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在最新報告中指出,“美國並非經濟放緩中的理想避風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及其他官員即將召開議息會議,試圖在避免經濟衰退與抑制頑固通脹之間尋找平衡。然而,華爾街對美聯儲實現“軟着陸”的過度樂觀情緒可能已埋下隱患。
摩根大通策略師馬特伊卡(Mislav Matejka)在客戶報告中強調,在經歷了高波動期和隨後的長期連漲之後,美國股市的估值仍處於樂觀水平。
馬特伊卡表示,儘管標普500指數已從4月初低點反彈,但當前21倍的遠期市盈率仍建立在今明兩年分別10%和14%的盈利增長預期上,“遠未消化任何實質性衰退風險”。
若美國陷入衰退,全球經濟增長與海外股市必將遭受衝擊。歷史數據顯示,美國資產通常在市場動盪中表現更優,但“此次科技股與美元可能不再是‘安全’避風港”,美國“並非好的避險之地”。
儘管勞動力市場等經濟領域仍顯韌性,但衰退陰雲正加速聚集。越來越多的人似乎擔心,美國官員避免嚴重經濟放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CNBC最新美聯儲調查顯示,受訪者對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概率已從1月的22%飆升至53%。多數專家認爲,即使通脹壓力抬頭,美聯儲仍會在增長疲軟時選擇降息。
有大量數據點可以支撐這些擔憂。供應鏈數據已拉響警報:美國港口進出口量驟降,上週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的消費者預期指數更跌至2011年以來最低水平。
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高級策略師戈登(Kevin Gordon)指出,利用股市市盈率進行分析並非一門完美的科學,圍繞盈利的不確定性使得估值分析“棘手”。
戈登表示,“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在轉化爲實際經濟痛苦”,當前市場雖未完全計價衰退,但拖延越久,“經濟疲軟自我強化的風險就越高,屆時即便出臺重大對等關稅或貿易協議也可能無力迴天”。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