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間,百克生物(688276)發佈了其2024年年報。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爲12.29億元,同比下降32.64%;對應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爲2.32億元,同比下降53.67%。
對此,百克生物表示,主要系本報告期帶狀皰疹疫苗銷量減少所致。這一業績也預示着國內“帶皰一哥”在其核心品種商業化的第二年便遭遇滑鐵盧。然而,受到百克生物此次年報業績表現打擊最大的似乎並非百克本身,而是尚未實現產品收入且核心帶皰疫苗即將上市的綠竹生物-B(02480)。
陷入流動性陷阱,亟待被“拯救”
今年5月2日,綠竹生物股價在結束了長達1個半月的橫盤後,出現大幅收跌9.09%,引發了場內持籌者的大幅拋售,當日成交量達到180.36萬股,打破了綠竹生物股票2024年以來的單日成交量新高。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2024年以來,綠竹生物股票流動性出現了斷崖式下跌,截至目前的17個月內,單月成交量不超過20萬股的月份有10個,單月成交量最低的月份爲今年1月,整月成交量僅22800股。從成交量來看,綠竹生物顯然已滑落至被市場遺忘的邊緣,亟待被“拯救”。
對於綠竹生物而言,此前最合適的捷徑自然是“入通”,但“入通”的市值計算方式由此前的檢討期內月末平均市值變更爲檢討期內日平均市值後,小型股的納入門檻已增至70億港元以上,而公司上市三年市值連續下跌,目前市值僅約41億港元,顯然“入通”無門,因此公司只能靠自身基本面吸引市場的關注。這就是其核心帶狀皰疹產品被寄予厚望的原因。
根據綠竹生物最新披露的2024年財報,公司目前仍未有產品商業化,當期主營業務收入依然爲0,但公司全年淨虧損收窄至1.68億元,同比減少32.5%(2023年虧損2.49億元),研發投入同比下降21.7%至1.35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核心產品重組帶狀皰疹疫苗LZ901完成中國III期臨牀入組並提交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標誌着綠竹生物已從研發向商業化轉型的關鍵突破。
重組帶狀皰疹候選疫苗LZ901是目前綠竹生物最核心的在研管線產品,其有望成爲全球首款具有四聚體分子結構的帶狀皰疹疫苗,用於預防50歲及以上成人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帶狀皰疹。
從管線進度來看,短期內公司僅有這一款產品能爲其實現“造血”,其餘產品皆處在I/II期臨牀階段,難以在短期爲綠竹提供收入支持。
公司對LZ901寄以厚望的原因在於,其對標的GSK的帶狀皰疹疫苗Shingrix銷售額持續增長,並在去年成爲全球銷售額第三的疫苗大單品。目前全球市場上,由於Shingrix對於各年齡層,降低感染的效力均穩定於90%以上,而Zostavax的效力較低且隨接種人年齡上升而下降,因此Shingrix一經獲批上市便快速取代Zostavax,2023年銷售額高達34.46億英鎊,CER增長率爲17%。
2023年2月份,綠竹生物發佈LZ901與Shringrix的頭對頭臨牀試驗數據顯示,LZ901擁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例如在安全性方面,與Shingrix組、安慰劑組相比,LZ901高/低劑量組觀察到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嚴重程度與安慰劑組相當,均遠低於Shingrix組;免疫反應方面,根據於中國進行的LZ901的I期臨牀試驗收集的免疫原性數據,已經證明與Shingrix相比,LZ901全程接種後抗VZV抗體水平並無顯著差異,表明LZ901的免疫原性不低於Shingrix。
此前市場判斷,既然Shingrix可以以更優的臨牀表現迅速取代Zostavax,那LZ901也無疑有望在上市後加速對Shingrix的國產替代。然而這一市場邏輯似乎隨着疫苗廠商近年遭遇滑鐵盧而受到衝擊。
疫苗“滑鐵盧”後何以生存?
今年一季度,國內疫苗行業上市公司似乎集體遭遇了“滑鐵盧”。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在A股市場,以萬泰生物、沃森生物、百克生物、成大生物和智飛生物等爲首的疫苗生產企業的淨利潤均同比跌超20%。其中當期淨利潤降幅最大的分別爲萬泰生物、沃森生物和百克生物。
整體來看,目前國內疫苗行業現正面臨供需兩側的結構性調整壓力。
需求端方面,消費市場整體下行趨勢導致居民疫苗接種意願減弱,自費疫苗市場呈現需求萎縮態勢。根據公開數據監測,2024年全國非免疫規劃疫苗總接種劑次較上年同期顯著減少,其中HPV疫苗、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種量下滑幅度尤爲突出,高價成人自費疫苗的市場需求降幅更爲顯著。
而在供給端,當前行業存在顯著的同質化競爭現象,例如狂犬疫苗和流感疫苗領域均有超過10家廠商角逐,過度擴產導致市場競爭白熱化,最終導致市場定價體系重構與庫存壓力加劇。
回到帶皰疫苗,其實目前市場競爭環境良好,因爲僅有百克生物的感維和GSK的Shingrix上市,如果綠竹生物的LZ901能夠按預期的2026年上半年前後商業化,便可成爲國內第三款帶皰疫苗。然而現在的問題是市場教育不足以及利潤空間壓制。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1年,中國50歲及以上人口的帶狀皰疹接種率爲0.1%,遠低於歐美等發達國家,歐盟與美國的接種率分別是5.2%、26.8%。而據西南證券2023年2月研報,國內帶狀皰疹疫苗滲透率仍不足1%。
在這種情況下,百克生物依託國內生產成本優勢採用了“以價換量”的市場策略。接種成本方面,Shingrix需接種2劑次,單支價格爲1600元,全流程需3200元,而感維僅需接種1針,費用爲1369元,價格優勢顯著。然而感維次年便遭遇商業化滑鐵盧便說明當前市場仍需進行持續教育進行進一步擴容。
也就是說,即便LZ901有望在明年上市商業化,綠竹生物扮演的角色也極有可能是百克生物和智飛生物之後的下一個市場開拓者。在此背景下,想靠LZ901徹底扭轉財務結構和基本面,對綠竹生物而言或許難度不小。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