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基本面力場
中國金茂(0817.HK)是力場君一隻在關注的一隻房地產股,也是力場君最喜歡的那類“大集團下面的小公司”。去年十一長假之後,趕在10月8號港股通能交易的第一天賣掉了,賺了些錢;雖然賣掉了,但一直還放在自選股裏,中國金茂將重點放在一二線高能級城市的戰略佈局,和打造高質量改善型項目的經營定位,都是力場君很欣賞的。
前兩天,中國金茂發布了前三個月的經營數據,披露營業收入99.53億元,超過了去年同期31億元的三倍,增幅令人驚訝,這也映襯出了房地產銷售企穩回暖的行業態勢。但另一方面,利潤數據就不好看了,在營收暴增兩倍的基礎上,營業利潤僅有3.9億元,還沒達到去年同期4.6億元的水平,毛利率更是從去年同期22%滑落到最新的13%。
而且從趨勢上來看,中國金茂的毛利率在2024年一季度是22%,2024年上半年落到16.25%,年底跌到14.56%,再到今年一季度的13%,這個趨勢已經很明顯了吧?
力場君覺得,這背後體現出來的行業動向,纔是值得關注的,作爲暴利行業代表、風光了20多年的房地產開發,盈利率迴歸社會均值是較爲確定性的未來,以此迎來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常態。
說個題外話,華夏幸福(600340.SH)的日子是挺艱難的,距離爬出泥沼、走出深淵,路還遠着呢。但是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的一些數據,力場君覺得質量蠻高。在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的一篇文章裏提到:2019年頭部房企淨利潤率達15%-25%,這種高利潤本質上是土地紅利、金融槓桿與政策寬鬆共同作用的產物;伴隨着土地紅利的削減,中國房地產行業也正在迴歸常態化盈利水平。
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淨利率爲4.8%,部分製造業頭部企業淨利潤率也只能達到10%左右。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認爲,由此類比房地產企業,應當通過供應鏈整合降低建安成本,同時加速產品升級,提升綠色建築、智慧社區等產品佔比,以實現精細化管理後,未來房地產開發淨利率預計穩定在3-5%。
從這次中國金茂的季度數據來看,還真差不多,毛利率13%、銷售利潤率不到4%,這或許纔是房地產開發行業本該有的合理利潤水平。
在這背後,或許也是房地產拋開金融屬性、迴歸消費屬性的大背景、大趨勢。這一背景和趨勢,當然不只是因爲房地產已經被決策層定位爲“消費”的關鍵構成部分,更是源自於社會環境和公衆意識的變化。
不可否認的是,過去十年間,房地產過度發展對消費形成嚴重擠壓,家庭收入大部分被房貸佔用,影響消費能力。如今隨着房地產市場趨穩,消費正逐步走出對於買房恐慌帶來的預防性儲蓄的陰影,迴歸理性軌道,從“買房纔是硬道理”轉變爲“品質生活更重要”。
今年提出的“好房子”標準,更推動了智能化、綠色化、高品質的住宅成爲市場主流,進而帶動一線城市及部分強二線城市的房地產迎來消費升級、品質升級的發展階段。這對於開發商來說,更需要在產品品質、服務等方面進行提升,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
從這些角度來衡量,力場君依然看好中國金茂的可持續發展,但是也認爲,時代不同了,不可能再回到幾年前躺着賺大錢的環境,所以對於公司的盈利,以及股票的估值,也必須要有一個清晰的判斷,迴歸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本源、降低預期,纔是攻守兼備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