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價470億,李書福私有化極氪

微博財經-財道工作室
05-08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微博

記者丨楊松 鄢子爲  編輯丨鄢子爲

李書福,籌劃一樁大交易。

5月7日,他實控的吉利汽車公告稱,計劃收購極氪全部股份,將其私有化。

按照李的報價,極氪估值約470億元人民幣。交易完成後,其將從紐交所退市,成爲吉利汽車全資子公司。

吉利汽車、極氪,都是吉利控股旗下上市企業,實際控制人均爲該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我們將審時度勢、根據《台州宣言》精神,持續推動汽車業務整合,迴歸一個吉利。”

李書福解釋,仍將與美國和國際資本市場,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

極氪品牌銷量面臨挑戰,1-4月,累計交付5.5萬臺車,僅完成年目標的17%

“赴美上市後,極氪沒有走出一條獨立發展的路徑。”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告訴《21CBR》記者。

離美歸巢

私有化極氪,需要大概150億資金。

吉利汽車,持有極氪約65.7%的股份,計劃以25.66美元/ADS的價格,完成收購。該價格,接近極氪上市首日的開盤價26美元。

“收購價相較極氪最近一個交易日價格溢價13.6%,較最近30個交易日平均交易價格溢價20%。”公告稱。

其提醒,私有化價格及條件尚待磋商,尚未訂立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

按建議價格計算,收購剩下34.3%股份,需要支付約22億美元,合計超150億元人民幣。

吉利汽車計劃,利用發行新股、現金儲備以及債務融資等方式,籌措資金。

“賬上現金充裕,達到400億元。”3月,吉利控股總裁桂生悅公開亮出家底。

對管理層來說,私有化極氪,也可以避免突如其來的風險。

沈萌告訴《21CBR》記者,現有環境下,中概股在美國資本市場面臨隱形壓力,保留這一身份,吉利和極氪難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極氪這一年的紐交所之旅,算不上愉快。IPO時,其募資4.4億美元,其中七成資金來自吉利系

截至5月7日收盤,市值僅64億美元,相較上市首日減少8%。

李書福爲首的高層,對吉利汽車的估值也不滿意,稱當前公司市值與行業頭部企業存在顯著差距,資本市場對其估值存在系統性低估。

截至發稿,在港股市場,其市值約1700億港元,市盈率爲9.9倍,低於理想汽車的26倍,比亞迪的24倍。

兩家合併,資本市場或許會重估吉利汽車。

降本提效

對李書福來說,極氪在內的新能源汽車,下一階段都要抓利潤。

去年,吉利汽車售出217萬臺車,新能源佔四成。

“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吉利的新能源板塊開始脫離虧損,走向盈利。”桂生悅在業績會上強調,發展新能源車不用燒錢了。

管理層指出,2025年,是轉折之年,不賺錢的汽車公司,必定會被淘汰。

極氪遠未能盈利,剔除領克,2024年營收爲759億元,虧損高達57.9億元

沈萌指出,極氪迴歸母體後,可以減少維持美股上市地位的相關成本。

爲了達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披露要求和監管標準,上市公司需要支付審計、投資者關係等一系列費用。有數據顯示,這部分支出,高達千萬美元/年。

兩家上市公司合併,也可以避免研發資源重複投入,節約成本。單吉利汽車去年的研發支出,就高達104億元。

智駕在車企研發支出裏,佔比較高,回收期長,極氪也可依託吉利千里浩瀚平臺,減少開支。

以算力爲例,極氪千里浩瀚曾調用集團算力,實現了近30倍增長。極氪科技集團CEO安聰慧說,在算法、在算力方面,協同能減少一些投入。

管理層已嚐到甜頭。

極氪、領克整合後,其2025年第一季度研發投入,同比降低超20%。單這一項,就省了近4億元。

無形的管理成本,也可減少。

記者留意到,到了財報季,安聰慧一天要參加兩場業績會,分別面對吉利汽車與極氪投資者,精力難免分散。

私有化完成後,“將創建一個統一上市平臺,整合極氪的資產及資源,提升乘用車業務的競爭力。”公告指出。

頻密整合

去年9月,李書福帶着吉利控股全體管理層,來到公司第一座工廠台州臨海基地學習,重溫創業歷程,併發布《台州宣言》。

文件提出,要整合內部資源,減少重複投資。李的第一刀,砍向領克。

去年11月,極氪宣佈,斥資93.7億元,併購領克51%股份。僅用三個月,團隊就完成了複雜的跨境重組。

5月,管理層調兵遣將,領克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開始分管極氪品牌國內營銷服整體工作。

產品線逐步精簡。

安聰慧近期表示,極氪、領克整合後,對雙方技術與產品規劃重新梳理,產品數量預計削減20%。

再接再厲,李書福又合併吉利汽車和極氪。

“此舉是落實《台州宣言》,聚焦汽車主業,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深化品牌協同的重要步驟。”官方稱。

新能源車企開打淘汰賽,企業間的競爭,轉爲拼“爆款”。吉利汽車希望用更少的產品,實現銷售增長,其戰略從“多生孩子好打架”,變成“每個孩子都能打”。

一個吉利之下,各個品牌界限更清晰,少了內耗,利於打造明星車型。

按其定位,極氪爲豪華科技品牌,領克爲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銀河和中國星爲主流品牌。各品牌在擴大細分市場份額的同時,尋求協同發展。

極氪、領克的重組剛完成,李書福又決定私有化,他迫切想要扭轉狀況。

圖片來源:極氪,除標註外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