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證券:通用電子測量儀器替代空間廣闊 預計未來企業端業績增長將加速

智通財經
05-08

智通財經APP獲悉,廣發證券發佈研報稱,隨着中美技術博弈加劇及新質生產力升級需求釋放,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行業本土企業通過自研芯片和高端產品迭代,逐步打破海外寡頭壟斷格局。2024年全球與中國市場規模預計分別超400億、160億元,目前國產化率僅7%,替代空間廣闊。行業週期底部復甦信號顯現,疊加新能源、半導體等高端製造需求驅動,國產廠商業績拐點已至。目前高端化+國產替代成效正逐步傳導至報表層面。24Q3以來企業季度收入出現拐點,24年底合同負債創新高,預計未來業績增長將加速。

廣發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通用電子測量儀器:高門檻+廣空間,國產化率低

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包括數字示波器、射頻類儀器、波形發生器等。據Frost & Sullivan預測,24年全球、中國通用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超400、160億元;是德科技、泰克、力科、羅德與施瓦茨等海外企業形成寡頭壟斷格局。根據Frost & Sullivan數據測算,18-24年普源精電鼎陽科技優利德三家企業合計國產份額從3%提高至7%,本土企業紛紛發佈搭載自研芯片的高端產品,從供應鏈等更深層次發力國產替代。

天時地利人和多因素匯聚,高端化多年投入始見成效

(1)天時:中美對抗加劇+新質生產力產業升級助推,高端產品的國產替代需求正井噴。此前海外主要是美國品牌,示波器等產品國產化率低,具備較大的替代潛力。從進口地看,24年50%進口金額來自東南亞的美國公司,12%來自美國本土。中資企業缺少的不是高端產品本身而是驗證的機會,目前高端產品更多在科研院所使用,若未來向工業領域擴散,替代速度會更快。

(2)地利:供應鏈與技術研發儲備已經完善,國產高端產品迭代加快。自研芯片有效對沖芯片對外依賴風險,也加快了產品迭代速度。多品牌儀器最核心的芯片主要向TI、ADI採購,普源精電等龍頭芯片已自研十餘年,根據普源精電財報,目前公司搭載自研平臺產品收入佔50%以上。根據onetest微信公衆號,近期以泰克爲代表的外資品牌供應鏈含美率高,紛紛上調價格;此外產業對芯片斷供風險擔憂,龍頭企業已經做好自研芯片供應鏈準備。

(3)人和:多年研發團隊與渠道建設爲國產替代落地放量做好充分準備。根據鼎陽科技財報,目前公司高端示波器佔比約30%,高端產品的放量對業績彈性較大。

行業底部復甦,國產高端產品蓄勢待發

其一,該行用示波器的進口金額來衡量行業的週期位置,受下游採購節奏影響,行業週期一般爲3-4年,目前行業已經經歷近3年的下行,25年3月同比增速已經連續轉正,並恢復到5%左右;其二,以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爲首的高端製造需求強勁,國產商業化品牌的13GHz示波器、50GHz頻譜分析儀、50GHz適量網格分析儀、67GHz微波模擬信號等高端產品能較好滿足國內高端製造的需求。工業企業對國產品牌的驗證正在加快。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風險;全球貿易摩擦風險;核心人員及核心技術流失的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