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預計恒指 4 月考驗 21000 點的支撐,沒想到最低跌破了兩萬點大關,可見還是低估了關稅戰帶來的負面衝擊,不過“之後在政策的催化下迎來反彈”這個是對的,4 月港股市場先抑制後揚,恒指運行空間在 19260.21-23456.58 點。
特朗普對中國發動的關稅大戰達到了極致,最高 145%,4 月 7 日那天有個很大的跳空缺口,整個四月都未能回補。
4 月市場其實是很艱難的,但仍有幾大板塊展現了很強的韌性,首先是醫藥板塊,榮昌生物(09995)最高接近翻番,這個品種也是智通 4 月金股之首,確實相當給力。再是以泡泡瑪特(09992)爲代表的一批消費新勢力,蜜雪集團(02097)、美妝類的上美股份(02145);還有就是黃金類再度往上衝出了高點,如赤峯黃金(06693)、萬國黃金集團(03939)、山東黃金(01787) 等,這個板塊的避險效應明顯。
對於 5 月市場展望,綜合各方反饋來看,起碼比 4 月要樂觀,因爲最惡劣的階段已經過去了。尤其是雙方的關稅大戰,當前的情況是,我們已經扛住了關稅的壓力,這個很好理解,美國賣給我們的主要是農產品如大豆、石油天然氣等沒啥技術含量的初級產品,這些東西隨便都能找到替代,而反觀美國,很多進口我們的日常用品,拿玩具來說,估計聖誕節很多小孩要大幅縮水了,關稅太高已經影響到了方方面面。零售商接下來將面臨庫存危機。一旦商超無貨可賣,這就不是一般的問題了,估計都要上街了。4 月 26 日,沃爾瑪給中國供應商發了通知,要求趕緊發貨,所有進口關稅沃爾瑪來承擔。估計是和政府談妥了,關稅必然會做出調整。
特朗普自身日子也不好過,特朗普執政近百日,一系列民調出爐。紐約時報/錫耶納學院的調查進一步表明,特朗普的總體支持率只有 42%,獨立選民中更是跌到 29%。而廣播公司 ABC 電視頻道和益普索公司(Ipsos)的民意調查顯示,支持率更只有 39%,這個支持率甚至是過去 80 年來所有總統中最低的,比特朗普第一任的百日還要低 3 個百分點。
當前美國除了關稅問題,還面臨幾大困擾,1,美國國債規模突破 36 萬億美元,債務危機風險加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 28 日發佈報告警告,美國主權信用正走向顯性危機,美債可能已具備“龐氏騙局”特徵,2025 年或成爲美債崩盤的“元年”。從 2017 年債務法通過後,美債從 10 萬億飆升至 20 萬億僅用 9 年,30 萬億用 5 年,而最近突破 36 萬億隻用了兩年。“特朗普一系列操作可能讓美債迅速突破 40 萬億大關。美債規模達 GDP 的 123%,遠超國際公認的 60%警戒線;每年利息支出超 1 萬億美元,超過國防預算;2050 年債務佔比恐達 166%。很快 6 月將面臨高達 6 萬多億的美債需要兌付,只能是發新債還舊債,但新債能否順利發出去是個大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和中國達成關稅和解,求中國幫忙,放眼世界,只有中國有這個體量和影響力。
2,美國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化下降 0.3%。這是從 2022 年來首次進入衰退,遠低於預期的 0.4%的正增長,衰退了 0.3%。當然光看這一個數據還不能完全確定就進入了衰退,但這個先兆已經出來了,如果沒有措施扭轉,大概率會滑向衰退。
美聯儲或許是其中一個希望,美聯儲將於 5 月 8 日公佈利率決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召開貨幣政策新聞發佈會,關注利率決定和發佈會的言論,將直接影響資本市場。特朗普一直對美聯儲不滿,認爲沒有儘快降息,但鮑威爾不爲所動,依然堅持其獨立性。從市場共識來看,5 月降息的概率不高,最快也要到 6 月份。因爲 5 月降息根本就沒有效果。
因此,還是要回到根源上面,那就是關稅回覆到正常水平,根據最新消息,特朗普又改口了,再度釋放對中國友善的言論。他表示:“在某個時候,我希望我們能夠與中國達成協議。”特朗普補充說,他對兩國貿易的急劇下滑感到“不滿”,因爲他希望“中國能夠過得好”,同時公平對待美國。特朗普還表示,儘管中方不願與其直接對話,但有信心最終會與中方對話。“這會發生的,”特朗普說。
從以上可以看出,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產生的反噬對美國自身非常嚴重,後續特朗普已經無牌可打,而中國還有很多反制的措施,再加上中國是製造業大國,啥也不缺,沒有短板。大不了不和美國直接做生意,但只要有好貨,就不會缺買主,只不過是通過第三方而已。因此,形勢對我們有利。
地緣政治方面,據央視新聞,烏克蘭當地時間 5 月 1 日,烏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斯維裏堅科表示,烏克蘭和美國簽署了礦產協議。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 4 月 30 日宣佈,美國和烏克蘭簽署協議建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這些協議對美國非常有利,提前鎖定了戰後的利益。歐洲出錢出力能分到的東西已經不多了。接下來美國就是想盡快脫身,最終能否實現停戰,歐洲的態度纔是關鍵。背後利益及安全保障纔是最重要的考量。整體看對股市而言趨於積極。
國內政策方面,看下 4 月末政治局會議內容:要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發行使用。兜牢基層“”三保“”底線。適時降準降息。這個具體的降準降息節奏,仍然取決於後續 PMI、社消、社融以及外部環境(如出口、內外息差)等方面的變化。按照眼下的情況看,大概率還不會有刺激動作,但也隨時預留了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的應對措施。
正常情況下,港股 5 月運行空間在 21000-23000 點之間,往下看,20500 點附近是極限,上方先看 22500 點能否突破。
2025年05月投資策略:擁抱科技成長股
智通財經 4 月金股再度大幅跑贏大盤。4 月同期恒指最大漲幅 1.5%;十大金股 4 月平均最大漲幅 15%。十大金股月度最大漲幅具體如下:榮昌生物 (09995)漲 97.9%、同程旅行 (00780)漲 9.8%、安徽皖通高速公路 (00995)漲 9.3%、北京控股 (00392)漲 7.7%、中國船舶租賃 (03877)漲 6.2%、華新水泥 (06655)漲 6.2%、中國黃金國際 (02099)漲 6%、東風集團股份 (00489)漲 2.7%、美圖公司 (01357)漲 2.4%、美的集團 (00300)漲 1.3%。
上個月最大收穫的是抓到全場最靚的股榮昌生物 (09995),最高漲幅接近翻番。整體漲幅遠超大盤是因爲防禦的策略也是相對到位的。
鑑於對 5 月行情相對樂觀的判斷,在策略上需要做出新的調整,5 月因爲業績期也過去了,市場對於業績這塊的炒作不會太明顯,而有想象力的就是科技類。因此最新策略就是:擁抱科技成長股。
5 月科技類重大事件也比較多,如 DeepSeek R2 大模型或將提前至 5 月發佈,成本預計進一步下降,且芯片實現自主可控。谷歌宣佈,2025 年度 I/O 大會將於 5 月 20 日至 21 日舉行,爲期兩天。大家將瞭解到有關谷歌在人工智能(AI)方面的最新產品、技術和創新的更多信息。
3 月 20 日 Pura X 發佈會上,餘承東正式宣佈鴻蒙 PC 系統來了,並且確定 5 月發佈。除了鴻蒙電腦外,手機 Pure 80 系列也要來,按照往年慣例,Pure 系列在上半年發佈。微軟與華爲的 Windows 授權協議即將到期,5 月發佈會將開啓中國操作系統打破壟斷新紀元。
2025 年 5 月至 6 月,宇樹科技將舉辦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格鬥大賽”,宇樹科技的技術團隊在過去數週內進行高強度的算法訓練與硬件調試,旨在爲比賽打造最強的參賽機器人。 小米 AI 眼鏡預計 5 月發佈、6 月開售。
以上來看,科技相關的主要集中在算力、機器人、鴻蒙軟件、芯片等品種;而其它則有關稅緩和的外資汽車類;消費則聚焦業績改善的黃金首飾類;其它有避險醫藥類、政策催化的綠電及建築等等。
具體品種:
算力:萬國數據-SW(09698)
汽車:零跑汽車(09863)
製造:小米集團-W(01810)
軟件:金山軟件(03888)
芯片:上海復旦(01385)
黃金:周大福(01929)
醫藥:樂普生物-B(02157)
綠電:新天綠色能源(00956)
建築:中國建築國際(03311)
機器人:優必選(09880)
詳細清單如下:
1,萬國數據-SW(09698)
公司 2024 年實現營業收入 103.22 億元,同比增長 5.5%,實現調整後 EBITDA 48.76 億元,同比增長 3%(均爲國際業務出表後口徑)。4Q24 公司國際業務正式完成 B 輪融資交割,交割後上市公司持有國際子公司 35.6%的股權,不再合併報表。若從合併報表口徑來看,公司 2024 年實現調整後 EBITDA 51.93 億元,同比增長 12.3%,略高於此前預測(50.46 億元)。國內業務方面,截止 4Q24 末,公司在運營面積達到 613,583 平方米(同比增長 12%),機櫃利用率達 73.8%,環比小幅提升 0.2pct,單價約爲 2011 元/平米/月,相對保持平穩。自 2025 年以來,國內數據中心需求端明顯回暖,公司國內業務新簽訂單量達到 152MW,未來公司仍有較爲豐富的核心地帶資源儲備,有望爲後續業務發展提供增長動能。海外業務方面,截止 4Q24 末,DayOne 累計簽單規模達到 467MW,在運營規模達到 121MW,2024 年共形成收入/經調整 EBITDA 1.73/0.45 億美元,保持着良好的發展態勢,據公司業績會,DayOne 計劃在未來 18 個月內完成上市工作。資本開支方面,爲滿足 152MW 新簽訂單的建設需求,公司上調其 2025 年資本開支預算至 43 億元,其中,23 億元將用於新簽訂單的園區建設,仍然保持在合理水平。總體來看,AI 推理需求的增長有望帶動公司國內數據中心空置率下降,從而爲公司帶來估值提升及業績改善機遇。
2,零跑汽車(09863)
公司全年總營業收入 321.64 億元,同比增長 92.06%。2024Q4 已實現利潤轉正,毛利率創下新高。零跑汽車全年總交付量達 293,724 輛,同比增長 103.8%,成爲造車新勢力中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其中 2024 年 Q4 銷量爲 12.04W 輛;毛利率從 2023 年的 0.5%大幅提升至 8.4%,第四季度更是達到 13.3%,創下歷史新高。零跑深耕國內主流乘用車市場,產品性價比突出,採用“純電+增程”兩種動力形式,存量車型:C 系 3 兄弟銷量穩步提升。憑藉出色產品定義+家庭定位+超高性價比,零跑的三款主力車型 C11、C10 與 C16 的銷量在 2024 年分別爲 8.44、7.49 與 4.35 萬輛,表現優異。新品預期:B 系列上市訂單持續火爆。2025 年,零跑 B10 在 4 月份正式上市,其搭載激光雷達的智駕版車型起售價爲 11.98W,迅速成爲又一款零跑的爆款車型,上市 1 小時大定突破 1W。此外,零跑汽車還在同月首發亮相了 B 系列首款轎車 B01,下半年零跑還將上市一款跨界車型;同時零跑在 2025 年還會亮其旗艦 D 系列的大型 SUV 與 MPV,首次將價格帶提升至 20 萬元以上。零跑汽車在 2022-2024 年的銷量分別爲 11.1、14.4 與 29.4 萬輛,連續三年保持高速增長。零跑國際已經於 2024 年 9 月開啓了在歐洲的銷售計劃,C10 和 T03 已經開始銷往歐洲、印度和亞太、中東和非洲及南美。2025 年 B10 也將在全球進行銷售。未來 3 年零跑國際每年至少推出 1 款新車型,海外銷量有望迎來較快增長。藉助 Stellantis ,零跑汽車自 9 月份以來,在全球已經發展了 400 多家經銷商網絡。零跑汽車未來海外銷量有望持續放量。
3,小米集團-W(01810)
2024 年錄得總收入 3659 億元,同比增長 35.0%,創歷史新高。公司 2024 年經調整淨利潤約 272 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 41.3%。若剔除汽車及創新業務約 62 億元經調整虧損,則消費電子主業錄得經調整淨利 334 億元。按業務線看,小米集團 2024 年手機錄得收入 1918 億元,同比增長 21.8%;IoT 錄得收入 1041 億元,同比增長 30.0%;互聯網錄得收入 341 億元,同比增長 13.3%;汽車及創新業務錄得收入 328 億元。手機業務方面,國內高端突破、國外份額擴張。國內地區:據小米財報披露,2024 小米手機在中國大陸 4000-5000 元價格帶市佔率第一,達到 24.3%;在 5000-6000 元價格帶市佔率達 9.7%。國外市場:根據 Canalys 數據,2024 年小米在全球 56 個國家和地區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前三名,在 69 個國家和地區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前五名。展望 2025,小米手機在出貨量繼續增長的同時,亦有望錄得毛利率的改善。IoT 業務方面,2024 收入和毛利率均創新高。2024 年小米 IoT 業務收入達 1041 億元、毛利率達 20.3%,均創歷史新高。小米大家電業務 2024 年延續高增長:空調/冰箱/洗衣機出貨各超 680 萬臺/270 萬臺/190 萬臺,同比增長超 50%/30%/45%。截至 2024 年末,小米 AIoT 平臺連接的設備數增長至 9.046 億,同比增長 22.3%。展望 2025,隨着產品力提升、出海渠道搭建,小米 IoT 業務在國內外均有望保持可觀增速。汽車業務方面,2025 年目標交付 35 萬臺。小米 SU7 在 2024 年交付 13.6854 萬輛。2025 年 2 月 SU7 Ultra 亮相、標準版 52.99 萬元起售,開售三天鎖單突破 1 萬臺。此外根據小米官方預告,SUV 新車型——小米 YU7 將在 2025 年 6、7 月正式上市。預計憑藉強勁車型儲備,小米汽車在 2025 年有望衝刺其 35 萬臺的年交付目標。
4,金山軟件(03888)
2024 Q4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7.93 億元,同比增長 20.88% ;歸母淨利潤達 4.60 億元,同比增長 124%,環比增長 11.3%;經營利潤率提升至 39.6%,主要受益於遊戲業務超預期表現及費用優化。其中,辦公業務收入 15.01 億元,同比增長 16.8%,環比增長 24.4%,全年收入 51.21 億元。截至 2024 年底,WPS 全球月活設備數達 6.32 億,同比增長 6%,其中國內 PC 端日活突破 1 億; WPS AI 月活用戶近 2000 萬,全年流水過億元;WPS 365 全年收入 4.37 億元,同比增長 149%,新增華潤集團、中糧集團等標杆客戶。公司營收同比高增長主要受益於 WPS 365 企業端的 AI 協同生態構建及 C 端訂閱價值升級,環比增長動能來自傳統軟件授權業務的 G 端季節性集採兌現與訂閱業務持續高留存,當前估值尚未充分反映 AI 辦公生態的貨幣化延展性。遊戲業務實現營收 12.91 億元,同比上升 26.05%,佔總營收 46.24%,同比高增核心源自:1)經典 IP《劍網 3 無界》實現 DAU 環比提升;2)二次元戰術競技產品《塵白禁區》藉助版本更新拓寬流水,驗證細分賽道持續運營能力。環比波動主因頭部產品商業化活動週期性調整,符合行業季節性規律。新遊儲備方面,機甲題材開放世界端遊《解限機》及劍俠 IP 旗艦手遊《劍俠情緣·零》鎖定 2025H1 全球多端發行,自研 3A 級戰術射擊遊戲《獸獵突襲》計劃 2025 年 4 月登陸 Steam/Epic 構築 PC 生態壁壘。整體而言,金山通過以用戶爲中心,堅定 AI 協作多屏雲內容的戰略,不斷創新積極提升產品品質,爲用戶創造長久價值。考慮到遊戲業務穩健發展,以及 AI 辦公產品的加速落地,商業化進展還有待觀察。
5,上海復旦(01385)
2024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爲 35.90 億元,同比增長 1.53%;實現歸母淨利潤爲 5.73 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20.42%;歸母扣非淨利潤約爲 4.64 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18.92%。公司根據市場形勢,適時調整部分產品的銷售價格以鞏固或擴大市場佔有率,產品綜合毛利率受部分產品線價格影響,較上年下降 5.26 個百分點。2025 年市場景氣度有望復甦,毛利率開始恢復。安全芯片取得較好成績,公司是首家獲得 WPC 認證的國內安全芯片供應商,無線充安全模塊的銷售量正在逐步攀升,車載 SE 經過努力,進入車企 Tier1,後續有望陸續量產。車規 MCU 產品可應用於車身控制及舒適系統,在汽車電子領域銷量已超 1000 萬顆。在細分市場的佈局將幫助公司進一步豐富多產品線佈局,加速量產節奏。公司擁有千萬門級 FPGA、億門級 FPGA、十億門級及 PSoC 共四大系列數十款產品,具備全流程配套 EDA 工具。目前正在推進基於 1xnm FinFET 先進製程的新一代 FPGA 和 PSoC 產品,面向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高速數字處理等應用場景,針對智能座艙、視頻監控、醫學影像、網絡通信等行業領域。新一代多款 FPGA 產品已完成樣片測試,有小批量產品供客戶驗證使用,客戶反映良好。2025 年新一代 FPGA 有望從小批量進入正式量產階段。
6,周大福(01929)
周大福披露 FY25Q4(25/1-25/3)主要經營數據,集團流水同比下滑 11.6%。FY25Q4 中國內地零售值下滑 10.4%,金價高位波動及消費較爲疲軟背景下降幅收窄。同店角度看,中國內地直營、加盟同店分別-13.2%、-8.7%,其中直營同店 1-2 月下滑 15-16%、3 月下滑低單位數。按產品劃分,黃金首飾、鑲嵌零售值同比-13.8%、-12.1%;其中定價黃金產品佔比由 9.4%提升至 25.6%,同比+16.2pct、環比+6.9pct,全財年定價黃金產品約 19%。直營同店按量價拆分看,金價/金飾 ASP/銷量分別同比+37%/+14%/-24%。FY25Q4 港澳市場零售值同比下滑 20.7%。港澳同店下滑 22.5%,其中黃金首飾下滑 26.1%、珠寶鑲嵌下滑 5.3%。渠道端看,中國內地周大福珠寶店渠道優化加速,本季度淨關 395 家,全財年淨關門店 896 家,超管理層年初預期。關店主要分佈在加盟店、低線城市店、低產出門店,目前公司新開、關店門店的月均流水分別約 100、 50 萬,關店對流水端影響相對可控。展望 FY26 預計仍會維持渠道優化策略,開優質店鋪並持續優化低效店鋪,關注同店效益與盈利,但預計關店率低於 FY25,同時新形象店預計年內新開 20 家。4 月金價再度進入快速上漲區間,疊加 4/1 公司上調定價黃金產品價格,短期對流水端有一定抑制,但 4 月中旬以來終端及定價黃金銷售逐步恢復正常。經歷過去一整年金價持續上漲對消費者的教育,金價短期波動對終端邊際影響同比減弱,隨着後續逐步進入低基數,整體板塊有望迎來邊際復甦。公司作爲行業龍頭受益於行業β,此外公司積極在渠道、產品等維度推陳出新。
7,樂普生物-B(02157)
近期,樂普生物-B 披露 2024 年年報,全年實現總收入 3.68 億元,同比增長 63%。其中,PD-1 銷售收入 3.00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300%;CMG901 許可收入 0.22 億元;CDMO 服務收入 0.46 億元。貨幣資金餘額 4.01 億元,全年實現現金收支基本平衡。MRG003 是樂普生物研發的 EGFR 靶向 ADC,鼻咽癌適應症 NDA 已獲 CDE 的正式受理,並納入優先審評,有望在 2025 年底或者 2026 年初獲批,成爲國內首款商業化的 EGFR ADC。MRG003 同步在美國開展臨牀試驗,並獲 FDA 授予 BTD。MRG004A 是 TF 靶向 ADC,樂普生物正積極推進在胰腺癌上的擴組探索。其臨牀Ⅰ期的數據已經在 2024 ASCO 進行了口頭彙報,在 2.0mg/kg 組,ORR 達到 33.3% (4/12),DCR 達到 83.3% (10/12),並在 TF 高表達亞組表現優異。樂普生物深耕 ADC 賽道,兩款 ADC 已實現出海。2023 年樂普生物/康諾亞的 CLDN18.2 ADC 產品 CMG901 以總額 11.88 億美元授權給阿斯利康;2025 年臨牀前 ADC 管線 MRG007 以超 12 億美元授權給 ArriVentBioPharma,證明樂普生物的 ADC 技術平臺和分子療效得到 MNC 和海外資本的認可。總體來看,樂普生物 ADC 平臺已更新迭代,隨着多款 FIC 創新管線進入臨牀階段,公司價值將不斷兌現。
8,新天綠色能源(00956)
公司 2025 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69.11 億元,同比減少 12.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 9.54 億元,同比增長 14.71%;扣非歸母淨利潤 9.52 億元,同比+15.3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131.45%,基本每股收益 0.23 元,同比增長 15.0%。其中,天然氣售氣量同比下滑影響營業收入,風電電量修復增長帶動利潤提升。電量方面,2025 年一季度公司風電實現發電量 44.63 億度,同比+9.44%;風電上網電量 43.65 億度,同比+9.55%。實現光伏發電量 0.81 億度,同比+107.27%;上網電量 0.78 億度,同比+105.58%。公司市場化交易電量 19.86 億千瓦時,交易電量佔比 44.71%,同比增加 9.04pct。電價方面,公司平均上網電價(不含稅)爲 0.43 元/千瓦時,較去年同期持平。一季度風電電量增長,電價穩定,帶動整體盈利向上。此外,公司儲備項目豐富,打開未來增量空間。截至 2024 年底,公司風電控股在建 96.44 萬千瓦,2024 年新增風電覈准容量 378 萬千瓦。2025 年 Q1 公司整體售氣量 16.84 億方米,同比-15.23%。其中,批發 8.94 億方米,同比-7.42%;零售氣 5.25 億方米,同比-17.67%;CNG0.13 億方米,同比-33.57%;LNG2.52 億方米,同比-30.71%。未來隨着唐山 LNG 二階段投產以及利用率增加,天然氣板塊有望穩健增長。此外,公司搶抓河北省燃氣電廠“兩部制”電價,2024 年新增覈准 192 萬千瓦燃機,累計覈准 288 萬千瓦燃機,有望未來發揮燃機與天然氣協同優勢,貢獻增量。
9,中國建築國際(03311)
25Q1 實現營收 239 億元,同比+5.5%,經營溢利及應占合營企業溢利 39.6 億元,同比+10.8%。 25Q1 新籤合同額 505 億元,同比-29.1%,主要系 24Q1 簽訂香港新界西堆填區擴建計劃重大項目,權益合同額約 395 億元,導致基數較高,23Q1-25Q1 兩年訂單複合增速 10.2%,維持穩健增長。分業務看,25Q1 公司科技帶動類/投資帶動類/建築類/運營類分別實現營收 48/114/62/5 億元,同比+22%/+5%/-9%/+11%,佔比 20%/48%/26%/2%,+2.7/-0.4/-4.1/+0.1pct。25Q1 新籤合同額 505 億元,同比下滑 29.1%,若剔除 24Q1 堆填區重大項目,同比增長 59%,較 23Q1 增長 21.5%,23Q1-25Q1 兩年訂單複合增速 10.2%。其中,25Q1 科技帶動類/投資帶動類/建築類/ 運營類新籤 213/114/176/2 億元,同比-56%/+6%/+56%/-39%。25 年 2 月 26 日,香港特區公佈 2025-2026 年度《財政預算案》,隨着北部都會區建設推進,工程開支進入高峯期,未來 5 年基本工程開支由去年預計的平均每年約 900 億港元增至約 1200 億港元,公司作爲香港建築工程龍頭,有望充分受益市場景氣。24 年 9 月 24 日以來內地市場政策積極發力,穩增長疊加化債力度加碼,有利於建築企業需求和資產負債表改善,同時隨着我國城鎮化進入提質增效階段,存量時代城市更新成爲政府投資重要抓手,公司憑藉智慧高效、綠色環保的 MiC 技術,有望搶佔內地市場份額。總體來看,考慮到公司新籤合同保持雙位數增長,現金流持續改善,中長期科技賦能有望優化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
10,優必選(09880)
2024 年公司實現營收 13.05 億元,同比+23.7%;毛利潤 3.74 億元,同比+12.4%。主要得益於教育智能機器人和定製智能機器人產品收入增長。分業務看,2024 年教育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實現營收 3.63 億元,同比+4.6%,物流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實現營收 3.22 億元,其他行業定製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實現營收 1.41 億元,同比 +126.1%,消費級機器人及其他硬件設備 4.77 億元,同比+88.1%,其他收入 0.03 億元。分地區看,2024 年中國內地收入 8.77 億元,同比+6.36%,中國香港及海外收入 4.28 億元,同比 +85.49%,中國香港及海外地區增速較大。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應收賬款爲 9.14 億元,同比+9.57%,存貨爲 4.61 億元,同比+10.7%。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合同負債 0.61 億元,同比+4.21%,表明公司在手訂單量不斷提升。聚焦工業應用場景,公司 Walker S 系列產品進入多家汽車工廠開展實訓,完成自主搬運、質檢、零件安裝等高重複性任務,與汽車及 3C 企業合作打造示範工廠,展出 “人形機器人工業場景解決方案”。另外公司在定位導航(提升 Vslam 算法穩定性)、機器視覺(增強特徵提取與位姿估計)、運動控制(研發學習型控制技術)與 AI 結合上取得進展,將助推人形機器人產業化落地加速。考慮到優必選人形機器人龍頭地位,技術壁壘深厚,商業化落地進程行業領先,機構維持“買入”評級。
文/ 萬永強 (智通財經研究中心總監)
免責申明:文章股票只供股友討論,不得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