示,就在4月28日,瑞銀證券的市場主體類型已由“中外合資”正式變更爲“外資獨資”,瑞銀集團持股比例由67%提升至100%,通過收購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所持33%股權實現全資控股。
責任編輯:吳思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