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僱主增加了17.7萬個就業崗位
財政部將於下週標售三年期、10年期及30年期美債
交易員押注下次降息要等到7 月
日本稱可能在貿易談判中使用持有的美債
路透5月2日 - 美國公債收益率週五升至一週高點,此前有數據顯示,4 月僱主增加的就業崗位超過經濟學家的預期,這使得對美聯儲下次降息的押注推遲到 7 月。
非農就業崗位上個月增加了 177,000 個,3 月則下修爲增加了 185,000 個。路透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就業崗位將增加13萬個。失業率維持不變,爲4.2%。
Bryn Mawr Trust固定收益主管Jim Barnes表示:“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讓人鬆了一口氣,儘管經濟前景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但至少目前就業數據仍保持強勁。”
Barnes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美聯儲採取行動的緊迫性。”
投資者擔心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的新關稅將減緩經濟成長並導致新一輪通脹。
包括主席鮑威爾在內的美聯儲官員也表達了對新一輪價格壓力的擔憂,而勞動力市場依然保持韌性,這將爲他們在較長時間內維持高利率提供更多空間。
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的FedWatch觀察工具,交易員目前預計 6 月降息的可能性爲 34%,低於就業報告發布前的 58% 左右。美聯儲在5月6日至7日會議上降息的可能性僅2%,目前認爲7月是最有可能再次降息的月份,機率高達79%。
巴克萊和高盛週五均將下次降息預期從 6 月推遲至 7 月。
週四發佈的 4 月製造業報告好於預期,但仍然疲軟,該報告推高了收益率。
在下週債券拍賣之前,長期債券也面臨壓力。美國財政部將於週一發行 580 億美元三年期債券,週二發行 420 億美元10年期債券,週四發行 250 億美元30年期債券。
指標10年期公債收益率 US10YT=RR尾盤報 4.326%,高於週四的 4.231%,預計將創下 4 月 11 日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對利率敏感的兩年期收益率 US2YT=RR從3.701%上升至3.841%。它們有望創下自 4 月 9 日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兩年期和10年期公債利差 US2US10=TWEB縮小約 3 個基點至 49 個基點。
貿易商正在等待美國與貿易伙伴達成協議,以尋找關稅不會像人們擔心的那樣嚴重的跡象。
日本財務大臣週五表示,日本可以利用其持有的逾 1 兆美元美債作爲與華盛頓進行貿易談判的一張牌,首次明確提高其作爲美國大債權國的籌碼。
雖然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沒有威脅出售美債,但他的言論涉及全球投資者的關鍵關注點--即日本和中國作爲美國國債的兩大持有國,可能會採取什麼措施來尋求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讓步。
FHN Financial 宏觀策略師 Will Compernolle 在報告中表示,"鑑於拋售美債可能會因日元走強而對日本經濟造成嚴重損害,我們目前謹慎地認爲這只是虛張聲勢。"
有報道稱,外國持有者可能是4月初美債大幅拋售的潛在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尚無確鑿證據表明買方抵制或大規模外國資金撤離。
與此同時,中國商務部週五表示,北京正在"評估"華盛頓提出的就美國總統特朗普 145% 關稅進行談判的提議,儘管北京警告美國不要進行"脅迫訛詐"。
《華爾街日報》週五報道,北京方面正在考慮解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在芬太尼流動中的角色的擔憂。這一舉措可能爲緩解緊張關係提供一個出口,從而爲貿易談判創造機會。nL6S3RA0NE
19:52 GMT | 價格 | 收益率% | 收益率變動 | |
兩年期公債 | US2YT=RR | 99.8515625 | 3.8280 | +0.1270 |
五年期公債 | US5YT=RR | 99.8125 | 3.9166 | +0.1040 |
10年期公債 | US10YT=RR | 102.5 | 4.3083 | +0.0770 |
30年期公債 | US30YT=RR | 97.46875 | 4.7849 | +0.0480 |
(完) | ||||
****查閱相關新聞或頁面,請點選下列代碼連結**** | ||||
美國現貨公債 US/NCN | 美國指標公債報價 0#USBMK= | |||
英國公債市場 GB/CN | 歐元區公債市場 GVD/EURCN | |||
日本公債市場 JP/CN | 中國債市 CN/CN | |||
臺灣債市 TW/CN | 歐元區指標公債報價 0#EUBMK= | |||
利率或央行相關報導INT|CEN-CMN |
(編審 劉靜)
((REBECCA.LIU@thomsonreuters.com;))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