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前夕,蔚來在廣東干了件大事。
2025 年 4 月 29 日,湛江市赤坎區和徐聞縣的兩座充換電一體站同時投運,標誌着蔚來在廣東實現了“換電縣縣通”——廣東省 122 個區縣,全部覆蓋換電站。
這是蔚來實打實的里程碑。
這個成立剛滿十年的新勢力品牌,在質疑聲中一片片補齊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場的換電基建拼圖。無論蔚來的理念是否被所有人認可,也不管李斌面對多少爭議,能完成這樣的壯舉,本身就值得被看見、被支持。
增幅近七成,“縣縣通”正在走向全國
一個冷知識:蔚來在 2018 年建的第一座換電站正好就在廣東。如今 7 年過去,蔚來在廣東已經建成了 428 座換電站和 3559 根充電樁,撐起了一個以“換電爲主、充電爲輔”的補能網絡。
據蔚來數據,這 7 年間,廣東區域的換電站累計換電次數超過 960 萬次。現如今,有 84% 的廣東用戶能夠在住宅或辦公場所 3 公里的範圍內找到換電站。
在高速公路上,蔚來的佈局同樣密集。
廣東有近 100 座高速換電站覆蓋 G4 京港澳高速、G15 瀋海高速等主要幹線,平均每 120 公里就有一站,有效緩解了蔚來用戶長途行車的補能壓力。
舉個例子,從廣州到湛江近 500 公里的行程,僅需中途換電一次,3 分鐘就可以滿電出發。
在成功攻克城市與高速的補能難題之後,蔚來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區縣市場。隨着“換電縣縣通”目標的實現,補能服務真正從城市中心延伸到了廣東的每一個區縣。
從珠三角繁華的商業區到沿海漁村的關鍵交通節點,換電站的密集佈局徹底消弭了城鄉之間的補能差距。這種創新的佈局模式,不僅爲用戶提供了便利,更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
例如,韶關乳源縣的雲門山景區附近設有換電站,用戶換電後 5 分鐘可抵達遊客中心;又如汕頭南澳島的環島公路,沿途的換電站讓遊客的出行更加隨心所欲。
這種“換電+文旅”的模式,不僅提升了用戶的出行體驗,還爲沿線的餐飲、民宿等產業帶來了蓬勃生機,爲區域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放眼全國,蔚來的補能網絡覆蓋更廣。
截至 4 月 29 日,蔚來全國範圍內的換電站達到 3289 座,充電樁 26106 根,覆蓋近 1000 個區縣。高速換電網絡已打通“9 縱 9 橫 14 大城市羣”,平均每 180 公里就有一座換電站,連接超 700 座城市。
而且 3289 這個數字還會在短時間內迅速飆升。根據蔚來“換電縣縣通”計劃,到今年 6 月 30 日前,蔚來會在北京、上海、廣東等 14 個省級行政區實現換電縣縣通,覆蓋超 1200 個區縣;到年底再新增 13 個省級行政區,累計覆蓋 27 個省級行政區,超 2300 個區縣。
最終,蔚來的換電站數量會在年底達到 5000 個,增幅接近七成。
要達成這一計劃,光靠蔚來的力量肯定是不夠的,爲了加速推進,蔚來還推出了一個“加電合夥人計劃”,由第三方來出資建站,蔚來進行租用和運營的輕資產模式。
▲ 湛江赤坎御景名城換電站
另外,政企合作的落地也爲補能網絡向縣域市場的滲透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茂名高州市作爲全國首批縣域補短板試點,通過政企合作推動補能設施下沉,從而提升當地用戶對於電動車的信心。
“換電縣縣通”在廣東的落地,不僅是蔚來補能網絡擴展的重要一步,更是國家新能源戰略向縣域市場縱深推進的鮮活例證。蔚來用“基建先行”的實踐向行業證明:下沉市場不是新能源的禁區,而是孕育新消費場景的沃土。
換電重壓下的李斌突圍路
在 2025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李斌以罕見的坦誠進行自我剖白:“蔚來最大的‘學費’是換電站佈局得太晚了”,他坦言未能預見換電網絡對用戶購車決策的槓桿效應。
李斌表示,從蔚來品牌目前的銷量分佈來看,長三角的“三省一市”佔了蔚來總銷量的 60%,原因不只是長三角用戶的消費觀念比較新,蔚來在長三角堅定的換電網絡佈局也功不可沒。
上海我們有 180 座換電站來服務 10 萬用戶,我們浙江昨天實現“縣縣通”,浙江去年七八月份已經過了 10 萬用戶;江蘇去年年底也達到 10 萬用戶,也是去年年底實現“縣縣通”。
如果我們在 2022 年、2023 年建的再早些,我相信我們的整個銷量、用戶滿意度應該會更好,這其實也是我們可以去覆盤的地方
可以預見的是,隨着“縣縣通”的實現,蔚來在廣東的銷量也將迎來提升。
▲ 李斌在湛江交付首輛螢火蟲
唯一的問題是,即便是引入了“合夥人計劃”,換電模式的“重資產”標籤始終如影隨形。
單座換電站 150 萬至 300 萬元的建設成本,疊加 2024 年前三季度 152.9 億元的虧損、574 億元流動負債與 84% 的資產負債率,這些數字讓資本市場對蔚來的戰略選擇捏了一把汗。
轉機出現在今年 3 月。
3 月 18 日,寧德時代和蔚來同日宣佈,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換電網絡,並推進換電行業技術標準的統一,促進跨品牌、跨車型的電池兼容。除了換電合作外,寧德時代還在推進對蔚來能源不超過 25 億元的戰略投資。
簽約後的晚餐,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精心準備了一道由芋頭、冬瓜、蘿蔔做成的“鋰光逐夢號時光機”,李斌在微博上寫道:“這也預示着我們的合作一定會腳踏實地,種出實實在在的果實。”
這些年,他和蔚來沒少在長期主義和生存壓力之間來回拉扯。變革不是一夜之間的事,但市場的波動卻可能隨時炸響。就在這關鍵時刻,寧德時代帶着 25 億元的戰略投資站了出來,穩穩地爲換電模式背書。曾毓羣認爲,到 2030 年,換電、家充和公共充電樁或將三分天下。
對蔚來來說,“寧王”的支持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李斌一直認爲,換電是新能源車補能的一種重要方案。面對外界的不同聲音,他曾坦言公司在資源分配上存在不足,並將通過調整內部機制來提升效率。
今年 4 月初,李斌在一場面向產研集羣全體員工的內部講話中,詳解了“基本經營單元(CBU)”的核心邏輯——
將公司所有經營工作拆分爲多個互不重疊的單元,每個單元都需要建立明確的 ROI(投資回報率)指標和業績獎懲規則,各部門單獨結算成本,確保資源投入與產出的高效管理。
CBU 這個制度同樣適用於換電體系。
“比如哪個門店或區域公司,說在某個縣建換電站能幫助賣車,那你自己出錢。”李斌表示,今年蔚來在全國梳理了 1 萬個建站點位,按照賣車、收服務費、品牌貢獻度等維度算好 ROI,從高到低去排,其中一半以上的 ROI 大於 1,當年就可以收回投資。”
李斌的思路是:既要堅持核心方向,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必要的調整。
“換電縣縣通”計劃是蔚來補能網絡的一個關鍵進展,這一計劃從長三角起步,逐步向全國推廣,不僅提升了用戶的實際體驗,也顯示出換電模式走向成熟的跡象。
話說回來,每次董車會寫蔚來,後臺評論區總有“行業觀察家”祭出經典三問:
第一問:換電模式行不行?
第二問:李斌到底懂不懂車?
終極靈魂拷問:蔚來怎麼還沒倒閉?
這讓人不禁想問,蔚來是犯了什麼滔天大錯,還是個人和李斌有深仇大恨?
更耐人尋味的是,當 Automotive News 將蔚來列入“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時,當蔚來柏林創新中心收穫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時,當蔚來讓慕尼黑車企深夜開對策會時,本土輿論場始終擺脫不了“倒閉論調”。
十年來,網絡對蔚來的質疑聲似乎從未停歇。
事實上,蔚來對換電的堅持已經帶動了行業格局的變化,一汽、廣汽、長安等車企陸續加入換電聯盟,行業協作的趨勢愈發明顯。換電正逐步從蔚來的特色,演變爲行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2020 年,換電站被納入國家新基建範疇,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加碼,3289 座換電站累計服務超億次換電,用戶的接受度在穩步提升。
蔚來選擇了一條不尋常的賽道。從“縣縣通”計劃到跨品牌協作,它試圖爲新能源補能提供一種新解法。這種探索,也與國家推動新能源發展的方向相呼應。
所以,執着於唱衰蔚來,究竟是在質疑企業的戰略,還是在對新能源政策的方向有所保留?市場的答案未必非黑即白。
新能源賽道還很長,蔚來的換電模式或許不是完美的答案,但它的堅持,至少值得多一些耐心和觀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