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歐洲能源巨頭殼牌收購另一歐洲能源巨頭英國石油 公司,這將成爲歐洲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交易之一,並首次創造出足以挑戰全球石油行業領袖——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的歐洲石油巨擘,整合後的油氣超級巨無霸上游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將達到每天近 500 萬桶油當量,屆時可能大幅超過上述兩大石油行業領袖。
儘管英國石油當前的處境並不理想——過去一年其股價下跌近三分之一大幅跑輸歐洲基準股指以及油氣行業的同行們,投資者們普遍對其能源轉型以及扭虧爲盈計劃信心不足。但是,該筆潛在的大型收購交易對殼牌具有顛覆性的意義。
然而,此次超級大規模合併將面臨重大挑戰,包括英國石油公司本身的高額債務和負債、潛在的反壟斷競爭問題以及需要被迫出售大量資產,這些都可能成爲此項大規模交易的障礙。
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最新報道稱,在國際油價因特朗普政府掀起的全球新一輪貿易戰而持續疲軟之際,殼牌管理層正在評估這筆潛在的大型收購,自此之後,分析師們便開始測算其中的利弊,尤其是對於殼牌基本面與業績前景而言意味着什麼。以下爲他們的主要結論:
石油巨擘即將誕生
瑞銀集團的分析師團隊指出,兩家總部設在倫敦的石油巨頭合併後,其上游石油和天然氣整體產量將接近日均 500萬桶油當量,較殼牌目前的大約270萬桶/日猛烈增長85%,從而成爲全球最大規模的歸屬於投資者們的油氣生產巨頭。作爲對比,總部位於美國的全球最大規模油氣生產商埃克森美孚今年一季度平均產量大約460 萬桶/日,另一美國油氣巨頭雪佛龍約爲340萬桶/日。
如果正式將英國石油在美國丹佛的頁岩子公司 BPX 納入殼牌的業務版圖,某種程度上可彌補殼牌於2021年將二疊盆地業務出售給康菲石油,隨後錯過石油行業大繁榮的遺憾。當時的上游業務主管薩旺(Wael Sawan)如今已是殼牌首席執行官。
LNG 統治力
來自RBC 資本市場的分析師團隊表示,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殼牌已經是全球最大規模的液化天然氣(LNG)銷售商,若收購英國石油公司,其業務將被“推向新的高度”。兩家公司合併後的年度 LNG 銷量將超過9000萬噸,佔當前全球LNG市場的逾20%。
如此龐大的全球佈局將釋放更多交易業務機遇與業務優化機會——在天然氣價格波動劇烈的當下,這是 LNG業務盈利的關鍵。此外,雙方規模可觀的 LNG運輸船隊合併亦能顯著節省高昂的LNG運輸成本。
交易業務擴張
英國石油公司與殼牌本就躋身全球最大規模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之列,其從煉油廠到運輸管線網絡等大量實物資產爲全方位的廣泛市場洞察提供獨特優勢。
雖然交易業務部門的信息不透明,但一些油氣公司披露了部分關鍵價值線索:過去五年,英國石油公司的整體交易業務部門平均爲資本回報率提升約 4 個百分點;過去十年,殼牌交易部門的回報率提升幅度亦在 2%~4% 之間。
合併能否令回報率提升到足以抵消收購溢價,尚且不明。RBC的分析師團隊甚至質疑:“殼牌已擁有自己的交易組織,是否還願意爲另一個大宗商品交易平臺付高價?”
高昂代價
RBC分析團隊估算,收購英國石油公司可能需在其 570 億英鎊市值的基礎上溢價約 20%,纔有可能完成收購。
某些成本可通過協同節約部分抵消,但涉及的金額相對較小。RBC初步預測數據顯示,合併將在第一年帶來約10億美元(稅後)協同效應,第二年可能將增至20億美元;此外,資本支出協同效應第一年大約將獲得10億美元,第二年大約15億美元。
按殼牌CEO薩旺視爲“北極星”的自由現金流/股這一指標進行衡量,RBC認爲因重大協同效應以及資本削減,交易自2026年起即可增厚殼牌每股自由現金流。
債務與補償
這項大規模收購交易的一大挑戰是英國石油長期以來疲軟的資產負債表。瑞銀集團指出,若計入租賃與混合槓桿資本,英國石油的槓桿率一季度末高達48%,爲油氣巨頭們中的最高規模。
此外,英國石油仍需支付2010年墨西哥灣“馬孔多”致命漏油事故的年度賠償,直至2033年。
RBC分析團隊表示:“英國石油的債務、混合資本、租賃義務與承諾以及馬孔多債務的結合,對一向保守的殼牌資產負債表來說堪稱‘毒杯’。”
反壟斷競爭審查
瑞銀集團表示,此次大規模合併將使殼牌成品油零售網點增加約 48%,新增逾 2.1萬站點,總數超6.5萬站點。在部分市場,兩家油氣巨無霸合併後的市場份額或過高,引發反壟斷監管機構的擔憂,可能迫使某些資產進行出售。
如殼牌選擇整體出售英國石油公司的市場與零售業務,RBC分析團隊預測該項業務部門的價值大約300~400 億美元。
資產剝離
RBC分析師團隊認爲,殼牌或許還會拋售英國石油公司在阿塞拜疆、伊拉克、印度及阿布扎比等國家的重要上游資產,因爲殼牌管理層可能會發現英國石油的許多其他資產不值得保留。然而,潛在的剝離規模本身可能成爲收購交易的障礙。
“非核心資產實際規模可能過於龐大,以至於資產負債表難以消化,意味着殼牌需再度開展大規模資產出售計劃,而一家大型巨無霸公司在併購項目上屢屢‘留錢在桌面上’,這可不妙,對於基本面而言並不是好兆頭。”RBC分析師團隊指出。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