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味頭部企業業績下滑 高價策略或難以為繼

中國經營網
昨天

  “這八戒香耳,我以爲是一斤33.9元,結果是250克,只有半斤。”在成都經天路一家全國連鎖滷味門店,張天生搖頭感嘆說有喫不起的感覺。

  即使滷味的價格居高不下,但是對於全國化的滷味連鎖頭部企業而言,2024年的業績並不如意。近日,各大滷味企業發佈的財報顯示,包括周黑鴨(01458.HK)、紫燕食品(603057.SH)、絕味食品(603517.SH)、煌上煌(002695.SZ)的營收和淨利潤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此外,根據財報,在2024年,幾大滷味頭部企業的門店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縮。記者注意到,紫燕食品絕味食品甚至不再公佈其線下門店數量。

  中國食品行業研究員朱丹蓬認爲,滷味企業要想突破困境,需要在產品創新、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設等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如健康、營養、便捷的滷味產品;另一方面,要積極拓展線上渠道,利用電商、直播帶貨等新興業態提升銷售業績。此外,還需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消費者黏性。”

  滷味頭部企業陷入困境

  近日,幾家滷味頭部企業陸續發佈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其業績呈現下滑態勢。

  煌上煌發佈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39億元,同比下滑9.44%,創下自2018年以來的新低。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爲4032.99萬元和4070.32萬元,同比下降42.86%和15.99%。

  紫燕食品報告顯示,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3.63億元,同比下降5.28%,歸母淨利潤達3.4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扣非淨利潤2.81億元,同比增長1.28%。

  周黑鴨2024年全年業績公告,實現收益24.51億元,同比減少10.7%;母公司擁有人應占年內溢利爲9820.4萬元,同比下降15%。

  絕味食品2024年年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約爲62.57億元,同比下降13.84%;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爲2.27億元,同比下降34.04%;扣非淨利潤2.03億元,同比下降49.39%。

  周黑鴨方面表示,收益下滑一方面是因經濟環境有效需求不足,導致銷售量下降,收益隨之減少;另一方面是因集團調整門店策略,合理優化關閉低效門店,產生一定銷售損失。

  絕味食品方面解釋稱:“2024年,在消費偏好理性化、場景化的趨勢下,公司積極採取了調結構、促轉型、保生產、穩經營等多項措施,雖初見成效,但由於市場競爭加劇,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指標均有所下降。”

  朱丹蓬表示,滷味企業面臨的困境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過去幾年的快速擴張導致市場飽和度增加,競爭愈發激烈。其次,消費升級背景下,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口味和健康的要求不斷提高,而部分品牌在產品創新和品質提升上未能跟上步伐。最後,線上渠道的崛起和新零售模式的發展,也對傳統線下門店模式造成了衝擊。”

  “滷味頭部企業近年來業績下滑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關鍵在於隨着滷味市場的擴大,越來越多的新品牌進入市場,這些新品牌的創新模式(如‘小而美’)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給傳統品牌帶來了壓力。同時,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飲食習慣逐漸偏向健康化、個性化,對於傳統的高鹽、高油滷製品需求減少。”大消費行業專家楊懷玉表示。

  線下門店的收縮與擴張

  在成都經天路,短短的1000米道路兩旁,就有10餘個滷味門店,包括紫燕百味雞、韓鴨子、久久丫、東北大滷等,這還不包括旁邊菜市場的各種滷肉攤。記者注意到,其中有四五家都是今年纔開門的新銳滷味品牌。

  就在滷味社區門店持續增長的同時,行業頭部企業的全國連鎖門店卻在持續關門。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煌上煌專賣店數量降至3660家,較上年同期減少837家。加盟店數量從2023年的4235家銳減至3419家,減少816家。加盟模式收入爲11.1億元,同比下降11.99%。

  周黑鴨擁有門店總數爲3031家,其中,自營門店1591家,特許經營門店1440家。2024年的門店總數較2023年減少785家。

  記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6月末,紫燕食品全國門店總數達6308家(不含國外)。至於2024年全年門店總數增減與否,紫燕食品方面告訴記者,2024年財報沒有公佈,不方便回覆。今年一季度,紫燕食品營業收入5.64億元,同比下降18.8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521.82萬元,同比大幅下降71.8%。

  此外,沒有公佈門店總數的還有絕味食品。根據窄門餐眼的數據,目前絕味食品門店12129家,如果數據準確,意味着從2024年6月底至2025年4月中旬,不到一年又縮水了2840家。據華創證券研報預計,2024年絕味食品淨閉店數目或在2000家左右。

  就此,絕味食品董祕辦告訴記者,沒有披露門店總數是一個正常調整,具體原因沒有瞭解到,但是這符合相關要求。此外,具體門店數據以後也不會再披露。“目前全國門店總數還在1萬家以上。”其肯定地表示。

  即使面對關店的壓力,煌上煌方面仍表示,2025年目標圍繞經營業績、門店拓展、品牌建設、產品創新、數字化轉型等多維度展開,旨在提升市場競爭力與盈利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營業收入21億元、淨利潤1.45億元的目標,並繼續推進“千城萬店”戰略。

  周黑鴨方面表示,一方面,對核心市場資源傾斜、低潛市場戰略收縮,果斷優化門店結構,合理閉店,堅決關閉位置不佳、長期虧損等低質門店,同時通過調整經營策略、強化營銷推廣等方式盤活低效門店。另一方面,聚焦存量門店提質,從門店環境打造、產品質量把控、服務流程優化等維度入手,不斷豐富產品品類與口味,持續提升單店店效。

  低價滷味搶佔市場

  打開絕味鴨脖的小程序,定位記者所在成都片區的門店,就會看到黑鴨鴨脖18元/180克,招牌鴨心12元/140克,招牌鴨腸18元/90克,黑鴨鴨掌18元/130克,等等。如果按照斤來計算,鴨腸100元/斤左右,這樣的價格難怪讓很多消費者咋舌。

  光大證券研報顯示,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等滷味企業的成本構成中,原材料普遍佔比70%—80%,極易受到上游原材料價格的影響。

  朱丹蓬表示,高價格主要取決於滷味企業生產、流通工序的複雜性。“未來如何做到性價比與質價比兩者兼而有之,是所有快消品企業都要解決的課題和難題,如果直接To C端的話,價格應該來說還是有鬆動的條件。”

  楊懷玉表示,滷味價格偏高的原因,一是連鎖品牌通常在原料採購、加工技術等方面有一定的標準,以確保產品質量,這導致了成本較高。此外,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譽也是其定價較高的原因之一。二是由於成本上升,企業不得不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維持盈利水平。“如果新興品牌能提供相似或更好的質量但價格更低的產品,傳統連鎖品牌確實面臨失去部分客戶的風險。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消費者更加註重性價比,因此價格敏感性增強。”

  記者注意到,一些新興品牌的滷味價格普遍要比連鎖品牌每斤低2—10元。小品牌門店除了銷售滷味,還推出了包括肉夾饃、盒飯等,以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此外,盒馬也推出低價滷味搶奪社區市場。

  爲此,滷味頭部企業也紛紛推出低價的產品組合,以吸引流量。

  “當前滷味市場的競爭趨勢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消費者對滷味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還出現了針對特定人羣(如素食者)或特定場景(如健身後補充蛋白質)的產品。”楊懷玉表示,“小而美”的品牌往往能夠更快速地響應市場需求變化,提供更具創意和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它們通過社交媒體營銷、社區活動等方式建立忠實顧客羣,並且利用網絡銷售降低成本。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