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遊戲行業競爭依舊激烈,行業格局不斷演變。
即便在版號常態化發放的背景下,由於市場競爭白熱化、產品同質化問題的普遍存在,以及運營成本不斷攀升等因素,也使得部分遊戲企業面臨較大的發展壓力,並持續優化調整。其中,大多數上市遊戲企業選擇“勒緊褲腰帶”,實施降本增效的策略,甚至高管們也主動降薪。
根據上市遊戲企業披露的2024年年報,時代財經統計,共有50家上市遊戲企業在年報中披露了董事長2024年度薪酬情況,年薪總和達4.88億元,較2023年度的5.02億元縮水了約2.79%。但是,薪酬同比增長的董事長有29人,薪酬同比減少的董事長有17人,另4人薪酬未發生改變。
其中,時代財經將騰訊控股(00700.HK)、嗶哩嗶哩(09626.HK,BILI)、金山軟件(03888.HK)等綜合性企業納入遊戲企業範疇,主要是因爲這些企業雖然業務多元,但遊戲業務在其主營業務中佔據重要地位。
同時,網易(09999.HK,NTES)、搜狐(SOHU)、博雅互動(00434.HK)尚未披露2024年董事長薪酬;浙數文化(600633.SH)、博瑞傳播(600880.SH)、大晟文化(600892.SH)3家公司董事長在關聯單位領取薪酬;而文投控股(600715.SH)董事長爲今年初新上任,因此也未有相關信息。
此外,在梳理過程中,時代財經注意到,港股和A股上市公司的薪酬統計範圍存在差異。
對於港股上市公司而言,薪酬統計範圍通常較爲全面,不僅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和福利等現金部分,還涵蓋了股權激勵等非現金部分。特別是在高管薪酬中,股權激勵往往佔據較大比重,且在計算總薪酬時,期權等非現金部分會被直接計入統計範圍。相比之下,A股上市公司的薪酬統計則更側重於現金部分,一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和津貼等,而股權激勵等非現金部分在統計時可能不會被完全計入,或者會單獨列出。
那麼,這些上市遊戲企業董事長的年薪究竟縮水了多少?面對這些帶領企業歷經挑戰、逐步走出困境的董事長,各家遊戲企業又能提供怎樣的薪酬呢?
千萬年薪董事長達到7人
據時代財經梳理,在這50位遊企董事長中,共有36人2024年年薪超百萬元,其中有7人年薪超千萬元。
嗶哩嗶哩董事會主席陳睿以約2.54億元年薪斷層第一,同比增長約3.31%。時代財經注意到,陳睿之所以年薪過億,是因爲其中包含股權激勵費用約2.52億元,其基本薪酬僅211.5萬元。
2024年財報顯示,嗶哩嗶哩在廣告和移動遊戲業務的快速增長推動下,全年總收入同比增長19%至268.32億元;其中移動遊戲業務憑藉2024年6月推出的首款策略遊戲《三國:謀定天下》出色表現,實現收入同比增長40%至56.1億元。
而後,騰訊控股董事會主席馬化騰以4507.3萬元年薪位居第二,同比增長約5.01%。
騰訊控股財報披露,2024年營收高達6602.57億元,同比增長8%;歸母淨利潤高達1940.73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得益於《無畏契約》《火影忍者》《金剷剷之戰》《英雄聯盟手遊》的收入增長,以及《地下城與勇士:起源》《三角洲行動》的新收入貢獻,本土市場遊戲收入增長10%至1397億元;得益於《PUBG MOBILE》及Supercell遊戲的強勁表現,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增長9%至580億元。
中旭未來(09890.HK)董事會主席吳旭波薪酬緊隨其後,2024年年薪達到以3126.2萬元,但較2023年年薪同比減少約41.05%,即降薪2176.7萬元,爲50位遊企董事長中降薪最猛。
中旭未來財報顯示,2024年營收約55.08億元,同比減少約14.34%;歸母淨利潤約-362.4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對此,中旭未來表示,2024年公司自營模式下營銷及運營遊戲產品收入約爲41.19億元,同比減少3.4%,減少主要是由於佈局新品類遊戲賽道推出的新品遊戲仍處於回本週期前期,尚未完全實現收入貢獻潛力,以及若干現有遊戲已進入其生命週期的後期階段導致收入有所減少;同時,公司聯運下營銷及運營的遊戲產品收入約爲13.3億元,同比減少31.6%,減少主要是由於若干現有遊戲已進入其生命週期的後期階段。
此外,禪遊科技(02660.HK)董事長葉升、IGG(00799.HK)董事會主席蔡宗建、三七互娛(002555.SZ)董事長李衛偉、瘋狂體育(00082.HK)董事會主席張力軍2024年薪酬均超千萬元,分別爲2114萬元、1598.16萬元、1380.09萬元、1168.48萬元。
其中,葉升、蔡宗建年薪分別同比減少約17.9%、8.05%,李衛偉、張力軍年薪分別同比增長約61.82%、2.19%。需要指出的是,IGG財報是以港元爲單位,蔡宗建的薪酬是據Wind換算成人民幣單位元。
時代財經注意到,李衛偉2023年年薪還不足千萬元。三七互娛2024年財報顯示,全年營收174.41億元,同比增長5.4%;歸母淨利潤26.73億元,同比增長0.54%。
時代財經從三七互娛方面獲悉,基於持續增強的多元化產品長線運營優勢,三七互娛長青遊戲矩陣持續擴充,2024年全球發行的移動遊戲最高月流水超過23億元,旗下《斗羅大陸:魂師對決》《Puzzles & Survival》《叫我大掌櫃》《凡人修仙傳:人界篇》在內已發行多年仍保持長線穩健運營。
超3成董事長薪資縮水
從降薪方面來看,據時代財經統計,在這50位遊企董事長中,共有17人年薪有所下降,佔比34%。
其中,降薪超千萬元的董事長僅吳旭波1人。其後是葉升和網龍(00777.HK)董事會主席劉德建,2024年薪酬分別下降461萬元、400萬元至2114萬元、800萬元,分別同比減少約17.9%、33.33%。
2024年財報顯示,禪遊科技營收16.58億元,同比減少19.5%;網龍營收60.47億元,同比減少14.8%。
禪遊科技表示,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公司努力探索業務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遇到了不少挑戰,2024年由於付費用戶人數減少及棋類遊戲ARPPU下降,公司整體收入減幅約19.5%。
網龍則表示,公司美國上市子公司Mynd.ai仍面臨一些行業性的挑戰,以及遊戲業務上的主動調整,導致2024年整體收入同比下降14.8%。去年下半年,公司基於精品化長線運營策略,對核心旗艦IP魔域做出多項主動優化,大幅提升了玩家體驗,促進用戶增長和活躍度,爲該IP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心動公司(02400.HK)董事會主席黃一孟、崑崙萬維(300418.SZ)董事長方漢、蔡宗建、姚記科技(002605.SZ)董事長姚朔斌2024年降薪超100萬元,分別下降236.9萬元、193.38萬元、139.88萬元、135萬元至369.5萬元、133.67萬元、1598.16萬元、165萬元,分別同比減少約39.07%、59.13%、8.05%、45%。
其中,心動公司、IGG兩家公司2024年業績反倒出現大幅增長。財報顯示,心動公司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約47.89%至50.12億元,其中遊戲業務收入同比增加64.2%至34.34億元;歸母淨利潤約8.12億元,同比扭虧爲盈。IGG 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9%至57.37億港元(約爲人民幣53.13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約694.87%至5.81億港元(約爲人民幣5.38億元)。
另一邊,崑崙萬維2024年營收56.62億元、同比增長15.2%,歸母淨虧損15.95億元、同比由盈轉虧;姚記科技2024年營收32.71億元、同比減少24.04%,歸母淨利潤5.39億元,同比減少4.17%。
從漲薪方面來看,據時代財經統計,在這50位遊企董事長中,共有29人年薪上漲,佔比58%。
其中,漲薪金額最多的董事長是陳睿,2024年薪酬上漲了814.8萬元,同比增加約3.31%;其次是李衛偉,2024年薪酬上漲了527.24萬元,同比增加約61.82%;第三是馬化騰,2024年薪酬上漲了215萬元,同比增加約5.01%。
同時,第七大道(00797.HK)董事會主席孟書奇、神州泰嶽(300002.SZ)董事長冒大衛、藍港互動(08267.HK)董事會主席王峯、順網科技(300113.SZ)董事長華勇2024年薪酬增長超100萬元,分別漲薪111.4萬元、110.25萬元、106.8萬元、103.63萬元,分別同比增加約142.09%、12.8%、84.03%、65.45%。
值得注意的是,僅神州泰嶽、順網科技兩家公司的2024年淨利潤有較大增長,而第七大道、藍港互動的2024年淨利潤均持續虧損。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