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立國際控股(01773)2025財年中期:業績穩健,淨利潤大增36.3%

智通財經
昨天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4月29日,天立國際控股(01773)公佈2025財年中期業績,各項業績指標表現搶眼,實現收入18.76億元,同比增長14%,毛利潤7.05億元,同比增長21%,期內淨利潤3.9億元,同比增長36.3%,毛利率及淨利率分別提升至37.6%和20.8%。此外,該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幣5.78分,派息率30%。

圍繞着生源需求,天立國際控股挖掘多元業務場景,目前旗下業務板塊包括綜合教育服務、綜合後勤服務、產品銷售及管理及特許經營費。

該公司四大業務板塊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2025財年上半年,上述業務收入分別爲10.13億元、3.32億元、4.75億元及0.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9%、12.9%、0.2%及116.3%,收入份額分別爲54%、17.7%、25.3%及3%。從2022-2025財年看,各大業務板塊隨生源而穩步增長,驅動整體收入複合增速67.5%。

具體而言,天立國際控股是民辦K12 民辦學校行業龍頭,堅持高中業務與託管業務協同發展,共同拓展天立校網版圖,截至2025年2月,天立共管理服務58所學校,其中託管學校有18所。期間,該公司服務在校生人數達到13萬人,同比增長30%,其中服務高中生人數5.4萬人,同比增長46%。

高中教育是天立國際控股的核心優勢,憑藉着優秀的提分和升學成績,天立能夠成功實現較好的異地生源擴張,以及託管學校業務的順利開展,每年亦能保持自營高中和託管項目的持續穩健擴張。

根據披露,期內該公司自有校網17名學子榮獲全國聯賽省級賽區一等獎、3人入選全國聯賽省級賽區一等獎,並在全國決賽中獲得一枚金牌。而在2024年高考中,其成熟期學校有90%超過中國本科錄取分數線及55%超過中國一本錄取分數線,另外272名高中畢業生收到世界前50名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今年在國際升學上再創佳績,截至目前,天立三大國際學區的學生共斬獲104枚QS排名前50名校的Offer,其中有27枚更是來自牛津、劍橋以及帝國理工等英國前五大學的Offer。

強大的教學能力及升學率,天立品牌已經在全國打響了名氣,該公司加大品牌輸出力度, 託管業務高速發展,期內,該公司託管學校18所,相比於去年同期增加了8所。從近期的項目簽約看,比如2024年10月,簽約託管江蘇南京溧水區高級中學;12月簽約託管山東菏澤行健實驗學校;今年4月簽約託管河南新鄉經開區小學。

託管業務將成爲該公司的重要的增長曲線,華泰證券非常看好其託管業務,研報稱經估算託管業務潛在市場空間約在百億規模,而當前頭部市佔率合計不到10%。憑藉良好的教學口碑和成熟的運營管理經驗,天立的託管業務處於快速拓展階段,輕資產託管業務有助於增厚公司收入利潤、爲多元化綜合運營服務打開增長空間、完善生源體系,有望成爲繼高中業務後的第二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天立國際控股緊跟着教育AI的發展大趨勢,旗下的教育科技平臺啓鳴達人經過多年研發已有AI教育產品落地,包括了AI教研系統、AI學伴、AI智習室及新版雲校APP開發,並獲得社會認可。2024年,啓鳴達人旗下“啓鳴雲校 • AI未來智慧學校”喜獲“2023年中國數字經濟十大典型應用場景”殊榮。

教育是AI應用主流場景之一,在4月份,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的意見》,推動AI在教育的落地,政策支持+技術成熟,並已有多所學校應用落地,教育科技行業進入了爆發初期。根據艾瑞研究院之前發佈的報告,2023年AI+教育B端市場規模約爲213億,預計2027年將達到約476億元。

該公司以AI+教育並全面賦能教育行業發展,並以AI+大數據技術研發完成啓鳴數字驅動教學管理雲平臺,實現智慧學校的全數據融通,全面提升學校運營效率。目前啓鳴雲校•AI未來智慧學校已成功接入超過100所學校,“對內賦能,對外創收”,教育AI將成爲該公司不可小覷的增長引擎。

此外,天立國際控股擁有穩健的財務,2025財年上半年,有息負債率僅爲21.7%,截止2025年2月,其持有現金等價物4.54億元。充裕的現金流,在滿足公司業務經營及拓展需求的同時,該公司也積極回報股東,通過回購以及分紅的方式不斷提升股東回報率水平。

自上市以來,該公司累計回購並註銷6012萬股,累計斥資1.56億港元,佔比股本2.85%;而該公司每年都會分紅,此次中期股息每股5.78分人民幣,同比增長38.6%,自上市以來累計分紅金額6.5億元人民幣,平均分紅比例超過30%。

天立國際控股創始人羅實先生一直都看好公司發展,自上市以來累計增持3160萬股,而管理層及核心員工也通過員工信託計劃看好公司發展,通過二級市場累計買入5654.8萬股。而今年該公司也獲得多家機構加註持有,分別在2月及3月份獲得Norges Bank及First Beijing Investment Limited兩名機構股東增持。

在基本面驅動+多維度看好下,公司市值從2022年以來連漲四年,從底部翻了10倍,但估值並不高,隨着業績持續增長,仍有上升空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