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泉資產研究總監李源海:符合標準的科技股,我們也投了不少,只是不追逐短期非常熱門的板塊

市場資訊
05-0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六里投資報

  2025年中國投資人峯會奧馬哈場日前舉行,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在一場圓桌討論中,針對舊引擎與新經濟之間,究竟存在哪些值得把握的投資機會,分享了他的觀點。

  資料顯示,李源海從業經驗豐富,有着超20年的基金投資管理經歷。曾在萬家,申萬菱信,南方基金管理過基金產品;

  後至興全基金出任過專戶投資部副總監兼投資經理,歷經多次牛熊週期考驗,擁有大資金管理經驗。

  李源海最早曾管理過天同保本基金,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他的投資風格上偏向絕對收益,但這一點很適合私募基金的管理操作。

  在圓桌討論中,就選擇投資標的方面,李源海表示,寧泉對此沒有特殊偏好,

  寧泉在20214季度開始,把相當比例的資金配置在低估值高股息的資產上,是因爲那個時候,這些資產估值很低、股息率很高。

  符合選股標準的科技股,我們也投了不少,我們只是不喜歡追逐那些短期非常熱門的板塊,這類板塊競爭會很激烈,淘汰率很高。

  源海介紹說,年初大家對關稅就有一定預期,應對上,他的投資組合就偏重內需,

  包括運營商、公用事業、物業管理,還有消費類板塊的家電等佔比較多。在4月初的時候,其淨值跌幅就很少。

  李源海進一步表示,寧泉的投資目標,是給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可持續的回報。

  所以,從這個角度,在投資組合的選擇上,偏好於技術上較成熟、商業模式簡單、現金流穩定的公司。

  以下是六里投資報(liulishidian)精選整理的李源海精彩分享:

  中國AI

  具備工程師優勢

  問:第一個問題是關於科技浪潮,目前正在關注哪些科技產業方面的趨勢?以及這次調研的感受如何?如何理解中國在這輪AI浪潮中發展的角色和定位?

  李源海:凱文·凱利有本書叫《5000天后的世界》,他認爲人工智能革命之後,未來經濟的關鍵是互聯網平臺公司。

  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到硅谷,待了3天,給我的感受挺震撼的。

  無論是英偉達蘋果,還是谷歌以及OpenAI,公司員工裏有不少亞裔面孔,其中,工程師很多,他們對此的投入也很大。

  中國在這方面或許有自己的優勢,我們在芯片硬件上可能存在一些差距,但在工程師隊伍上,全球應該沒人能超過我們。

  所以,中國在這方面可以發揮自己的強項,比如在AI應用領域或許能夠取得領先優勢。

  科技股也投了不少

  只是不追熱門板塊

  問:我們觀察到近幾年寧泉對運營商、公用事業等高股息紅利資產比較關注,相比之下,反而對大家熱衷的熱門科技行業關注度沒那麼高,背後大概反映了什麼思路?

  李源海:關於投資,我們並沒有特殊偏好,

  比如,非得買科技股、消費股,或者只選成長股。

  我們是從20214季度開始,把相當比例的資金配置在低估值高股息的資產上,那個時候這些資產估值很低、股息率很高。

  通過性價比的比較,我們買入了一些運營商、公用事業,還有物業管理等類似資產。

  回到價值投資本身,它的出發點,就是從基本面入手,追求公司價值的成長,

  關注公司的競爭優勢是否在加強,盈利能力是不是在提高,收入、淨利潤和現金流表現如何。

  從財務表現來看,公司的競爭優勢有沒有在收入、淨利潤和現金流上得到體現。

  其實,符合這個標準的科技股,我們也投了不少,

  我們只是不喜歡追逐那些短期非常熱門的板塊。

  這類板塊競爭會很激烈,淘汰率很高。

  因爲你很難看清最後哪些公司會成功、哪些會失敗,這就無法形成長期穩定的收益。

  我們的投資目標,是給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可持續的回報。

  所以,從這個角度,在投資組合的選擇上,我們偏好於技術上較成熟、商業模式簡單、現金流穩定的公司。

  注重複利回報

  不能夠虧大錢

  問:您的風格一直溫和穩健,對風險比較敏感,今年以來,我們看到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權益市場的波動都比較大,針對今年的市場您是怎麼思考和應對的呢?

  李源海:我做基金經理已經20多年了,最開始管理的是保本基金,是不能虧錢的品種。

  所以後來我一直怕虧錢,對風險比較敏感,投資生涯中大概只有2-3個年份是虧損的,其餘基本都能賺錢。

  今年的市場,年初大家對關稅就有一定預期。

  應對上,我的投資組合是偏重內需方面的,

  包括運營商、公用事業、物業管理,還有消費類板塊的家電等等,佔比較多。

  這樣,我4月初的時候,就跌的很少。

  這幾年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多,波動比以往更大,

  加上國內投資人非常關注下行風險,老實說,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戰,

  因爲要實現低迴撤的穩健增長,難度比以前更大了。

  我在嘗試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包括這次出來調研,就是希望對市場的理解能更多一些,拓展自己的能力圈,逐步優化投資框架。

  問:請您展開講一講對風險的理解。

  李源海:我的理解,就是市場、公司的估值,不能精確衡量到某個具體數值。

  不能說哪個點一定是高估的,哪個點是低估的,只能說在哪個區域高估、哪個區域低估了。

  我對下行風險很敏感,

  一旦市場變得比較瘋狂、估值很高的時候,我就會在產品的倉位和結構上做出調整。

  這樣在市場大幅下跌的時候,基本上就能躲避開風險了。

  當然在市場瘋狂的階段,肯定會犧牲部分收益。

  從短期來說,收益率不算高,但大跌時候回撤小。

  如果看長期的話,它的複利回報其還挺不錯。

  巴菲特的複利思路對我影響很深,

  只要時間足夠長,就可以實現很好的累計回報,

  某一年低一點、高一點,其實關係不大,但是不能虧大錢,這是我從業20多年來的感悟和理解。

  要有金錢之上的追求

  問:您積極投入了很多公益項目,所以想請您分享一下優秀投資與社會公益之間的良性循環?

  李源海: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對投資和公益的感受是,兩者越來越密不可分。

  我們覺得,要有金錢之上的目標追求,

  這樣,我們投資人心態會更加平和一些,投資過程也會更加順暢。

  因爲我們做投資肯定需要看基本面,其實最大的基本面,就是我們所在的社會,而公益可以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我們做公益的時間已經不短了,也在嘗試一些新的、能把投資和公益更好結合又非常有趣的方式。

  比如,我們會把公益捐贈與資管產品的業績增長掛鉤,

  一旦達到設定條件,就按照預先設定的金額捐贈給公益組織,我們把這個叫做 “公益期權。這樣投資目標達到了,公益也做了。

  寧泉公司內部還有一個公益獎金制度,

  就是每年會給部分員工發一部分獎金,不過這個獎金只能做公益,不能拿回去,

  公益項目由員工自己選擇,可以以個人名義,也可以以公司名義。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安排鼓勵員工關懷他人、回饋社會,這也是我們在探索的資管行業激勵約束問題。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