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覓瑞於2025年5月7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這是公司第4次遞交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爲中金公司和建銀國際,公司是一家起源於新加坡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技術公司,專注於在全球範圍內普及疾病篩查診斷解決方案。公司已於今年1月24日通過證監會備案。
公司2024年收入0.2億美元,淨虧損0.92億美元,研發開支0.19億美元,毛利率43.82%。
公司是一家起源於新加坡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技術公司,專注於在全球範圍內普及疾病篩查診斷解決方案。公司擁有一種核心產品(即GASTROClear TM)、兩種其他商業化產品(即LungClearTM及FortitudeTM)及六種處於臨牀前階段的候選產品。
公司的核心產品GASTROClearTM爲一個由12種miRNA生物標誌物組成的用於胃癌篩查的基於血液的miRNA檢測組。GASTROClearTM已於2019年5月獲得新加坡衛生科學局(“HSA”)的C類體外診斷(“IVD”)證書後成功商業化。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公司是全球爲數不多的已獲得分子癌症篩查行業*體外診斷(“IVD”)產品監管批准的公司之一,同時公司也是全球範圍內首家且唯一一家獲得分子胃癌篩查IVD產品監管批准的公司。
公司分爲兩個業務分部:
1、早期檢測業務分部
公司的重中之重是開發、生產及商業化可進入大衆市場的miRNA早期檢測試劑盒產品。該等檢測試劑盒產品採用在PCR儀器上進行簡單血液檢測的形式,以檢測與各種疾病相關的miRNA生物標誌物。在公司的早期檢測業務細分分部項下,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擁有一種核心產品(即GASTROClearTM)、另外一種商業化產品及六種處於臨牀前階段的候選產品。
2、精準多組學業務分部
公司專注於爲生物製藥公司、政府機構以及學術及臨牀機構提供複雜的、以miRNA爲中心的多組學檢測解決方案。此外,公司亦與合作伙伴合作開發下一代高複雜性診斷應用,以發現各種疾病以生物標誌物形式呈現的新型生物性關連特徵,幫助發現候選療法。該等活動支持公司爲臨牀客戶及合作伙伴開發全面的知識產權及診斷解決方案產品組合,使公司能夠在癌症醫療行業保持競爭力。
財務分析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個年度2022、2023、2024:
收入分別約爲美元0.18億元、0.24億元、0.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6.87%;
毛利分別約爲美元0.09億元、0.14億元、0.0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2.38%;
研發開支分別約爲美元-0.18億元、-0.23億元、-0.1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1.67%;
淨利潤分別約爲美元-0.56億元、-0.7億元、-0.9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28.09%;
毛利率分別約爲52.52%、56.16%、43.82%;
研發佔虧損比分別約爲32.88%、32.50%、20.72%。
公司2024年收入及毛利均有下滑,以股份爲基礎的付款增加導致行政開支大幅增加,因此淨虧損有所擴大。2024年一季度公司出售中國診斷實驗室,且延遲推出及取得地方監管證書導致於印尼銷售的的LUNGClear減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賬上現金爲507.4萬美元,貿易應收0.13億美元,貿易應付0.25億美元。
行業前景
全球癌症早期篩查市場
於東南亞、中國、日本及美國等選定國家或地區,癌症篩查潛在市場(包括胃癌、肺癌、結直腸癌和肝癌篩查)2023年總規模約爲504億美元,並預計增至2033年的828億美元,2023年至2033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11.3%。
胃癌篩查市場規模
選定地區(即中國、日本、東南亞及美國)胃癌篩查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130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152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爲4.1%。預計將於2028年增長至212億美元,並於2033年進一步增長至254億美元,2023年至2028年及2028年至2033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分別爲6.8%及3.7%。
行業地位
下圖載列全球分子癌症篩查市場的主要參與者,連同其獲批產品及正處於臨牀試驗階段的候選產品:
同行業公司IPO對比
本次選取的同行業對比公司爲:諾輝健康(6606.HK)、精密科學(EXAS.O)、華大基因(300676.SZ)
諾輝健康是一家主要從事結直腸癌、胃癌及宮頸癌篩查產品的研發、臨牀開發、測試營運及商業化業務的中國投資控股公司。該公司通過其自有網絡、合同銷售組織(CSO)以及由醫療診所營運的網上銷售或電子平臺向客戶銷售常衛清、噗噗管及其他產品。該公司的幽幽管(一種基於糞便的自檢胃癌篩查測試)和宮證清(一種非侵入性尿液宮頸癌家用篩查測試)產品處於開發階段。(目前處於停牌狀態)
精密科學創立於1995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先進癌症診斷公司,專注於開發非侵入性的大腸癌篩檢產品。精密科學公司開發的Cologuard,是一種非侵入性,基於糞便DNA的大腸癌篩檢,用於檢測癌症前的病變或息肉,與大腸癌的四個階段。
華大基因的臨牀業務以生育健康、腫瘤防控、感染檢測爲三大支柱,公司自主研發的華常康®(糞便DNA甲基化檢測產品)是結直腸癌早篩的拳頭產品,相較於傳統便隱血檢測具有檢測靈敏度、特異性高的特點。
主要股東
孫彤宇通過Central Road持股22.03%;朱博士持股14.11%;周博士通過SLW Gene Limited 持股8.12%;鄒博士通過Accurate Gene Limited持股7.77%;MSEA Ltd持股6.60%;何先生通過Perpetuity Eagle International Ltd持股5.19%;Octenniel Corporation Pte. Ltd.持股4.60%;北京復樸持股3.33%。
其他股東包括Rock Springs Capital、高榕資本、中源、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建銀國際等。
管理層情況
周礪寒博士,41歲,於2020年11月獲委任爲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彼於2023年7月調任爲執行董事。彼主要負責對公司業務與戰略發展及全球營運進行總體指導。周博士於生物技術行業(尤其是生物製藥領域)擁有逾14年工作經驗。於創立公司之前,周博士於2008年12月至2013年4月於新加坡-麻省理工學院學術聯盟下屬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制藥工程項目擔任研究員。周博士於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於BTI, A*STAR擔任研究科學家。
鄒瑞陽博士,38歲,於2020年11月獲委任爲董事兼首席技術官並於2022年11月獲委任爲副首席執行官。彼於2023年7月調任爲執行董事。彼主要負責公司技術及診斷測試,並監查公司於中國的附屬公司及實體的營運。鄒博士於生物技術行業(尤其是生物製藥領域)擁有逾16年工作經驗。於創立公司之前,鄒博士曾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研究助理及於BTI, A*STAR擔任研究科學家
何豪傑先生,48歲,於2020年11月獲委任爲董事兼首席投資官。彼於2023年7月調任爲執行董事。彼主要負責制定投資風格及策略並監查公司的投資管理。何先生於1996年5月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取得製造工程文憑。彼於2005年4月自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取得管理與市場營銷專業商學學士學位。
上市前融資
中介團隊
據LiveReport大數據統計,Mirxes中介團隊共計13家,其中保薦人2家,近10家保薦項目數據表現有優勢;公司律師共計5家,綜合項目數據尚可。整體而言中介團隊歷史數據表現一般。
文章來源:活報告公衆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