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稅”被撕開一道口子

華爾街見聞
05-06

作者 | 黃昱

編輯 | 王小娟

過去多年來,憑藉着iOS生態的封閉性與市場支配地位,蘋果向全球開發者徵收着高昂的“蘋果稅”。如今,隨着歐盟強制開放第三方支付、美國法院禁止蘋果對外鏈交易抽傭,“蘋果稅”已然撕開的一道口子。

近日,蘋果更新了美國地區的《App審覈指南》,明確在美國App Store的應用中,開發者無需額外授權,可以包含按鈕、外部鏈接或其他行動號召。

這意味着,美國地區的iOS開發者,將可以通過外鏈的形式免徵“蘋果稅”。而在美國地區的示範下,已經在全球市場強勢多年的蘋果,可能會被迫將類似政策擴展至其他地區。

一場移動應用生態的變革即將到來。

禁令

所謂“蘋果稅”,是指當蘋果用戶通過蘋果手機應用商店,付費下載應用或在應用內部購買數字商品或服務時,需先打款給蘋果支付系統,蘋果抽成 10%-30%後,再將剩下的款項轉給開發者。

此前,蘋果雖在美國區允許外鏈,但仍抽傭27%或12%。

如今蘋果更新美國地區的《App審覈指南》,源於遊戲《堡壘之夜》的開發商Epic Games和蘋果之間的“蘋果稅”訴訟案,在美東時間4月30日宣佈審判結果。

美國地方法官伊馮娜·岡薩雷斯·羅傑斯(Yvonne Gonzalez Rogers)裁定,即日起,蘋果不能對應用外購買收取費用,也不能限制開發人員引導用戶在應用外購買。

Epic Games和蘋果之間糾紛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彼時《堡壘之夜》因繞過“應用內購買”、開通第三方支付被蘋果下架。Epic Games認爲蘋果非法維持iOS系統在App分銷市場中的壟斷地位,於是起訴了蘋果。

早在2021年9月,羅傑斯就對這一訴訟案作出一審判決併發布禁令,要求蘋果允許美國開發者可以在APP內設置按鈕、鏈接等按鍵,引導用戶在蘋果IAP(應用內購買)之外的渠道進行數字商品或服務的購買,通過購買渠道競爭確保過高“蘋果稅”回到合理水平。

然而,蘋果公司不僅未能遵守這一命令,反而設計新的反競爭措施,仍強收27%的外鏈交易佣金,意圖維持其已被認定爲反競爭的收入流。

針對蘋果“公然違反法院禁令”的行爲,Epic Games在去年三月再次將蘋果送上法庭,指控27%的佣金相比原來的30%降幅過小,此外蘋果在外部支付頁面添加的安全警告可能影響用戶的決策傾向,該行爲削弱了法院促進“蘋果稅”佣金水平競爭的初衷。

羅傑斯在最新裁定不僅要求蘋果不得對應用外購買徵收或施加新的佣金,甚至指出蘋果財務副總裁亞歷克斯·羅曼(Alex Roman)在作證時公然撒謊。她還將此事提交給美國檢察官,以調查是否對羅曼以及蘋果公司提起藐視法庭的刑事訴訟。

此外,羅傑斯在裁判文書中指出,“這是一項禁令,而非談判。禁令立即生效,一旦一方故意無視法庭命令,就沒有重來的機會。時間緊迫,本法院不會容忍進一步的拖延。”

不過,蘋果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強烈不同意這一決定。我們將遵守法院的命令,但也將上訴。”

無論如何,面向美國開發者,蘋果的封閉生態目前在司法壓力下被迫免費打開了“後門”。

爭議

近些年來,蘋果因強制徵收高昂的“蘋果稅”,其實在全球市場引發的爭議不小。

2024年3月,歐盟對蘋果處以18.4億歐元鉅額反壟斷罰款,讓蘋果作出妥協讓步,允許用戶從蘋果應用商店以外下載軟件,允許用戶使用其他的支付系統,以及自由選擇默認的網絡瀏覽器。

今年4月,歐盟委員會再次宣佈對蘋果處以5億歐元罰款,原因在於,蘋果在其應用商店中限制應用開發者引導用戶使用第三方渠道,剝奪了用戶獲取替代優惠服務的權利。

歐盟委員會要求蘋果公司解除相關限制,並不得再採取類似做法,若蘋果未能在60天內落實整改,可能會面臨進一步的罰款。

據華爾街見聞了解,蘋果前幾大營收地區中,除了美國、歐盟外,韓國現在也支持開發者在應用內使用第三方支付。不過,歐盟仍是當前唯一一個允許用戶從蘋果應用商店以外下載軟件的地區。

此次美國法院打破“蘋果稅”的壟斷,無疑爲包括中國在內的更多地區挑戰“蘋果稅”提供了範本。

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作爲蘋果全球第二大營收來源國(以單一國別計)、第三大營收來源地區,不僅適用全球最高的“蘋果稅”費率,也無法引入第三方應用商店和支付處理系統,其實對中國的應用程序開發者和消費者不太公平。

在中國市場,蘋果對標準企業和小型企業分別收取30%和5%的佣金,在美國,二者比例分別爲27%和12%,在歐盟是17%和10%,在韓國則是26%和11%。

這顯然已經對中國開發者和消費者的利益造成了嚴重影響。由於開發者需要向蘋果公司支付高額的“蘋果稅”,不難發現,一些相同的應用產品或者應用內消費,蘋果用戶的購買價要高於安卓用戶。

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蘋果稅中國反壟斷第一案(消費者金鑫訴蘋果)代理人王瓊飛表示,2024年蘋果從中國(含港澳臺)徵繳了約500億元的蘋果稅,甚至通過單方面修改《APP審覈指南》等“蘋果法”,將中國小程序數字商品、電商平臺在售數字商品等數字生態應用納入徵稅範圍,試圖再加徵至少100億元。

事實上,蘋果與騰訊、字節跳動等中國軟件巨頭之間一直存在“蘋果稅”糾紛。

去年,蘋果更是向騰訊和字節跳動施壓,要求這兩家公司“堵住”應用內的支付漏洞——開發者試圖將用戶引導至外部支付系統,以規避蘋果30%的佣金;否則蘋果將不會批准微信和抖音的版本更新。

目前雖然還沒有對外公佈談判結果,但經過協商,蘋果iOS系統的微信和抖音仍在正常進行版本更新。

有券商分析師指出,若蘋果讓利,將利好上游IP/ 研發/發行公司以及下載平臺型公司,而蘋果iOS營收佔比較高的公司有望成爲核心受益標的。

然而,要想讓蘋果在“蘋果稅”上做出讓步顯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對於正面臨全球消費電子增長乏力,以及關稅風波挑戰的蘋果而言,包括“蘋果稅”在內的服務業務是其穿越行業週期的重要支撐。

據蘋果2025財年第二財季(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蘋果實現營收953.59億美元,同比增長5.08%,在硬件收入僅同比增長3%的情況下,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近12%至266.4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通過海外行業統計機構數據測算,2023年中國市場貢獻的“蘋果稅”收入超過約480億元。如果未來五年(2024-2028)“稅率”保持不變,中國市場將累計“繳稅”超過約2800億元。

王瓊飛指出,中國暫未針對蘋果的應用商店政策或“蘋果稅”開展反壟斷調查,但在司法層面,已經有消費者和開發者針對蘋果提起反壟斷訴訟,並且取得了重大進展。

“但這依然沒有讓蘋果主動調整其反競爭政策、讓中國享受與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樣的平等待遇。如何在中國治理‘蘋果法’,並規避蘋果惡意合規行爲,繼而降低蘋果稅,是一系列值得監管、學界、行業共同探討的問題。”王瓊飛說道。

過去十多年來,蘋果一手打造起自己城牆高築的軟硬件生態。然而,Epic Games訴訟揭開了蘋果的壟斷本質,疊加數字經濟監管加速,“蘋果稅”的強制暴利模式終將成爲歷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