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5月8日下午消息,近日,嘀嗒出行發佈上市之後的首份ESG報告——《嘀嗒出行2024年環境、社會、管治報告》,報告從環境、社會、管治三個方面,回顧了嘀嗒出行在碳減排、知識產權保護、安全與用戶生態治理、員工發展培訓、顧客滿意度、社區公益、商業道德等十多個議題的進展。
在致股東信中,嘀嗒出行創始人&CEO、董事長宋中傑表示,嘀嗒出行在長期主義原則的指導下,堅持做長期有價值的事,實現了商業價值和社會效益雙贏。“我們順風車模式不僅有效緩解道路擁堵並且直接帶來減碳效應,同時通過平臺規則引導,促進私家車主和乘客平等互助的合乘同路關係,激發更多人通過共享出行傳達善意。此外,我們通過深入實施‘出租車新出行’戰略,推動出租車行業的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的全面提升,讓巡遊出租車重新成爲流動的城市名片。”
依據方法學T/CCAA 38-2021《私人小客車合乘出行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範》計算(以下簡稱《規範》),2022年和2023年,嘀嗒順風車平臺服務分別幫助減少約90萬噸、130萬噸二氧化碳,而2024年全年減碳約130萬噸。嘀嗒出行預期,未來三年每年將幫助減少超過100萬噸二氧化碳。
2024年,嘀嗒出行研發開支1.39億元,同比增長14.3%,實現研發投入在2021-2024年連續四年增長。截至2024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持有107項在中國國家版權局註冊的軟件版權及52項作品版權,50個在中國商標局註冊的各類商標,44個已在國家知識產權局註冊且與業務各方面相關的專利,以及74個申請受理且與業務各方面相關的專利。2024年一年,嘀嗒出行獲批近20項專利。
信任與安全方面,嘀嗒出行通過與官方機構進行車主背景調查來嚴格准入,通過實時安全護航和偏移預警、語音識別等方式來實時監控用戶行程安全,遇到高風險行程主動及時進行提醒和干預。
員工發展方面,嘀嗒出行於2021年發起“小喇叭”計劃,鼓勵公司員工成爲內訓師。截至目前,嘀嗒的員工內訓師已策劃並分享培訓視頻共計近300場,涵蓋 產研、運營、合規法務、營銷等多個業務領域。
在助老出行方面,過去幾年,嘀嗒出行推出諸多便捷老年人打車的產品機制,出租車助老小程序已在全國70多個城市開通,可實現一鍵叫車,添加常用目的地,添加親情賬號等。同時,嘀嗒出行爲多個城市出租車95128電話叫車系統提供技術支撐,助力出租車行業更好發揮民生保障價值。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