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的私人信貸增長更快
基匯資本、嶽橋資本等公司在籌備新基金
分析師稱,基金應採用更嚴格的契約來緩衝風險
路透香港5月7日 - 隨着估值下降和銀行降低風險敞口,一些私人信貸公司正在介入投資香港的大型商業地產和開發商,並計劃在香港這個全球房價最貴的市場之一發行新基金。
儘管特朗普挑起的 貿易戰導致市場波動加劇,但基匯資本(Gaw Capital Partners)和嶽橋資本(Blue Mountain Bridge Capital)等公司仍希望在包括香港在內的亞太地區發行新基金。
尤其是在香港,在需求和房價雙雙下行的情況下,許多開發商對償債能力的擔憂與日俱增,因此獲得私人信貸將在短期內大大緩解他們的壓力。
儘管香港沒有受到中國內地房地產危機的影響,但在經濟和行業逆風加劇的情況下,一些開發商的財務狀況令人擔憂。
私人信貸基金是爲公司和項目提供融資的專業貸款機構,在全球已蓬勃發展成爲一個規模 2 萬億美元的行業,吸引着大牌投資者和追求高收益的富裕人士。
此外,一些私人信貸投資者如果能以高於其貸款的價格出售抵押品,也有可能在違約情況下獲利,這取決於市場狀況。
香港私人信貸公司嶽橋資本的首席投資長陳瑞峯(Raymond Chan) 表示,該公司正在市場上爲其第一隻基金募集 2.5 億美元,目標是在 2025 年底前獲得 1.5 億美元。他說:"現在是成爲香港私人信貸投資者的最佳時機。”
今年 1 月,陳瑞峯的基金完成了一筆 3340 萬美元的一年期優先貸款,該貸款以香港一處新改建的辦公樓物業爲抵押,年息爲 15%,貸款價值比爲 63%。
去年12 月,嶽橋資本退出了一筆 6410 萬美元的一年期優先貸款。陳瑞峯說,這筆向開發商提供的再融資貸款獲得了 15%的內部收益率(IRR),這是衡量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根據標普全球去年的一份報告顯示,這一回報率高於私人信貸和直接借貸基金在2018年至2023年錄得的11.9%的平均淨內部收益率。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管理着344億美元資產的香港房地產私募股權基金基匯資本(Gaw Capital)正在發行一隻新基金,目標承諾規模爲20億美元。該人士表示,該基金將投資於包括香港在內的亞太地區一線和二線城市的私人信貸和私募股權交易。
基匯資本拒絕發表評論。
律師事務所 JSM 合夥人 Jasmine Chiu 說,除了資產管理公司和投資公司外,家族辦公室和富裕個人也在進入私人信貸市場,他們被比直接投資房地產市場更高的收益率所吸引。
由於競爭日趨激烈,私人信貸的利率已從 2023 年的15%左右降至高個位數和低兩位數的區間。
萊佛士家族辦公室(Raffles Family Office)投資諮詢主管Sky Kwah表示,投資者在安排交易時應更加謹慎,尋求更低的貸款價值比(LTV)、更嚴格的契約和更多的股權緩衝。否則,如果房地產市場面臨進一步調整,私人信貸公司可能會受到衝擊。(完)
(編審 白雲)
((yun.bai@thomsonreuters.com))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