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近日,13 家上市車企 2024 年年報部分數據出爐,研發支出和研發費用率成爲業內關注焦點。這兩項指標不僅反映了車企在技術創新上的投入力度,更與企業的長期競爭力和市場表現息息相關。
研發支出是指企業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所使用資產的折舊、消耗的原材料、直接參與開發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租金以及借款費用等。它直觀地體現了企業在技術創新上的資金投入規模。
研發費用率則是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該指標衡量了企業對研發投入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強度,相對數值更能在不同規模企業間進行比較。
從研發支出數據來看,比亞迪以 541.61 億元的高額投入遙遙領先,彰顯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持續創新的決心。上汽集團、長城汽車緊隨其後,研發支出分別爲 218.13 億元和 144.65 億元。而海馬汽車研發支出僅 0.86 億元,與頭部企業差距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汽車全年研發支出爲29億,僅高於被邊緣化的海馬汽車,位列上述車企的倒數第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期競爭力存疑。
在研發費用率方面,北汽藍谷最高,達到 33.62%,蔚來、小鵬汽車也均超過 15%。這表明這些企業雖然可能營收規模相對較小,但對研發極爲重視,將大量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中。而上汽集團的研發費用率僅爲 3.50%,在 13 家車企中處於較低水平。
然而,部分研發支出和研發費用率較低的企業面臨着銷量下滑的困境。
2024 年銷量數據顯示,研發支出較高的比亞迪,銷量也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其在新能源技術、電池技術等方面的持續研發投入轉化爲了產品優勢,贏得了市場認可。同樣,研發投入較大的長城汽車在 SUV 等細分市場也保持了一定的銷量份額。
反觀海馬汽車,過低的研發投入使其在技術更新和產品升級上滯後,市場競爭力逐漸減弱,銷量極爲疲弱。
對於研發支出和研發費用率較低的公司而言,短期可能節省了成本,但從長期來看,經營風險不容小覷。
首先,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將導致產品缺乏競爭力。在汽車行業快速變革的今天,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趨勢迅猛,不加大研發投入就難以跟上行業步伐,產品可能在續航里程、智能駕駛、車機交互等關鍵性能上落後於競爭對手。
其次,品牌形象難以提升。消費者越來越看重汽車的科技含量和創新元素,研發投入低的企業難以打造出具有科技感和高端形象的產品,從而在品牌競爭中處於劣勢。
此外,隨着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和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增加,研發能力不足的企業可能在新能源轉型中面臨巨大挑戰,甚至被市場淘汰。
綜上所述,2024 年 13 家上市車企在研發支出和研發費用率上表現出明顯差異,而這些差異正深刻影響着企業的銷量和未來發展。
對於研發投入較低的車企來說,如何平衡短期成本和長期發展,加大研發力度以提升自身競爭力,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否則,在汽車行業的激烈競爭中,將面臨被邊緣化的經營風險。
注:本文創作藉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場數據和行業信息,結合輔助觀點分析和撰寫成文。
責任編輯:丁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