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概念追蹤|電廠紛紛從追求電量改為追求電價和效益 機構看好電價上漲邏輯(附概念股)

智通財經
05-02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3月,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34.3億千瓦,YOY+14.6%。

2025年3月,全社會用電量8282億度,YOY+4.8%。

智通財經APP獲悉,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其中提到,健全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的能源價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氣發電、儲能等調節性資源價格機制,更好發揮對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支撐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價格政策,優化增量配電網價格機制。綜合考慮能耗、環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業重點領域階梯電價制度。

銀河證券研報表示,綠電:十四五收官之年能耗目標考覈有望催化綠電需求,同時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建立後行業未來的收益預期更爲明朗,建議把握板塊拐點性機會。

火電:近期煤價急速下跌有望扭轉市場對於火電2025年悲觀的基本面預期,建議關注市場煤敞口大,且佈局25年年度長協電價下調幅度較小區域的企業。

水核:利率下行週期中,紅利屬性較強的水電、核電具備長期配置價值,同時核電還具備較高的遠期成長性加持。

國泰海通發佈研報稱,目前看,越北方,火電電價越好:新能源比例高,火電分時稀缺性體現。同時今年南方年度長協電價下降也給了南方火電壓力,電廠紛紛從追求電量改爲追求電價和效益,近期南方現貨電價也開始漲。北方電價見底的可能性已經很大,南方地區差異仍存。未來或將目睹兩個歷史第一次:25年現貨電價上漲以及26年年度長協上漲。

電力電網相關港股企業:

華電國際電力股份(01071)、華能國際電力股份(00902)、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02380)、華潤電力(00836)、大唐發電(00991)、中廣核電力(01816)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