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諾和諾德交出Q1答卷,司美格魯肽以約80億美元的單季銷售額超越默沙東K藥奪冠之時,其與禮來替爾泊肽的價格爭霸賽也已在全球打響。
作爲競爭的主要陣地,諾和諾德和禮來的“價格戰”在美國市場正進入到白熱化階段:禮來於近日高調宣稱替爾泊肽減重版在處方量上實現對競品的超越,而同期美國最大PBM公司CVS則官宣“站隊”諾和諾德。
而伴隨Q1財報的披露,中國市場之於藥王的重要性彰顯。一季度,中國成爲全球增速最快的GLP-1增量市場,戰火必向這一市場蔓延。不過與衆不同的是,中國市場不再僅僅是跨國巨頭之間的爭霸賽,隨着華東、恆瑞、信達等本土巨頭的加入,一場全然不同的“價格戰”,即將打響。
伴隨諾和諾德5月7日發佈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GLP-1類藥物再度點燃市場熱情。
公司Q1全球營收達780.87億丹麥克朗(約合112.45億美元),按固定匯率計算(CER)同比增長18%,其中GLP-1類藥物在糖尿病和減重治療領域的強勁表現成爲增長的核心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諾和諾德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尤爲亮眼。GLP-1產品在華銷售額突破25億丹麥克朗,同比增長達雙位數,不僅成爲諾和諾德全球GLP-1產品線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
具體而言,諾和諾德GLP-1降糖藥貢獻18.01億丹麥克朗,延續強勢地位。而2024年剛在中國獲批上市的司美格魯肽減重版產品則快速搶佔市場,Q1斬獲6.86億丹麥克朗。也就是說,儘管減重版商業化推廣不足一年,其銷售額已佔司美格魯肽在華總收入的近三成,印證了中國減重市場的爆發潛力。
同樣,禮來的替爾泊肽的減重版和降糖版也於2024年先後登陸中國市場。儘管禮來未在Q1財報中單獨披露替爾泊肽的中國區銷售額,但其整體中國業務同比增長20%,創下三年來最高增速紀錄。
顯然,全球GLP-1“雙姝”的火焰,已在2025年全面“燒向”中國市場,且兩大巨頭的首年交鋒均取得“開門紅”。
然而,高速增長背後,隱憂也難以迴避:在中國市場20%以上的超高增速不知是否將成爲“天花板”。
諾和諾德在Q1財報中直接指出,在中國糖尿病市場的GLP-1類藥物處方份額已從3.6%下滑至3.2%。這背後顯然離不開禮來雙靶點替爾泊肽及多款本土GLP-1藥物的上市衝擊。
對於減重版本來說,中國醫藥市場最大的支付方——基本醫保的准入就是一道無形的門檻。早在2024年,國家醫保局就曾公開發文明確“減肥藥再‘神’也不能進醫保”。並且指出,國家醫保局於2020年出臺了《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8類藥物不能醫保報銷,主要起增強性功能、治療脫髮、減肥、美容、戒菸、戒酒等“改善生活狀態”的藥品就是其中一類。
也就是說,儘管降糖版司美格魯肽早在2021年中國市場獲批同年就通過談判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但減重版的醫保準入仍然遙遙無期。
有業內人士告訴E藥經理人,按掛網價和用法計算,減重版司美格魯肽的月均費用可達7000元到10000元,高昂的價格和中國患者的自費能力有限顯然是其未來商業化的一大挑戰。
支付困局倒逼企業轉向商業化渠道創新,兩大巨頭就將商業化瞄向了電商平臺。然而,監管政策再次設限:只有降糖版GLP-1可通過線上購買、物流配送的方式在電商平臺完成交易。注射用減重產品只能通過類似於“線上預約、線下取貨”的方式銷售,這讓電商的便利性優勢也大打折扣。
此外,本土藥企的圍獵也已進入倒計時。例如信達早在今年年初的JPM大會上就官宣,其GLP-1/GCGR雙靶點藥物瑪仕度肽的減重和降糖適應證都有望於2025年獲批。這預示着國產GLP-1藥物或將再次上演曾經在PD-1等熱門新藥上的競爭戲碼,以價格優勢攻佔市場。
當中國市場的競爭還在“本土藥企圍剿MNC”“率先上市產品突破支付困境”階段,GLP-1在全球銷售的核心戰場——美國,已經提前進入激烈的價格戰階段。
從銷售額層面來看,司美格魯肽在Q1實現全球銷售額557.76億丹麥克朗(約84億美元),顯然超過了默沙東K藥的72.05億美元,問鼎“藥王”寶座,並且其兩位數高增速預示着年度奪冠已無懸念。
而禮來的替爾泊肽則展現出驚人爆發力。在全球,替爾泊肽兩個版本加起來銷售額已超61億美元,而其降糖版Mounjaro增速更是達到了113%,減重版Zepbound剛獲FDA批准一年多,今年Q1銷售額就高達23.12億美元,年內有望與降糖版平分秋色。
幾乎可以預見,未來的“藥王”之爭或將在諾和諾德和禮來的兩大GLP-1單品之間產生。而美國市場無疑是兩家公司的決勝關鍵。
種種跡象表明,兩家公司皆已出招,並且價格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
最直觀的體現也是在醫保準入方面。
在全球都爲諾和諾德和禮來的Q1業績狂歡之時,美國PBM公司CVS Health卻在近期宣佈,將於今年7月1日起,將禮來的Zepbound從其“首選目錄”中刪除,相反,CVS將優先考慮諾和諾德的Wegovy。
作爲美國最大PBM公司,CVS的這一“站隊”舉措直接讓禮來股價單日暴跌超10%,距離曾經夢想的萬億美元市值又遠了一大步。
當然,這一舉措也被海外分析機構視爲GLP-1價格戰升級的標誌性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價格博弈其實早有端倪。就在CVS發佈消息的一個月前,兩巨頭紛紛宣佈降價,諾和諾德將Wegovy價格下調23%至499美元/月,禮來則將Zepbound起始劑量月費降至349美元。
事實上,也有分析認爲,對於藥企回扣作爲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的CVS,突然宣佈調整目錄的舉措,或許也是諾和諾德對禮來市場份額反撲的“應激反應”。據禮來Q1財報PPT數據,Zepbound已實現對競品的市場份額超越,甚至明確宣稱:“Zepbound已是美國減重品牌藥市場的領導者,無論是處方總量,還是新增處方量。”
連諾和諾德和禮來都已深陷價格戰,也讓重押多肽原料藥的中國供應鏈企業們陷入兩難境地。
一方面,曾經二級市場多肽原料藥“明星”翰宇藥業、諾泰生物等,兩家公司都在2024年憑藉GLP-1原料藥業務實現收入的逆勢增長,尤其是翰宇藥業在今年Q1更是實現了扭虧,收入也從1.5億元暴增至3.1億元。
然而,當下遊製藥公司陷入價格戰,如今憑藉訂單業績暴增的上游公司未來又會否受到影響,因下游價格戰引發上游產能過剩?不過,可以明確的是,當前供應鏈企業需在短期業績爆發與長期產能規劃間尋求平衡,行業的新一輪洗牌週期也難以避免。
本文來源:E藥經理人,原文標題:《美國最大PBM“站隊”諾和諾德,禮來大跌10%,GLP-1“雙姝”價格戰開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