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麻煩事不斷 特斯拉在瑞典銷量暴跌超80%!

券商中國
昨天

  馬斯克的麻煩事不斷。

  據最新數據,今年4月,特斯拉在歐洲多國市場銷量再度遭遇全線暴跌。其中,在瑞典的銷量暴跌超80%,至兩年半以來的最低水平;在荷蘭的銷量大跌超73%,在丹麥的銷量大跌67%,在法國的銷量亦大跌超59%。

  有分析認爲,特斯拉CEO馬斯克的政治行爲引發歐洲消費者的強烈反感。馬斯克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密切關係已經嚴重損害了特斯拉在部分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Electrifying.com首席執行官金妮·巴克利表示:“這個品牌在歐洲的聲譽受到了打擊。”

  與此同時,馬斯克在美國政壇也攤上了大麻煩。據美媒最新報道,13名美國參議院民主黨議員致信特朗普,對馬斯克擔任白宮高級顧問期間可能利用其政府職務促成旗下商業項目海外交易“以謀取私利”的行爲表示擔憂,並呼籲對此進行調查。

  全線暴跌

  當地時間5月2日,瑞典汽車行業協會Mobility Sweden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特斯拉在該國僅註冊了203輛新車,同比暴跌80.7%,至兩年半以來的最低水平。

  除瑞典外,特斯拉4月份在荷蘭銷量大跌73.8%,爲202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在丹麥的銷量大跌67.2%,而在法國的銷量亦大跌59.4%,在葡萄牙的銷量同比下降了33%。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在歐洲大部分地區的銷量已經連續四個月下降。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純電動汽車在歐洲的銷量增長了28%,但特斯拉的銷量卻下滑了37.2%。

  這一系列悲觀數據令市場懷疑,特斯拉新款Model Y的推出能否改變在歐洲市場的頹勢。

  目前,歐洲大部分地區的消費者已經可以訂購Model Y升級版,但特斯拉在德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的網站據顯示,預計將於6月纔會交付。

  與此同時,特斯拉已經在挪威、瑞典、德國、英國和法國這幾個國家推出了促銷活動,可以提供貸款折扣和其他金融優惠政策。

  有分析認爲,馬斯克的政治行爲引發歐洲消費者的強烈反感。馬斯克與特朗普的密切關係已經嚴重損害了特斯拉在一些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特斯拉內部一些人士也意識到,馬斯克涉足政界正成爲一種商業負擔。

  電動汽車評論網站Electrifying.com首席執行官金妮·巴克利表示:“這個品牌在歐洲的聲譽受到了打擊。”

  在3月24日至4月11日對164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中,59%的受訪者表示,馬斯克的行爲讓他們不太可能購買特斯拉。

  另有分析師表示:“特斯拉的技術優勢已經不太明顯了,同時競爭對手越來越多,所以特斯拉的銷量可能會受到擠壓。”

  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稱,隨着特斯拉銷量、股價持續下跌,特斯拉董事會已在早些時候採取措施,物色馬斯克的繼任者。不過,馬斯克隨後進行了否認。

  但由此透露的信息是,董事會成員希望馬斯克將更多時間投入到特斯拉的工作上。

  在特斯拉公佈第一季度利潤驟降71%後,馬斯克表示,他將減少花在政府事務上的時間,花更多時間經營特斯拉。

  在本週三召開的內閣會議上,特朗普感謝了馬斯克爲政府工作所做出的貢獻。“你知道,只要你願意,你想待多久都可以。”特朗普表示,“不過我猜他想回去管管他的汽車公司了。”

  馬斯克攤上大麻煩

  5月3日,環球網綜合美國廣播公司(A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13名美國參議院民主黨議員週五致信特朗普,對馬斯克擔任白宮高級顧問期間可能利用其政府職務促成旗下商業項目海外交易“以謀取私利”的行爲表示擔憂,並呼籲對此進行調查。

  ABC提到,該信援引報道稱,馬斯克據稱“利用其政府職務之便,迫使外國政府做出讓步,以謀取私利,包括不受限制的市場準入以及與其公司簽訂合同,以換取美國政府的優惠待遇”。

  在這封信中,民主黨人特別提到馬斯克旗下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星鏈”項目與其他國家之間商業交易的報道,並引用美國《華盛頓郵報》關於印度等國在“星鏈”項目上達成有關協議的報道。

  NBC報道稱,自今年1月份以來,馬斯克一直擔任特朗普及其政府效率部的顧問,同時保留了SpaceX和特斯拉首席執行官(CEO)的職位,“這是一個極不尋常的舉動”。

  白宮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SpaceX和馬斯克本人暫未回應。

  目前,“星鏈”計劃正快速向全球擴展以鞏固其在衛星互聯網市場的主導地位,但馬斯克與特朗普的密切關係卻從正資產轉變爲其全球推廣的障礙。英國《金融時報》3月23日一篇文章評論稱,在許多國家眼中,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與美國外交政策越來越密不可分。

  作爲美國政府效率部牽頭人,馬斯克幫助特朗普大幅削減聯邦開支、大規模裁減聯邦僱員,同時引發不小的爭議和不滿。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調查小組此前發佈報告稱,馬斯克可能通過對聯邦政府施加影響來規避超過20億美元的潛在罰款和處罰。

  民主黨人認爲,馬斯克利用他的影響力“逃避監督,破壞調查,並在他選擇的任何時候、按照他的條件和命令,讓訴訟消失。”

  報告寫道:“馬斯克對聯邦政府進行了電鋸式的打擊,顯然不顧法律,也不顧那些依賴他肆無忌憚地摧毀的項目和機構的人員。馬斯克的許多決定之間的聯繫似乎都是爲了讓自己得利,避開他認爲阻礙他推進利益的障礙。”

  責編:羅曉霞

  排版:汪雲鵬

  校對:趙燕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凌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