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在廣東省多家農商行陸續宣佈脫離省聯社,劃歸政府管理後,近日,廣東省聯社在披露的2024年年報裏透露,“積極推動改制組建農商聯合銀行工作”。這也許意味着,廣東即將在廣東省聯社基礎上組建農商聯合銀行。
這是廣東首次明確省聯社改革路線。2021年以來,廣東省多家實力雄厚的農商行“告別”了省聯社,廣東農信系統呈現了一種“多銀行集團並存局面”,即多家脫離省聯社系統的農商行分別管理一部分、省聯社繼續管理一部分。
“如果部分農商行資產負債規模較大、自主經營能力較強,允許其‘自立門戶’,有助於支持其建立更加規範的公司治理和更市場化的經營機制,提升自主經營的能力和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向《華夏時報》記者稱。
多銀行集團並存
廣東省聯社成立於2005年,由廣東省內的4家地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農商行)和95家縣(市、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組成。
廣東省聯社在2024年年報中提到,2025年要攻堅克難,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積極推動改制組建農商聯合銀行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廣東省首次明確省聯社改革方向。
雖改革方向是首次明確,但從此前的動作的來看,廣東省已爲省聯社改革準備多時。
2021年以來,深圳農商行、廣州農商行後,珠海農商行、東莞農商行、順德農商行、南海農商行、普寧農商行、汕頭海灣農商行等廣東農信系統內的多家農商銀行陸續宣佈,脫離廣東省聯社系統,轉由當地政府直接管理。
廣東省政府曾在印發的《廣東省金融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中表示,支持符合條件的農商行擴大經營自主權。上述多家銀行也在相關公告中表示,此舉是爲落實廣東省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體制機制改革總體部署。
2023年底,廣東省政府亦發文表示,要“加快推進省農信聯社改革,支持區域金融承載力較弱地區組建地市統一法人農商行,持續提升區域經濟服務能力”。廣東金融監管局則在2024年7月會議上提到,要鞏固廣東農合機構“1+7”市場體系。
所謂的“1+7”市場體系,是指多家脫離廣東省聯社系統的農商行分別管理一部分、省聯社繼續管理一部分的多銀行集團並存局面,讓若干集團銀行中的農商行形成符合自身獨立發展的差異化空間。
“廣東省農信系統情況較爲特殊,充分考慮廣東的實際積極穩妥推進省聯社改革是必要的。”董希淼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表示,在農信社改革過程中,既要做好頂層設計,明確改革基本原則、方向和目標,選擇適合廣東的模式和方案;又要從廣東農信“三足鼎立”的現狀出發,充分尊重農商行等法人的意願。
多家實力雄厚農商行已脫離省聯社管理
當前,廣東省內有廣州農商行、東莞農商行兩家已上市農商行,均在港股上市,截至2024年末兩家銀行營收分別爲158.32億元、123.12億元,淨利潤分別爲24.16億元、48.61億元。
此外,廣東省內排隊上市的銀行還有3家,其中兩家爲農商行,即廣東南海農商行、廣東順德農商行,均在2019年首次向深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但因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當前兩家農商行的上市狀態爲“中止”。
從銀行資產規模、營業收入、淨利潤等情況來看,廣東省已有多個地市級農商銀行以及規模較大的農商銀行,主要分佈在經濟實力較強的區域,個別農商銀行的總體實力甚至已超過部分省級農商銀行和城商行,其中,多家銀行在此前已脫離廣東省聯社管理。
農商行脫離省聯社管理的情況並不只是發生在廣東,近年來,成都、廣州、深圳、武漢、江西、陝西等地都出現了頭部農商行脫離省聯社管理,自立門戶的情況,共同的特點是,獨立於省聯社系統的農商行實力均較爲雄厚。
而從體量上看,廣東省聯社體量在全國排名比較靠前。截至2024年末,廣東省聯社下轄81家農商行(不含深圳),總資產4.80萬億元,同比增長3.79%;各項存款3.75萬億元,同比增長4.97%;各項貸款2.63萬億元,增長3.91%;全年實現撥備前利潤462.97億元,淨利潤242.85億元。而該省本次明確的組建農商聯合銀行的改革方向,與體量同樣較大的浙江省聯社(現已改製爲浙江農商聯合銀行)、江蘇省聯社(現已改製爲江蘇農商聯合銀行)方向相同。
市場認爲,聯合銀行模式改革成本較低且保留了多級法人的治理結構,規避了農合機構整合重組過程中產生的摩擦,適用於轄內優質農商行較多且重組整合壓力較大的省份。將省聯社改制成爲省級農商聯合銀行,在保持兩級法人地位不變的同時,申請業務資質和牌照,增強服務內容和能力,是相對優化的一種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廣東省聯社迎來高管變更:劉鵬被任命爲省聯社黨委副書記、理事會副理事長、主任。在此之前,廣東省聯社原主任麥延厚已於2023年底升任省聯社黨委書記,後兼任理事長。
責任編輯:秦藝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