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輝常觀察
當美團與京東在外賣的戰場上打得火熱,淘寶同樣也加入到了外賣大戰的戰局之中。
同樣的場景,似曾相識。
我們都知道,以往在打車領域裏,同樣也出現了不同的互聯網巨頭們投身到打車戰局裏的情況。
這些原本市場格局業已確定的行業,現在有重新燃起了戰火,曾經的市場格局開始被打破。
雖然互聯網玩家們重新在外賣、打車領域裏開始了一場大戰,但是,現在的這樣一場大戰,同以往我們所看到的外賣、打車領域裏的大戰,早已有了本質性的區別。
認識到這樣兩場大戰的異同,而非僅僅只是將兩者等同起來看待,或許才能真正把握這樣一場外賣大戰背後的邏輯。
存量時代業已到來
如果對於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外賣大戰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它更像是玩家們爭奪流量的競爭。
在這樣一個階段,比拼的是玩家們佔據市場的速度,資本支撐的持久度。
正是因爲如此,我們纔看到了那些但凡是找到了市場與資本同頻共振的玩家,才真正實現了自我的快速崛起,並一舉確立了自身在市場當中的優勢地位。
我們看到的美團、餓了麼,無一不是這樣一種發展模式的突出代表。
當流量見頂,特別是當外賣市場被瓜分殆盡,單單憑藉以往的發展模式開始遭遇到越來越多的困難和挑戰,這纔是外賣市場的戰爭開始偃旗息鼓的關鍵原因所在。
然而,雖然以往的模式和打法開始失效,但是,這並不代表外賣市場早已不再有任何改變的可能性。
正是因爲如此,我們纔看到了京東、淘寶殺入到了外賣領域裏。
如果我們將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外賣大戰看成是一場流量之戰的話,那麼,現在正在開啓的這樣一場新的大戰,則是一場存量之戰。
對於玩家們來講,真正考驗它們的,不再是攻城略地的能力,不再是搶佔市場的能力,而是如何在業已確定的市場裏,保持自身的市場地位,並且真正獲得新的增長點的能力。
因此,如果我們尋找外賣大戰背後的邏輯的話,真正意義上的存量時代已經帶來,無疑是一個重要方面。
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時代,真正考驗玩家們的,不再是對外擴張的能力,而是考驗玩家們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完善產業,提升產業的能力。
換句話說,在存量時代,對於玩家們來講,如何實現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如何給產業帶來本質上的升級,如何給用戶帶來完全不一樣的體驗,纔是真正保證它們可以在這樣一個階段制勝的關鍵。
產業互聯網時代業已到來
當消費互聯網時代的腳步漸行漸遠,越來越多的玩家們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產業互聯網的身上。
然而,雖然玩家們看到了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大趨勢,但是,受制於商業模式以及市場競爭態勢的不確定性,真正能夠將產業互聯網做到實處的玩家,可以說,少之又少。
在很多情況下,雖然玩家們表面上宣傳自身在進行產業互聯網的佈局,但是,這通常僅僅只是一個概念,而非真正做產業互聯網。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判斷,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玩家們依然還是以平臺和中心,規模和效率爲終極追求的。
可以確定的是,如果玩家們依然還是以這些標準來進行產業互聯網的落地和實踐,那麼,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其實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實現的。
原因在於,真正意義上的產業互聯網,其實是以去平臺化和去中心化爲主要特徵的。
更爲確切地說,真正意義上的產業互聯網,其實並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平臺和中心的。
當外賣大戰開始再度點燃戰火,特別是當玩家們開始更多地將自身看成是一個外賣的一分子,而非是一個外賣的平臺的時候,其實,我們應該更多地看到的是,外賣平臺與外賣產業之間的深度融合,以及由此所衍生出來的去平臺化和去中心化的發展模式。
美團和京東之間的大戰,其實更多地是一場比拼自身與外賣產業的結合深度的大戰。
無論是對於美團也好,還是對於京東也罷,想要在這樣一場全新的大戰當中獲得勝利,最爲重要的一點,並不是它們的市場規模,而是比拼的是誰能夠給外賣產業帶來本質性的升級與變革。
在這樣一個階段,真正意義上的外賣平臺,其實是不存在的,它們都是外賣產業的一分子。
只有那些在這樣一場大戰當中,找到了自身與外賣產業的結合點,並且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去平臺化和去中心化的玩家們,才能真正獲得勝利。
產業爲王的時代業已到來
看似市場格局業已確定的外賣戰場上,之所以會重燃戰火,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無論是平臺方,還是外賣行業,其實都需要一場變革。
如果我們將以往外賣市場看成是一個以互聯網平臺爲主導的時代的話,那麼,當外賣市場再度重新燃起了戰火,真正意義上的以產業爲王的時代業已到來。
所謂的以產業爲王的時代,其實最爲重要的一點在於,無論是平臺方和外賣行業正在開啓一場全新的升級。
對於平臺方來講,它們應當不再僅僅只是拘泥於做撮合和中介,應當不再僅僅只是拘泥於做平臺和中心,而是需要實現自身的升級。
這,並不僅僅只是體現在它們對於騎手們的社保的完善上,而且還體現在它們對於以互聯網爲主導的商業模式的重塑和再造上。
對於外賣平臺方來講,它們如何儘可能多地參與到外賣產業之中,它們如何儘可能多地與外賣產業結合在一起,而非僅僅只是做一個第三方,纔是保證它們可以在這樣一場全新的戰局裏制勝的關鍵。
對於外賣產業來講,它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滿足人們對於健康、綠色的外賣產品的需求的方式和方法。
說到底,它們需要進行一次產業升級,從以往僅僅只是滿足人們“喫得到”的需求,轉變成爲滿足人們“喫得好”的需求。
無論是平臺方,還是外賣方,說到底,其實都是以產業爲主要競爭陣地的,而非是以往的以用戶爲主要競爭陣地的。
對於每一個參與到其中的玩家們來講,如何給產業帶來本質上的升級,如何給產業帶來真正意義上的改變,而非僅僅只是將目光聚焦在用戶和市場規模的身上,纔是保證它們可以真正在這樣一場新戰局裏獲勝的關鍵所在。
總之一句話,用戶爲王的時代業已過去,產業爲王的時代業已來臨。
寫在最後
看似格局確定的外賣市場,再一次重燃戰火。
透過外賣市場的這樣一場大戰,我們更多地需要看到的是,這樣一場大戰背後爲我們展現出來的產業進化和迭代升級的內在邏輯。
前有打車市場,現有外賣市場,似乎所有的產業都值得我們重新再做一遍。
其實,透過這一點,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全新時代的來臨。
對於每一個想要在這樣一個時代有所作爲的玩家們來講,如何找到與這個時代同頻共振的正確的方式和方法,纔是真正可以保證它們可以在這樣一場新戰役取勝的關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