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及相關表述迎來強監管,小米汽車將“智駕”更名爲“輔助駕駛”。5月4日,小米調整了SU7新車訂購頁面中的措辭,將“智駕”改爲“輔助駕駛”。具體來看,小米SU7標準版搭載的Xiaomi Pilot Pro從“小米智駕Pro”更名爲“小米輔助駕駛Pro”;小米SU7 Pro、小米SU7 Max搭載的Xiaomi HAD中“小米智駕Max”更名爲“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
“智能駕駛”表述趨於剋制和謹慎
根據小米汽車官網,端到端輔助駕駛可實現從車位到車位的輔助駕駛,上車僅需設置導航,ETC/閘機輔助通行,窄路/環島通行、停車場尋位泊車等都可以請輔助駕駛來完成。同時,小米端到端大模型架構化繁爲簡,輔助駕駛“端到端”是將感知、預測和規劃集成,將感知輸入的原始數據通過大模型運算,直接輸出最終軌跡。減少信息傳輸的誤差,實現能力躍升。
今年3月29日,三名女生駕駛小米SU7後在安徽高速公路上發生撞車事故後起火燃燒,小米官方發佈公告稱,該事故發生前車輛處於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以116km時速持續行駛。事發路段因施工修繕,用路障封閉自車道、改道至逆向車道。車輛檢測出障礙物後發出提醒並開始減速。隨後駕駛員接管車輛進入人駕狀態,持續減速並操控車輛轉向,隨後車輛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碰撞前系統最後可以確認的時速約爲97km。
該事故將智能駕駛的安全問題推向風口浪尖,從行業到大衆引發各方對智能駕駛技術的思考。4月27日,華爲幹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聯合廣汽、上汽、江汽、奧迪、東風猛士、嵐圖、深藍汽車、北汽、阿維塔、賽力斯、奇瑞汽車及中汽中心,共同發佈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其中提到營銷透明,倡議全行業實事求是地宣傳,明確智能輔助駕駛的功能邊界和使用條件,讓用戶清晰地知道和理解各自車型的真實能力。
在剛結束的上海車展上,“智能駕駛”的出現頻率明顯降低,取而代之的是輔助駕駛、智能出行的表述。有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告訴南都記者,在正式車展前,因爲表述問題緊急撤換過一批宣傳物料,但他也表示,從智能駕駛改成輔助駕駛,並不說明技術在退步,而是一種在技術層面上更剋制的表達。另有車企工作人員對智駕降溫的現象表示認可,他告訴南都記者,汽車智能化的趨勢是確定的,但是在這個技術進步的過程中,也要明確駕駛員的主體性。現在強調輔助駕駛,就是在明確駕駛員的主體性。
針對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強監管
除了行業在“智駕”的表述上更爲謹慎外,主管部門也在近期加強了監管和呼籲。
4月16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了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准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會議圍繞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准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有關產品准入和軟件在線升級備案要求,聽取汽車生產企業落實情況及建議。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介紹,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准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重點關注事項。
會議強調,汽車生產企業要深刻領會《通知》要求,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誇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4月2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發出關於規範駕駛輔助宣傳與應用的倡議書,呼籲企業規範營銷宣傳行爲。企業應嚴格依據《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GB/T 40429—2021),杜絕虛假宣傳與過度營銷,避免使用模糊或誤導性表述,確保功能命名科學嚴謹,防止駕駛員誤用、濫用風險。對已發佈的失實信息應及時澄清並整改,主動承擔企業主體責任和社會責任。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