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財訊 | 港股三大指數早盤表現反覆,截至午間收盤,恒指漲0.69%,國企指漲0.23%,恆科指跌0.1%。藍籌中,金沙中國(01928)漲6.34%,周大福(01929)漲5.85%,農夫山泉(09633)漲4.85%,美團(03690)漲4.53%,友邦保險(01299)漲3.3%;跌幅方面,石藥集團(01093)跌4.99%,舜宇光學(02382)跌3.83%,藥明生物(02269)跌2.9%,新東方(09901)跌2.56%,小米集團(01810)跌2.45%。黃金股走勢強勁,赤峯黃金(06693)漲9.8%,靈寶黃金(03330)漲6.44%,山東黃金(01787)漲5.27%,潼關黃金(00340)漲3.45%,招金礦業(01818)漲3.25%,中國黃金國際(02099)漲3.06%。消息面上,市場等待美聯儲議息結果,美元偏軟和避險需求帶動金價向好,紐約期金收報3322.3美元,漲2.4%。中信建投表示,5月2日中國商務部正式回應稱中方收到美方重啓經貿談判的信息並正進行評估,緊張的市場情緒得以緩和,金價小幅調整。繼特朗普否定解僱鮑威爾的言論緩和市場情緒後,中國透露正在評估與美國重啓貿易談判的可能性,令避險需求下降;週五公佈美國4月非農就業數據好於預期,令市場對美聯儲6月降息的預期降溫,金價小幅回調。儘管市場情緒緩和,但關稅談判過程曲折,難言金價就此步入下跌通道。“對等關稅”的霸權主義正在加速全球“去美元化”,全球多元化貨幣體系的重構,具體表現爲全球央行加大對黃金的淨買入,2022-2024年全球央行年購金數量均超1000噸,2025Q1央行購入量243.7噸。貿易戰走向主導金價,但不確定性尚難消除,避險和貨幣替代的買入力量令金價呈現易漲難跌。航空股強勢,中國東航(00670)漲8.58%,中國南航(01055)漲8.44%,中國國航(00753)漲7.31%,北京首都機場股份(00694)漲3.32%,國泰航空(00293)漲1.97%。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假期5天全國國內出遊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入出境旅遊市場熱度雙升。入境旅遊持續復甦,緬甸、韓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英國、泰國、菲律賓、俄羅斯、越南、日本等爲主要入境旅遊客源地,佔外國遊客總數的57.4%。重慶無人機燈光秀、魁星樓吸引大批入境遊客打卡。以大熊貓等爲代表的文創IP產品深受外國遊客青睞。中信證券研報稱,據交通運輸部統計,假期前3天跨區域流動人員人次同比增長4.9%,其中民航、鐵路同比分別增長12.5%、10.5%,均超過節前預期,表現亮眼。假期航空利用率升至歷史高位,5月1日窄體機利用率較2019年提升0.7小時,受益於供給受限以及航司收益策略優化,料價格端更加穩健,研報預計假期平均全票價同比跌幅或5%以內。同時在免籤政策刺激下,跨境遊“雙向升溫”。假期前3天國際航班量恢復率升至91%,民航暑運表現可期。波音交付擾動對供給增加形成進一步限制,研報預計2025年機隊淨增速或降至1%~2%,疊加油價下行預期對航司業績形成有力支撐。期待順週期、促消費政策傳導至航空需求端。個股方面,友邦保險漲3.3%。大摩研報指,預期友邦股價在未來30天將有七至八成機會上升。該行表示,集團首季業績勝於預期,由於年化新保費(APE)擴張及利潤率改善,集團去年創下季度業績新高,按固定匯率(CER)計,新業務價值(VNB)增長達13%。大摩認爲友邦今年餘下時間將繼續提供整體健康的雙位數增長,而目前的估值仍處於低位,因此相當吸引,續予目標價81港元,評級“增持”。招銀國際研報指,維持公司“買入”評級,目標價89.0港元,對應1.6倍FY25E P/EV,當前股價交易於1.05倍FY25E P/EV和1.65倍P/B,估值位於歷史底部區間,上行空間較大。公司一季度新業務價值(VONB)同比增長13%(固定匯率口徑)至15億美元,在去年同期高增長基數下(+31%)保持穩健,得益於NBV價值率改善,同比增長3個百分點至57.5%,和年化新單保費(ANP)同比增長7%的共同驅動。新業務價值率較快提升,反映公司負債產品結構顯着改善,1-2月分紅型長期儲蓄險貢獻該類產品的新業務價值>80%。另外,該行提到,公司4月11日更新16億美元回購計劃完成時間至3個月,超出此前於年內完成回購的預期,有望於7月底(中期業績披露前)完成全額回購。金力永磁(06680)漲10.39%。據報道,自中國4月4日宣佈對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後,稀土金屬價格在數週內達到了創紀錄的高位。截至5月1日,歐洲鏑價已自4月初以來上漲兩倍,達到每公斤850美元(約6180.6元人民幣)。鋱價則從每公斤965美元(約7016.9元人民幣)上漲至3000美元(約21814.1元人民幣)。此前平安證券研報指出,隨着稀土永磁需求快速增長,公司各新增項目落地,公司業績將有望持續增長。由於稀土價格呈現較大波動,調整公司2025-2027 年歸母淨利潤預測6.33、8.02、9.87 億元(原2025-2026 預測值爲5.62、7.68 億元)。對應PE 爲43.9、34.7、28.2 倍,公司產品技術行業領先,高端產品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提升,維持“推薦”評級。華泰證券研報指出,中期視角下,啞鈴型策略仍將有效。着眼短期,指數層面風險可控,或可適度進取,把握結構性機會。低波紅利適度止盈,增配政策支持意願強、財報驗證景氣相對佔優、有積極邊際催化的TMT及內需消費。TMT中重點關注需求能見度較高的雲計算鏈,內需消費中重點關注港股服務消費以及A股中週轉率及利潤率改善的高性價比品種,如乳品、調味品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