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4億美元買的基因療法,3期失敗了

新浪醫藥
05-07

bota-vec最初是由 強生 公司的楊森部門與遺傳醫學生物技術公司MeiraGTx合作開發的。2023年12月底,強生公司以一項價值高達4.15億美元的交易買下了該計劃的全部權利。

然而近日公佈的三期數據,給基因療法又破了一盆冷水。

5月2日公佈的結果顯示,在一項針對X連鎖視網膜色素變性(XLRP)患者的3期臨牀試驗中,該基因療法未能改善患者的視覺引導行動能力。

在LUMEOS III期試驗中,研究的主要終點是患者在視覺導航迷宮測試中的表現變化。共招募了95名患者,其中58名接受了不同劑量(低劑量或高劑量)的botaretigene sparoparvovec(以下簡稱bota-vec)治療。然而,一年隨訪數據顯示,bota-vec未能達到這一關鍵終點。儘管如此,試驗結果在方向性上對療效有所支持。

強生方面表示:“我們正在全面分析數據,包括次要終點中多數顯示改善的臨牀相關性,同時評估戰略方案和下一步計劃。”

近期,在基因療法領域受挫的不只有強生。

2025年2月,輝瑞宣佈停止其B型血友病基因療法Beqvez的開發和商業化,主要原因是獲批近1年,未有患者接受商業化治療。此外,輝瑞在2024年還終止了與Sangamo Therapeutics合作的A型血友病基因療法giroctocogene fitelparvovec的開發。至此,輝瑞的產品管線中不再包含任何處於臨牀或商業化階段的基因療法。

羅氏也對其基因治療部門Spark Therapeutics進行了“根本性重組”;Vertex製藥公司宣佈不再將腺相關病毒(AAV)作爲基因治療項目的遞送載體;基因療法領域的先驅藍鳥生物(Bluebird Bio),於今年2月被全球投資公司凱雷(Carlyle)和SK Capital收購,估值僅爲2900萬美元。

被寄予厚望的基因療法,近期接連受挫。高昂的研發成本、複雜的生產工藝、潛在的安全性問題以及市場接受度等因素,都制約了基因療法的發展。但是,基因療法在某些疾病治療中仍顯示出巨大潛力,Zolgensma就成功實現了商業化。

新浪醫藥 綜合

—精彩回顧—

阿斯利康 的瓜

4月,多名書記、院長落馬

“口服多肽”風頭正勁,默沙東豪賭

國內首個且唯一!輝瑞“阿昔替尼”新適應症獲批

諾華重磅核藥,在國內遞交新適應症上市申請

聯繫我們

內容合作:阿杰 13051235100

商務合作:楊小雨 15210041717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