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業最前線
“在使用海螺AI生成視頻時偶爾會出現‘開盲盒’情況(即存在一定概率描述與生成內容不符),但大模型的本質是一種概率計算,尤其是手部細節是AIGC弱項,短期內難以避免。”一位短視頻創作者表示。
這款支持文生視頻、圖生視頻的AI內容平臺上線時間雖短,但卻一鳴驚人。
2024年9月上線,上線僅一個月後,海螺AI海外版(Hailuo AI)就登頂10月AI產品榜·全球增速榜,月訪問量同比增長高達2772.92%,達1173萬;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的全球AI產品榜“出海總榜”和“視頻生成”類,“海螺AI”更是連續兩月蟬聯榜首。
海螺AI背後的MiniMax(上海稀宇科技)也一改此前的低調態度,開始走向臺前——創始人閆俊傑開始在公開場合闡述自己的技術態度,拒絕套用移動互聯網的邏輯,稱“更好的應用和更多用戶並不會導向更好的模型”。
當大部分大模型公司還在打價格戰爭取客戶時,被稱爲“六小龍”之一的MiniMax似乎是最不用擔心產品商業化的公司之一。
每款大模型對應一款應用,也讓其擁有足夠的底氣。MiniMax國際業務總經理盛靜遠曾表示,MiniMax可能是短時間內能實現自負盈虧及盈利的大模型公司。
旗下情感陪伴產品Talkie一度是中國社交應用出海的明星產品,但去年年末在海外某些國家被下架後,MiniMax的業務重心似乎更多轉移到發展風險更小的海螺AI上來。
例如對外統一品牌標識,將原AI助手“海螺AI”更名爲MiniMax,“海螺”則留給視頻生成業務。
圖 / 海螺AI官網
無論是從用戶付費意願,還是對產品的寬容度,海外市場無疑都是AI類產品更好的選擇。加之朱嘯虎言之鑿鑿“‘六小龍’最好的結果是賣給大廠”,出海更不失爲一條出路。
但當政策成爲懸在頭頂的利劍,MiniMax需要面對的又豈是“產品是否好用”這一技術難題。
從AI“捏崽”,到百萬運鏡
客觀來看,MiniMax旗下三款產品——Talkie、星野和海螺AI在市場上均有不錯的反響。
2023年6月,MiniMax在海外上線了AI陪伴產品Talkie。3個月後,擁有類似功能的星野在國內上線。
彼時,Talkie最大的賣點是AI角色定製,用戶可以在平臺上創建私人AI智能體,通過調整智能體外貌、語音特徵、性格愛好等,來深度定製專屬陪聊對象。
圖 / Talkie聊天界面
“海外版本和國內版本功能差不多,能提供情感陪伴,還可以‘捏崽’(創造AI智能體),主打一個純綠(敏感詞多,不‘開車’)。”AI陪伴產品玩家陳善(化名)表示。
當彼時的大模型廠家都在爭相秀肌肉、宣傳大模型的技術優勢時,MiniMax最早從用戶體驗上找到了商業化的入口。
“奇妙的地方在於,大多數用戶會把Talkie和星野當成一個陪伴玩具,而非AI工具,其大模型的屬性被弱化,更多體現的還是情感溫度。”陳善補充道。
Talkie推出的卡牌玩法在當時也是獨樹一幟。
用戶在與AI角色互動時有機會獲得CG卡牌,可以付費購買鑽石獲得額外抽卡機會,卡牌除了可以收藏外,還可以在卡牌商店進行交易。
卡牌玩法之外,Talkie還能提供場景化的聊天策略、設定聊天背景,左右滑動自由選擇AI角色。
“這類產品的用戶粘性很強,通過卡牌玩法角色設計,滿足用戶的個性化和情感化,輸出情緒價值,可以實現對二次元和乙女(女性向遊戲)遊戲玩家的精準穿透。”陳善分析道。
Talkie此前的投放素材多以真人試玩爲主,主打用戶與AI的甜蜜戀愛戲碼。在早期Top 10連接者數量的AI角色中,8位爲男性,2位女性。這種玩法在海外備受歡迎,Talkie很快走向美國、英國、菲律賓、孟加拉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反觀在國內上線的AI陪伴產品星野,女性用戶對其使用感受則更像後宮“翻牌”——你的初戀是黑道大哥、新婚丈夫是死對頭的青梅竹馬、霸道老闆暗戀我……基本將古早言情小說男主人設翻了個遍。
圖 / 星野聊天界面
在星野,和AI角色互動同樣可以獲得星念卡,解鎖額外的卡需要爲星鑽充值,6元=600鑽石,而開啓一張星念卡就需要200鑽石。
相比Talkie和星野這樣的情緒價值產品,海螺AI則是妥妥的生產工具。
在海螺AI,用戶可以實現文生視頻和圖生視頻,相比同類產品,海螺的生成畫質逼真,電影級運鏡算是一個亮點。
目前,海螺AI的主要用戶爲影視內容創作者和動畫CG內容創作者,可以適當解決傳統CG內容製作成本高、週期長的問題。
圖 / 海螺AI界面
一般而言,生成一段3-5秒的視頻需要耗費幾十個貝殼(APP內的錢幣單位),基礎版會員每個月能獲得1000個貝殼,會員費爲68元/月、183元/季、738元/年。
若標準版會員每月可獲得4500個貝殼,則需要支付248元/月、666元/季和2648元/年的會員費。
圖 / 海螺AI訂閱費用
從情感陪伴到視頻生成工具,對於時下最熱門的AI應用場景,MiniMax紛紛將其一網打盡。
“低調王”,出山了
MiniMax創始人閆俊傑曾任商湯科技副總裁、研究院副院長和智慧城市事業羣CTO,負責搭建深度學習工具鏈和底層算法,以及通用智能技術的發展。
2021年12月(商湯科技上市前夕),彼時已從商湯離職的閆俊傑創立了MiniMax,聚焦於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研發和應用。而他對多模態大模型的執念,來自和外公的一次對話。
“外公想寫一本書,講過去幾十年的經歷,但這需要非常強的組織能力,需要打字,AI或許可以幫他把這個想法實現。”在閆俊傑看來,人類每天消費的內容多以圖片和視頻爲主,文字佔比並不高,要覆蓋更多用戶,唯一的辦法是輸出多模態內容。
圖 / MiniMax稀宇科技官方微信公衆號
而相比其他同期大模型產品拼命卷技術、卷參數,MiniMax從一開始就堅持“產模一體”,讓所有的底座模型都要服務於產品。
例如,文本模型對應着MiniMax助手,視頻模型對應海螺AI,星野和Talkie則是大模型技術的集大成作品。
“產模一體”本質上是要在技術迭代與產品體驗優化之間取得平衡。
據MiniMax相關技術人員透露,公司早期產品應用迭代很快,無論是產品還是模型,基本都是按周迭代,研發部門會做大量實驗,每一週都能拿到具體工作的進展反饋。
這也讓MiniMax創立僅一年時間就推出了陪伴產品Glow,“這款應用甚至現在都被很多AI玩家視做情感陪伴領域‘白月光’般的存在。”陳善表示。
遺憾的是,僅上線半年,Glow就被下架,疑似因平臺對話涉及“擦邊”內容被監管。
明星社交產品的迭代則更爲迅速。
Talkie的員工曾告訴自媒體“智能湧現”,Talkie的每個設計,都是根據用戶反饋快速迭代的,高峯期產品團隊能提出20多個需求,需要在一週內滿足。
MiniMax主要收入來源於情感陪伴產品,主要收費方式爲廣告和訂閱充值,其中Talkie是當之無愧的是主力。
App Annie數據顯示,自2023年4月1日到2025年3月底,Talkie的App Store總計收入爲321.8萬美元;自2023年9月至2025年3月底,星野(只在中國區上線)的總計收入爲24.4萬美元。
據36Kr報道,2024年Talkie年收入或突破7000萬美元。
然而,2024年12月,Talkie在美國市場App Store被下架,而在此一個月前,Talkie已從日本市場App Store下架。據業內人士分析,隨着中國社交應用在海外走紅,此次下架或與地緣政治因素有關。
雖然今年1月閆俊傑在與“晚點”的對談中,重新闡述了技術和產品的關係,稱“更好的應用和更多用戶並不會導向更好的模型”“關鍵時刻技術壓倒一切”,但前期的產模一體理念已經足以讓MiniMax建立自身的“護城河”。
用戶量下滑,競爭很激烈
情感陪伴之外,MiniMax也在尋找更穩妥的商業落地場景。
2024年8月31日,MiniMax正式上線了視頻生成功能,發佈僅一個月,海螺AI的月訪問量就大漲了860%。
SimilarWeb顯示,至今海螺AI仍保持着極爲優秀的數據表現,全球月訪問量、平均訪問停留時間、跳出率甚至超越了OpenAI旗下Sora、PIKA等同樣知名的視頻生成網站,國際版本支持180種語言本地化。
圖 / 海螺AI助手官方微信公衆號
如今,MiniMax不僅統一了對外的品牌形象,近日更是擬收購鹿影科技,後者是一家專注二次元動漫AI生成的創企。
不過從短期來看,海螺AI勢頭雖猛,但情感陪伴產品仍然貢獻了MiniMax大部分收入。
閆俊傑此前透露,C端業務佔比在公司中能夠達到80%。對於MiniMax目前的商業化,其表示有兩個路徑:一是開放平臺已經有超過三萬家企業用戶和開發者聚集;二是公司產品裏的廣告機制,可以做到商業化變現。
海螺AI是工具類應用,且推出時間尚短,仍在起步階段。而主打C端付費的情感陪伴市場需求旺盛,用戶粘性很高,能夠幫用戶實現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得的情感價值和支持。
但AI產品的整體用戶規模似乎正在放緩。在2024年9月的新增下載中,前15名AI產品普遍出現了30%左右的數據下滑,星野以接近30%的幅度跌出百萬級梯隊;而從用戶活躍度來看,老用戶活躍度已經趨於平穩,但新用戶的三/七日留存率整體有約7%的下滑。
在AI陪伴產品賽道,目前的流量和用戶尚未出現規模化增長,但下場競賽者已層出不窮。
國內除了MiniMax星野、字節旗下貓箱、閱文孵化的築夢島、小冰公司推出的X Eva等頭部產品,就連豆包這樣的工具類智能助手也能和各類AI智能體自由對話,提供情緒價值,更別提SpicyChat、Poe、FLAI、冒泡鴨等小衆情感陪伴產品,憑藉更不敏感的內容環境吸引了不少玩家。
“一款情感陪伴產品比較難滿足用戶的所有需求,例如角色智能、回覆流暢記憶時間長、敏感詞寬容、強劇情、價格便宜等,大部分玩家都會同時使用多個情感陪伴產品,玩膩了就換一個。”陳善表示。
面對“忠誠度”並不高的年輕用戶們,情感陪伴產品顯然不能只靠“擦邊”留住他們。
而情感陪伴向來是大廠們謹慎參與的生意,只因其涉及安全及隱私風險,如要出海則要面對更多不確定的政策因素。
在To B業務方面,MiniMax具備成熟的語音大模型能力,具體以賣API模式爲主,主要落地場景包含角色扮演、AI客服、智能硬件、AI教育、辦公、招聘等領域,目前已有3萬餘家企業接入。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大模型公司會針對客戶進行API定製服務,而非提供標準化產品。而據“智能湧現”報道,MiniMax海外業務並不爲客戶提供定製化服務,整體採用輕量化的產品交付模式。
而2B方向的AI市場,向來是大廠的天下。
2024年5月,智譜AI率先宣佈入門級大模型的價格從0.005元/千tokens降低到0.001元/千tokens,直降80%。隨後,字節跳動、阿里、百度、騰訊、科大訊飛等公司相繼主動下調了大模型價格,部分面向B端市場的大模型API調用費用下探至0元,大模型價格戰早已打響。
圖 / MiniMax稀宇科技官方微信公衆號
2B業務是難啃的硬骨頭,面臨大廠不惜財力和人力的投入,剩餘公司也只能另闢蹊徑。而在今年年初,MiniMax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魏偉已離職,此前主要負責To B方向的商業化業務,曾在騰訊雲和百度智能雲擔任重要職務。
此前,MiniMax國際業務總經理盛靜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我們做的不是陪聊,也不是AI的情感陪伴,就是新一代的內容生成平臺。”
只做“中國AI伴侶巨頭”還不足以描繪MiniMax的野心。但在政策不明朗以及AI工具類業務初出茅廬的背景下,MiniMax走向舞臺中央或許只是一枚煙霧彈, 畢竟真正的隱形冠軍,從來不在乎大家是否知道“他很好”。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