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着出口相關板塊承壓、政策重心轉向擴大內需,消費板塊出現明顯復甦趨勢。4月22日以來,港股餐飲指數(LIST1083)已反彈超20%至787點附近,呷哺呷哺(00520)、九毛九(09922)、特海國際(09658)等多家餐飲企業紛紛飄紅。
在多項積極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場信心逐步恢復,一季度中國消費市場持續升溫。數據顯示,一季度線下消費熱度指數同比增長14.2%,較上季度升高9.1個百分點,其中生活服務消費熱度指數同比增長18.3%,餐飲業同比增長14.5%。
消費企穩、內需擴容的大趨勢下,經歷過往幾年的回調,餐飲板塊的估值吸引力正在提升,而諸多餐飲上市公司的年報表現,也展現出了強勁的業績韌性。
營收利潤雙雙實現雙位數增長 業績韌性凸顯
在一攬子促消費政策推動下,過去一年內國內餐飲行業展現出較快復甦趨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34.9萬億元,比2023年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8萬億元,增長3.5%。其中,全國餐飲收入55718億元,增長5.3%;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5298億元,增長3%。
從增速來看,2024年全國餐飲總收入同增5.3%,增速較上年提升2.1個百分點,且顯著高於同期GDP增速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但與此同時限額以上餐飲收入同比增速僅有3.0%,表明中小餐飲企業及個體戶的增長更爲活躍,而頭部企業受外部壓力影響增速則有所放緩。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久謙中臺數據顯示,與2023年同期相比,大多數餐飲品類店效普遍出現個位數下滑。僅有西餐(+6%)、麪包甜品(+5%)和朝韓菜(+1%)小幅增長;同時,2024年餐飲市場閉店數攀升至409萬家,閉店率達到61.2%,均超2023年同期水平,行業加速洗牌態勢明顯。
據國信證券數據統計,17家餐飲上市公司2024年全年整體收入同比增長11%,優於2024年全國限額以上餐飲企業平均表現;整體利潤同比增長10%,接近收入增速,經調整淨利率爲10.2%,減少0.3個百分點。
營收、利潤雙雙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同時,各餐飲細分賽道表現分化。
按照公司所經營的連鎖餐飲品類分爲咖啡茶飲、快餐、火鍋、中式正餐(除火鍋外)四大類別(九毛九旗下正餐品牌太二收入佔比最高,劃分至正餐品類,鍋圈爲火鍋超市,爲方便統計劃分至火鍋品類),在營收方面,咖啡茶飲賽道的收入增速最高,達到22.5%;中式正餐(除火鍋外)與快餐相差不大,增速分別爲6.3%和5.6%,火鍋賽道則增速墊底。
經調整淨利潤方面,咖啡茶飲、火鍋、快餐和中式正餐(除火鍋外)分別同比增長15%、14%、7%和同比減少23%。得益於門店經營效率提升明顯,火鍋及快餐的經調整淨利潤出現較快增長,僅有中式正餐(除火鍋外)出現利潤下滑。
得益於單店投資低且標準化高的加盟模式,咖啡茶飲在門店擴張上的表現也居於榜首。數據顯示,2024年上市餐飲公司整體門店數同比增長20%達到13.35萬家,其中咖啡茶飲門店數增長24%達到10.27萬家,正餐(除火鍋外)和快餐分別增長15%和14%,火鍋則同比下降2%。
過去一年中,加速拓店成爲很多咖啡茶飲品牌的年度關鍵詞。窄門餐眼數據顯示,2024年庫迪咖啡開店數達到4153家,近日又高調宣佈了2025年全球門店2萬家的戰略目標,較公司成立之初提出的三年1萬家門店的目標翻了一倍;星巴克中國於2024 財年淨新增790家門店,同比增長12%,創下歷史新高。
快餐和中式正餐(火鍋除外)賽道同樣表現可圈可點。在上市快餐企業中,達勢股份(01405)截至2025Q1已連續31個季度實現正同店銷售增長,全年淨開240家門店;老鄉雞2024年前三季度翻檯率有所提升,但相應客單價出現小幅下滑(直營店和加盟店客單價分別下滑2.1%和2.7%)。
中式正餐企業中,多家企業外賣業務佔比普遍走高,連帶店效也有所提升,如九毛九和小菜園(00999)的2024年度外賣業務佔比分別增加3個百分點至17.2%、增加6個百分點至38.5%,綠茶集團2024年前三季度外賣業務佔比亦增加3個百分點至17.8%。
而在火鍋賽道,就連成立超二十年、上市十多年的“連鎖火鍋第一股”也未能倖免於行業寒冬。2024年,呷哺呷哺全年淨虧損爲4.01億元,其中關店及減值帶來的損失達2.62億元,全年關閉了138間呷哺呷哺品牌餐廳、新開了65間,年末餐廳數量由上年的833間降至760間,淨減少73間;2024年前5個月,楠火鍋關店已達到57家,超過2023年整年,近期更有媒體爆料稱楠火鍋重慶直營總店已關閉。
下沉市場、國際化、新業態成行業關鍵詞
進入2025年,已處於低估值區間的餐飲板塊有望再度獲得多重利好提振。4月以來,廣東、上海、黑龍江等多個省市已出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促進餐飲等生活服務消費。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餐飲收入4235億元,增長5.6%,其中限額以上餐飲收入1340億元,同比增長6.8%,繼1-2月後環比繼續提速,其中限額以上增速爲近12個月以來首次超過整體增速。在促內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下,餐飲行業景氣度有望邊際向好。
與此同時,面對業內愈發激烈的競爭,各家餐飲企業各出奇招,下沉市場、國際化、以價換量等成爲行業熱門關鍵詞。
白皮書數據顯示,2024年6月,全國三線及以下城市餐飲門店佔比增長至52.0%,同比再增1.1個百分點,餐飲企業正在向下沉市場加速滲透。
24年3月起,海底撈(06862)對經營模式進行了較大調整,引入加盟模式,同時憑藉較高的加盟門檻與強管理模式把控加盟店質量,這被視爲該公司向下沉市場拓展的又一舉措。在2024年度業績報告中,海底撈披露,自加盟模式推出以來,下沉市場展現出了更強勁的需求,7成以上的加盟申請都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其中有不少來自縣城。
在全球化拓展方面,小菜園提出了未來三年海外市場拓展戰略,首階段聚焦東南亞地區,計劃於2025年內開出1-2家海外門店;茶飲連鎖品牌茉莉奶白則選擇另闢蹊徑,截至2025年2月,已成功進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泰國、英國五個國家,公司方面稱2025年海外門店還將翻倍。
除了加速跑馬圈地以外,亦有部分餐飲品牌選擇持續打磨自身業務,在現有門店上“做文章”。如達美樂披薩在中國的獨家總特許經營商達勢股份,2024年門店經營利潤同比增長48.7%至6.24億元、門店EBITDA增長44.2%至8.31億元,通過提高門店層級運營效率,使得盈利表現顯著改善。
以庫迪咖啡、鍋圈(02517)爲代表的餐飲品牌,則選擇頻頻探索新業態,尋找更多增長契機。今年2月,庫迪咖啡宣佈推出升級後的門店業態——便利店,以咖啡爲主題,並選取常規便利店的部分產品品類,如冰淇淋、西式現制蛋撻、西式烤腸等熱銷引流品類和包括中式麪點、便當在內的常規便利店熱食產品。
根據公司預期,庫迪的店面模型會根據不同城市級別進行靈活轉換,如在便利店潛力更大的高線城市,庫迪會以咖啡便利店爲主;而在低線城市會以咖啡零食店的方式出現。
昔日的火鍋燒烤品牌鍋圈則正在向新的“社區央廚”戰略定位轉型,並推出了“24小時自助”的新店型。該店型21:00至次日8:00採用無人自助購物的模式,消費者可以掃碼後自助式選購所需的產品,並掃碼自助結算。通過延長營業時間,該店型有望覆蓋更多家庭飲食場景,帶動日均銷售額增長。
中信證券研究團隊指出,消費板塊目前呈現出低估值高回報的特徵,大衆餐飲等板塊有望經營率先企穩,2025年二季度有望成爲多數消費行業的壓力見底窗口。此外,隨着氣溫升高、旺季將至,餐飲板塊也大概率將迎來估值和基本面修復。展望後市,具備強供應鏈與會員運營能力的餐企如蜜雪冰城(02097)、達勢股份等,長期價值獲驗證的老牌餐飲龍頭如海底撈、百勝中國(09987)及正處於積極轉型中的鍋圈等都值得密切關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